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称“粉刺”。其临床以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多种损害为特征。病程缓慢,多见于青年人,大多发于颜面,

中医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面疱候》中就有记载,如说:“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明代《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渣第八十一》中说:“粉刺属肺,戲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提出了肺内粉刺的病因病机。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说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已形象的描绘了本病的皮损特点。清代《外科大成》所拟定的内服方枇杷清肺饮和清代《医宗金鉴》的外用药颠倒散,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每收效验。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雄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如双氢睾酮等物质的增加;②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角化增强;③痤疮丙酸菌等细菌的感染;④遗传、内分泌障碍、多脂多糖类及 刺激性食物、高温气候及其些化学因素等能使本病诱发和加重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2)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毒邪而成:亦有外用化妆品刺激或沥青粘着皮肤而诱发本病。

(一)肺热血热证肺热薰蒸,血热蕴阻肌肤而致

(二)肠胃湿热证过食辛辣油腻之品,内生湿热,阻于肠胃,泛于肌肤而成

(三)痰湿凝结证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化热,湿热夹痰,凝结肌肤所致

【临证特点】

本病多见于青年,亦有早至10岁左右,迟至青春期以后或成年人发生,男女皆可患病,但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面颊、额部和鼻颊沟,亦可累及背部、上胸部、臀部及大腿等处,而不累及眶園皮肤。病程缠绵,顽固难治,此愈彼起,新疹不断继发,有的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不愈,一般到30岁左右可逐渐痊愈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3)

皮损为毛囊性丘疹,大多数呈黑头粉刺样,周围皮肤色红,用手挤压较易挤出黄白色脂栓,为小米或米粒样;少数呈灰白色的小丘疹,约针尖大,无黑头,不易挤出脂栓,以后色红,顶部发生小脓疱,破溃后痊愈,留下暂时色素沉着或有轻度凹陷的疤痕。有的则以炎性丘疹为主,中央有黑头粉刺;有的形成结节、脓肿、囊肿及疤痕等多种形态的皮肤损害,甚至破溃后形成多个窦道和疤痕,严重的患者呈橘皮脸;有的丘疹继发感染后,其丘疹顶部出现脓疱,破溃流脓,也可形成皮脂囊肿,可自行吸收或化脓后形成疤痕。一般在临床上常见一种或两种皮损较为明显,多有油性皮脂溢出自觉稍有瘙痒或疼痛。感染化脓时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4)

中医中药

(一)辨证论治

1.肺热血热证 以炎性丘疹为主,色潮红,苔薄舌红,脉浮数。治宜凉血清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9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2克,丹皮12克,银花15克,黄芩9克,生山栀9克,生石膏(先煎)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山楂10克,生甘草6克。

2.肠胃湿热证 以粉刺、脓疱为主,皮疹红肿疼痛,可伴有便秘、溲赤、纳呆腹胀,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通腑,方用茵陈蒿汤加减。生地30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茵陈9克,蒲公英30克,黄芩9克,黄柏9克,生大黄9克(后入),生苡仁30克,车前草30克,生甘草3克。

3.痰湿凝结证 以结节、囊肿、疤痕为主,伴有倦怠乏力、便溏,苔薄舌胖,脉濡细。治宜健脾化痰,利湿清热。党参12克,茯苓12克,白术9克,淮山药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鹿含草15克,夏枯草15克,金钱草30克,白芥子9克,丹参30克,炙 百部9克,黄芩9克。若咽干口渴唇燥者,加玄参12克,麦冬12克,天花粉12克;结节囊肿难消者,加莪术9克,海藻9克,牡蛎(先煎)30克;伴有月经不调者,可酌加当归9克,益母草9克

(二)单方成药

1.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次,水煎代茶饮

2.杞菊地黄液,每次1支,每日2次;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2次。

3.形成结节者,可服小金片,每次2~4片,每日2次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5)

(三)外治

  1. 颠倒散洗剂或痤疮洗剂外搽,每日3~5次。

2 .新鲜芦荟取汁外搽,每日3~5次。

3 薰洗方银花12克,黄芩9克,大黄9克,牛蒡子9克连翘12克,苍耳草9克。水煎取汁置于桑拿美容器盛器内,通电加热,形成薰气,将脸罩在美容器架上进行薰洗,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薰毕用毛巾擦干,再涂上粉刺霜,则效果更佳

4 倒模面膜患者仰卧,清洁面部皮肤,做面部按摩和穴位按摩:医者立患者头部后面,以两手指或大小鱼际,沾粉刺霜,顺面部肌肉排列顺序和皮肤纹理走向,自额部开始,逐渐向下进行按摩,动作轻柔、舒展、连贯,每一部位按摩20次左右,以产生手感为度,同时结合穴位按摩(攒竹、迎香、印堂、太阳、颊车等穴位),每一穴位按摩10次。按摩后,以运用消毒棉花薄片将口、眼、眉做保护性遮盖,再将医用生石膏(或其他倒模剂)300克和温度在50C左右的温水200毫升调成糊状,迅速均匀地摊在面部,仅留鼻孔呼吸。待倒模完全冷却30分钟后,将模形自额部开始掀起,擦去多余的粉刺霜、清洁皮肤,术后每天涂相同的粉刺霜。每周2次,2个月1疗程,对有感染者不适宜进行按摩。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6)

