病例分享:今年44岁的李先生,近段时间出现腹痛、腹泻,偶尔还有便血的情况。他以为会自行好转,但这些症状还在持续,不由得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身体出了毛病。检查结果出来后,李先生觉得又惊险又庆幸——没想到不知不觉中长了11枚结肠息肉,不过幸好及时处理,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90%的肠癌由息肉转变而来
由于生活习惯、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息肉已经成了一种常见问题。肠息肉泛指肠道内壁长的小肉疙瘩,如果数量超过2个,就叫“多发性息肉”。
发现肠息肉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格杀勿论”,因为无论大小、有无症状,都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就像埋在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有研究证实,约90%的肠癌都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息肉癌变与其类型、大小、数量、生长周期有关。
类型:非肿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癌变可能性小。肿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混合型腺瘤、无蒂锯齿状腺瘤、传统型锯齿状腺瘤),癌变可能性大。如果是肿瘤性息肉且有以下情况风险更高:
1、息肉数量≥3个;
2、息肉直径≥1厘米;
3、病理报告出现「高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注意:光靠眼睛看无法确定息肉种类和癌变风险,需要切下来进行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认。
大小:肠息肉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厘米,个头越大危险性越大。
数量:一两个息肉癌变的概率较低,但数量越多,癌变几率越高。
周期:息肉到癌会经过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的过程,一般需要5—10年。
二、普通人如何发现息肉呢?
肠息肉十分狡猾,绝大多数是没有症状的。随着息肉长大、增多,一些患者会出现便血、便秘、腹泻、腹痛、大便性状改变、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所以建议大家要重视肠镜检查。肠镜就像医生走进了肠道,能直观检查肠道内各个部位的健康状况,让米粒大小的病变都无所遁形。
我国结直肠肿瘤筛查目标人群为50岁及以上人群。这个群体,无论性别、有无症状,都应做一次肠镜检查。有以下情况的高危人群应从40岁开始定期检查,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1· 不明原因的便血、腹泻、便秘、大便习惯突然改变;
2·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3· 有癌症史或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4· 有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史、糖尿病、慢性胆囊炎、胆囊切除史、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中的任意2项;
5· 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
很多人都有这种观念:没症状=没病,不检查=没病。很多临床案例都能推翻这个逻辑。换个角度想:如果没症状,但检查出了问题,说明可能还处于萌芽状态,有更多时间和更大把握去解决,这也是一种幸运。
三、肠镜真的很可怕吗?
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建议做肠镜,各种害怕涌上心头,其实...
有人怕清肠?
一些人害怕检查前的“清肠”环节。其实现在医院普遍使用的清肠剂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影响肠道和机体功能,安全性有保障。如果觉得难喝,可以加点葡萄糖水、白糖水、柠檬水等无渣透明饮料。
有人怕痛?
如果你做普通肠镜,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当然会疼痛难受。如果做无痛肠镜,麻药一打,睡一觉就检查完了,巴巴适适。
有人怕尴尬?
医生都受过专业训练。尴尬?不存在的。大家都应该放平心态。而且做肠镜时穿的检查裤,只会露出“菊”部,并不会让你裸着下半身。如果是做无痛胃镜,你已经睡着了,更不存在所谓的尴尬。
四、肠镜发现息肉怎么处理?
发现息肉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把息肉“割”了,但不要听到“割”息肉就觉得是大手术,目前绝大部分的息肉都可以在肠镜下切除(凝除术、钳除术、圈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属于微创手术,创面小,出血少,只有息肉特别大或者有特殊情况时,才会考虑外科手术。
对于较小、较少的息肉,可以在做肠镜检查时顺便“割”了。对于体积较大、数量较多的息肉,一般先取一点组织做病理分析后,再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
“割”了息肉后一般来说不需要特殊的后续治疗,除非已经癌变,但是火锅串串冒菜还是先不要吃了,也不要熬夜拼命了,听医生招呼定期复查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