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末安笙

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火的问题——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问题下面的回答,大多是一套套严格的时间规划方案。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每一项任务的执行时间都要精确到分钟。

我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每当看到这类文章的时候,都会备受鼓舞,热血沸腾,决定狠下心,大干一场,然而自律的热度持续不到两天,又恢复了原有状态,拿起手机葛优躺、刷抖音、朋友圈,沉迷在各种游戏........

猛然回神,羡慕别人高度自律的同时,也深深陷入了自我谴责状态,憎恨自己意志力太差,厌恶自己的拖延症。

看着自己一天天丧失自己的自信,陷入绝望的情绪而自己又无能为力,那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掌握这5个自律技巧(掌握这5个自律技巧)(1)

01

什么是自律?

自律是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自律是平衡内在冲动和面对诱惑时所做反应的能力。

例如,为了“明天的工作”放弃“通宵打游戏”,就是一种自律的表现。

02

为何你总是不能自律?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但现实中,却很少有人做得到?

1、自律意味着舍弃和改变

你想要完美的体型,就必须控制自己的饮食,保持运动,要和垃圾食品说再见,不能肆无忌惮的吃各种美食。

你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利用业务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舍弃和朋友同事聚会。

你想要通过自媒体写作赚钱,就必须不断专研自媒体写作的特点和提升写作能力,必须舍弃自己的娱乐休息时间。

......

想要自律,就必须舍弃和改变,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要,必须有所选择。

年轻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想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慢慢发现,真正厉害的人,是懂得做减法的,知道哪些东西该舍弃,哪些东西是一定要坚持争取的。

但人是社会性动物,对于改变、舍弃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厌恶的。

人对损失是很敏感的,“相同得失,不同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得失,“失”的影响是“得”的两倍。

例如一个人丢了3000元比得了3000元对内心的冲击是大的多。

所以自律总是会面临很大的阻力,有些人抵挡不住诱惑,自律就变的困难。

2、弄错因果关系

世界上最没出息的句式,就是“要是……就好了”“要是我能少吃两口就好了”“要是我能坚持运动就好了”“要是当年能多读点书就好了”……

无数的懊恼,我们都把原因归结为缺乏自律和拖延症。

但严格按照医学上的说法,拖延并不是一种“症”,而是一种“征”。

说白了,其实你并不是因为得了拖延症才变懒,你只是把自己的懒惰散漫归咎于“拖延症”这个原因而已。

所以,当人家问你“为什么这么懒”时,你说因为我得了拖延症,这完全是倒果为因,搞错方向。

一个人自律也好,拖延也罢,都是结果,不是原因。

《小学问》一书就说了:不是先有自律的品质,才有自律的行为。先做自律的事,你才能变成一个自律的人。不要空想有了好习惯再去做事,这是倒果为因。

3、不自律不是因为能力差,而是认知能力受限

蔡垒磊的《认知突围》中就提到:“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举个例子:我今天去报个瑜伽班,很可能去了一两次就不去了,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学习瑜伽给我带来的好处,无非是调整体态,锻炼身体。

然后,事实是学习瑜伽不仅会帮助自己保持良好的体型,还能建立自信,保持身心健康,这种自信能帮助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更有底气,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因为自信获得赏识。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够坚持下去。

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回报时,那我们的动力就能源源不断。

我们不自律,不仅仅是因为能力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认知不足,不能很清晰的知道做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实际深层次的好处

掌握这5个自律技巧(掌握这5个自律技巧)(2)

03

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

1、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不愿碰触的那一面,所以,我们得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要知道,正式这样的不完美才成就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以不要怨天尤人,多给自己鼓励。

不要拿别人的生活和自己做对比。

张德芬德芬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意识到你的生活对他人毫无意义。同样,别人的生活与你也无太大关系。

懂得与自己和解的人,才能专注所长,不攀比,才能专注力量去寻找突破口,进而勇敢的坚持下去,对自己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

2、改变思维模式,提升认知水平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现世中没有什么能保证你“得到幸福”,你所能做的,只是使自己“配得幸福”而已

我们很多人在改变自己的时候,遵循的做事顺序是这样的:首先想要去做什么,从而得到什么,最后成为什么。

可是,如果自己不事先想清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使自己做的再多,也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就得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改变,行为模式跟着改变。

在开始改变之前,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思考,起初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就能很自然的达到,这样你才能真正拥有这些品质。

例如你可以按照以下模式进行思考:

(1)我要做一个自律,有魅力的人。

(2)自律的人,会做些什么事呢?

(3)做了这些事之后,我会拥有什么?

3、寻找内在驱动力

其实我们不是缺乏意志力,而是内心深处缺乏动力

在我们想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先剖析一下自己的心理动机,而不是看到其他人很自律,就跟着对方做什么。

只有我们真正的找到内驱力,才有可能真正的自律。

你并不是因为缺乏自律,才无法坚持背单词,而是你根本就不想背单词,所以才会不自律。因此,不要轻易说自己缺乏自律,这不但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反而会给你提供逃避的借口。

真正的自律都是从自己的内心渴望出发的。

掌握这5个自律技巧(掌握这5个自律技巧)(3)

4、设置目标、专注做好一件事

当完成一项任务需要长时间和难度比较大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任务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将目标不断细分,细分后就专注做好这个阶段的事情,不要去想大目标。

当我们完成阶段性目标的时候,不妨给自己一个奖励,这个奖励会给我们带来满足感,从而给我们提供不断前进的动力。

只要不急于求成,每天进步一点点,小步快走,相信每个任务都可以成功完成。

举个例子:你想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如果你把目标设定为每天跑步5公里,那么你可能90%坚持不下来。

如果你将目标设定为每天一个俯卧撑,坚持一个月,相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的多。

5、行动

想的再多,都不如去行动一次。

如果想养成一个习惯,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行动,只有自己真正实践了才能有深刻体会,才能不断修正。

唯有行动,才是真理。

掌握这5个自律技巧(掌握这5个自律技巧)(4)

04

没有谁是天生的懒惰者,没有谁天生愿意自己不幸福。

想要过自律的人生,就得接纳自己,提升认知,寻找驱动,对自己负责。

越自律,越自由。

愿你也能拥有开挂的人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END——

PS: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后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