(四)针灸疗法

1 .针刺主穴:合谷、大椎、攒竹、迎香、印堂、太阳、颊车等;配穴:肺热血热配曲池、肺俞(双侧),肠胃湿热配大肠俞足三里、丰隆。中等刺激,每日1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1. 耳针用消毒三棱针在耳前、耳后、内分泌、皮质下等穴位迅速刺入,挤出血1~2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7)

(五)近代经验

1 辨证王氏分四型论治:①风邪袭肺、化热伤络型(120例),黄芩枇杷饮加减,药用桑白皮、栝蒌皮、黄芩、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荆芥、防风、枇杷叶、银花藤、地肤子、生山楂、生苡仁。结果痊愈92例,显效20例,好转8例。②肺热闭阻、伤络动血型(55例),药用玄参、生地、丹皮、赤芍、水牛角、生槐花、地肤子、紫荆皮、刺蒺藜、蚤休、白花蛇舌草、泽泻、生山楂、生苡仁。结果痊愈15例,显效30例,好转6例,无效4例③肺胃热盛、肠腑蕴结型(20例),通腑泻白汤加减,药用桑白皮、栝蒌皮、地肤子、赤芍、枳实、酒制大黄、芒硝(少许)、丹皮云茯苓、夏枯草、生山楂、生苡仁、白花蛇舌草。结果痊愈5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5例。④肺热津枯、耗伤气血型(10例),润燥清肺汤加减,药用北沙参、大麦冬、石斛、花粉、五味子、桑白皮、熟地、制首乌、当归、鸡血藤、乳香、没药、生山楂、生苡仁、白花蛇舌草。结果显效1例,好转3例,无效6例。(王上游《浙江中医杂志》1994,9:421)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8)

许氏分三型论治:①肺经风热型(77例),相当于丘疹脓疱型。基本方:桑白皮、枇杷叶、黄柏、知母、生川军(后下)、连翘、生甘草各10克,川连5克,蛇舌草30克。②热瘀互结型(31例),相当于结节囊肿型。基本方:当归、赤芍各12克,红花、桃 仁、川芎、柴胡、黑山栀各10克,牡蛎30克,地丁草15克。③阴虚火旺型(15例),相当于混合型。基本方:白蒺藜、青蒿、生甘草各10克,玄参、地骨皮、丹皮、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川连5克。结果痊愈68例,显效37例,好转16例,无效4例大多服药7~10天见效,愈者服药最短27天,最长3个月。(许建平《江苏中医》1992,12:17)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9)

2 .单方魏氏用基本方由四物汤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女性寻常型座疮:当归、川芎、赤芍、黄芪、防风、益母草、桑白皮、枇杷叶、柴胡、枳壳各10-15克,甘草6-10克。一般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4天连服12-14剂;月经周期紊乱者,于月经周期第8天左右,用基本方赤芍、枳壳、柴胡加白芍、枸杞子、仙茅、仙灵脾,连服5~7剂,改用基本方。其中月经延期者,增加方中疏肝理气药的用量或加桃仁、红花等活血药;月经先期者增加黄芪用量,减少疏肝理气药的用量;脓疱、囊肿严重者加野菊花、连翘、白花蛇舌草。共治115例,痊愈86例,显效24例,有效5例。(魏雅川《实用中医药杂志》1995,5:15)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0)

龚氏等从肝论治结节性痤疮:龙胆草、柴胡、甘草各6克,栀子、黄芩、木通、泽泻、当归、丹皮各9克,茵陈、白花蛇舌草各30克,车前子12克,生地18克。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第3汁滤过后用纱布冷湿敷患处,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共治108例,痊愈82例,显效14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平均疗程15天。与口服四环素、外擦脂溢酊对照,有显著差异 (龚一云等,《云南医药》1994,增刊:40)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1)

阴氏用消痰散结饮治疗囊肿性痤疮:半夏、生草各6克,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生苡仁15克,蛇舌草30克。随证进行加减。结果痊愈23例,有效7例,无效3例,痊愈者服药19~25剂以上。(阴孟凡《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

汤氏等用绞股兰总甙胶囊治疗寻常痤疮,每次3粒(60毫克),1日3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基本痊愈30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汤占利等,《皮肤病与性病》1995,1:22)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2)

骆氏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每次肌注4毫升,每日1次连用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1例,显效12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并与口服四环素0.25,每日3次作对照,疗程相同,结果痊愈6例,好转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52%,有显著性差异。(骆锦明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6:360)

