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武王伐纣的历史,喜欢历史的一定都十分了解,就算不喜欢历史,看过《封神榜》的人也十分清楚。无论是《史记》还是《封神榜》,这些都给我们一个观点,那就是武王伐纣是因为纣王无道。《史记》在阐述武王伐纣的原因时这样说道:“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武王还发布了讨伐纣王的《太誓》,里面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行:“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这些罪行说起来不过是沉迷于女色,导致兄弟离异。但是这些和周国有什么关系,因此这里的“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不过是武王灭商的一个借口罢了。
岐山
而后,周族不断强大。季历之时,周朝对西戎的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武乙时代,季历曾“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不久季历又先后击败了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吞并了邻国程国。商朝开始感受到周族的威胁,于是采取联姻的方式来笼络周族,商朝将帝乙的妹妹嫁给了季历,在《归藏》和《周易》中,该事件被记载为“帝乙归妹”。文丁时,商朝还封季历为“牧师”。不过后来,商朝对周族的政策发生了转变,开始从和亲转化为了武力。
商王文丁以封赏为名义,诏季历入朝。不过季历来了之后就被文丁软禁,不久便杀害了。可以说,季历是周文武之前最杰出的领袖人物,就这样被商朝给杀害了,于是周族和商朝算是结上了梁子,世仇来源于这里。
季历去世后,姬昌继位,由于这时期周国力量尚不足以和商朝对抗,因此姬昌选择继续臣服于商朝。不过纣王并不接受姬昌的臣服,他也效仿文丁,将姬昌诏到朝歌,并且软禁到羑里。周文王在被囚禁期间演化了《周易》。他的嫡长子伯邑考,也就是后来周武王的哥哥,亲自到朝歌请求纣王释放父亲,并且自己可以作人质。但是伯邑考却直接被纣王杀了,纣王将伯邑考做成的肉羹,并强制姬昌吃下。这可以说是周族和商族的第二个仇恨。
周文王像
后来周国人用宝马、美女贿赂商纣王,纣王才将姬昌释放回国,并且分封姬昌为“西伯侯”。当然姬昌回国后并没有买纣王的账,他不久就称王,和商纣王势不两立,史称“周文王”。周文王回国后就大量吞并周边的小国,势力急剧发展,不过在准备灭商的时期,周文王就去世了。那么灭商的任务只能由周武王姬发来进行。季历是姬发的祖父,周文王是他父亲,伯邑考是他哥哥,他们不是被商族杀了就是关过,因此武王对商王的恨绝对是没齿难忘的。
了解了周族人和商族人世仇状况,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武王要对纣王进行鞭尸。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武王要率领八百诸侯,千里迢迢从山西远征黄河以北讨伐商朝,并且想灭之而后快。这都是因为周武王想报仇,而什么“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正是一个恰当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