王氏等用丹参酮治疗,每次3~4片(每片0.25克),每日3次,8周为1疗程,以后渐减量。共治疗172例,结果痊愈52例,显效77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与口服四环素作对照,经卡方检验,治愈率x2=4.4549,P<0.05;总有效率x2=6.1357,P小于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王定邦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88,3:167)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3)

3.外治乔氏用黄芩酊:黄芩100克加75%酒精浸泡1周过滤外用,1日2次。20天为1疗程,共治疗66例,其中丘疹性5例,脓疱性8例,囊肿性1例,聚合性1例。结果1疗程治愈15

例,2个疗程24例,3个疗程3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无效1例。并与氯霉素酒精外用作对照,治愈24例,显效4例,好转9例,无效4例。(乔丽华《辽宁中医杂志》1993,7:31)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4)

张氏等用中药藤黄酊(30%)外涂,每晚1次,连续5周。共治疗70例,平均治愈时间3周,显效率71%,有效率29%。与外用5%硫黄霜或复方硫黄洗剂作对照,有显著差异。(张宁等,《贵阳医学院学报》1993,2:138)

狄氏等用倒模面膜治疗,每周1≈2次,最少1次,最多7次共治疗48例,基本治愈31例,有效16例,无效1例。与外用氯柳酊,干后再涂维生素B软膏适量,共142例,结果基本治愈15

例,有效82例,无效45例。(狄海燕等,《皮肤病与性病》1994,4:31)

4.针灸龚氏等用针刺治疗,取承浆、印堂、颧髅为主穴,有结节囊肿者加围刺。进针深度宜浅刺,电针以G6805治疗仪,取疏密波,舒适为度。若久病寒凝血瘀者,患处色泽暗红,色素沉着,局部用悬灸;按经取合谷穴;辨证肺经风热加曲池,牌胃湿热加阴陵泉、内庭,冲任不调加三阴交、太冲。以泻法为主,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15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龚东方等,《新中医》19938:41)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5)

刘氏用耳穴压豆、点刺、放血,配合梅花针局部叩刺。耳压选穴:肺经郁热取肺、大肠、内分泌、热穴、面颊、神门;脾胃湿热取胃、脾、肺、三焦、内分泌、神门、热穴;肝经湿热取肝、胆、肺、内分泌、脾、面颊、神门、热穴。梅花针局部叩刺方法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轻轻叩刺痤疮周围皮肤,然后重叩痤疮顶部1~2下,使栓塞排出,并用消毒棉球止血,10次为1疗程共治疗180例,痊愈136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刘计才《中级医刊》1993,6:55)

沈氏用穴位挑治,取坐位,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旁开5分下5分处,用洗必泰常规消毒,用1%利多卡因穴位浸润麻醉,将三棱针刺入穴位深至0.3~0.5厘米,然后上下滑拔1~2分钟,胶布固定针孔。每周1次。一般3~5次即愈。共治125例,全部治愈,其中1次25例,3次75例,4~5次25例。(沈红《浙江中医杂志》1995,3:126)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6)

马氏等用大椎穴刺血拔罐治疗:将大椎穴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快速点刺,深浅适度,使血液自然流出2~3滴,然后在其上拔玻璃火罐1个,使血液在负压下流出约1~4毫升后将火罐取下,每日治疗工次,10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53例,有效49例,有效率100%。(马荣等,《中国针灸》1994,5:46)

5 其它 吴氏等用消痔灵囊内注射治疗:局部常规消毒,用7号针头作囊腔穿刺,尽量抽净囊内液体,再将消痔灵合1%普鲁卡因混合液(1:1)缓慢注入囊腔,至患者有胀饱感或局部表皮色微白为止。结果治疗12例24个囊肿,经1次治愈18个,2次治愈4个,3次治愈2个。随防18~36个月未见复发,均未遗留萎缩和瘢痕。(吴秀忠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1:28)

西医西药

(一)全身治疗

1 .抗生素可选用四环素,每日0.5~1克;或洁霉素0.15克,每日2次;或美满霉素50毫克,每日3次。

  1. 口服安体舒通100~200毫克/日

3 .对结节、囊肿、聚合性痤疮可试用氨苯砜。

(二)局部治疗

  1. 可选用含有硫黄、雷锁辛、水杨酸的洗剂、霜剂或糊剂外搽,每日2次。
  2. 对脓疱性痤疮可选用百多邦、红霉素软膏外涂,每日2次

【预防护理】

1 不食或少食辛辣、油腻、海鲜、酒类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 经常用温水硼酸肥皂洗涤患处,不用劣质化妆品,忌用粉饼,以免堵塞毛孔。

3 禁止用手挤压皮疹,以免继发感染,或形成凹陷性疤痕,影响美观。

4 保持良好情绪

青春痘跟痤疮的区别(关于痤疮青春痘)(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