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朋友,大家好,见字如面。

今天给各位朋友带来的分享是:关于养老护理操作中,与老年人体位相关的内容。鉴于养老护理职业操作与临床护理专业(护士)之前的区别,各位朋友在阅读时,注意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以免造成混淆。感谢大家的阅读!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1)

体位的分类

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养老护理行业与临床护理专业(护士)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将养老护理行业,比喻成座机,那么临床护理专业(护士),无论是在发展时间,亦或是发展规模上,都可以比喻成智能手机。又因为两者均有照护性质,所以在整体观察养老护理行业时,它的职业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很多临床护理专业(护士)的经验,在时间的打磨下,逐渐形成了当前看似一样,却大有不同的独特体系。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2)

所以,在明白两者之间不同的基础上,我们对养老护理操作过程中,关于老年人“体位“的问题,开始进行阐述。

在就医诊治过程中,常能涉及的体位有:平卧位、仰卧位(去枕)、侧卧位、半坐卧位、俯卧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膝胸位、截石位。

在养老护理工作中,因工作性质主要是对老年人进行以【养】为主的工作,所以其操作过程与临床护理专业(护士)相比,减少了其中【治】为主的内容。故此总结,在养老护理操作中,对老年人的照护工作常能涉及的体位有:平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半卧位、半坐卧位、坐卧位。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3)

体位之间的区别

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从业人员亦或是第三观察者,多少都会对上述提及的体位之间区别产生混淆,接下来,给各位朋友分享,在养老护理操作中,上述六种体位之间的区别。

老年人的平卧位:常见体位之一,它的定义为:身体与物体之间呈180°。即完全躺平状态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4)

平卧位(网络图片,侵删)

老年人的仰卧位:常见体位之一,注意:这里要与平卧位进行区分的重点是,仰卧位不要求角度,只要身体是仰卧姿势即可。所有类似的仰卧姿势,只要不是180度都可以成为仰卧位。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5)

仰卧位(网络图片,侵删)

老年人的侧卧位:分为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半侧卧位。严格来讲,侧卧位即身体转向一侧,呈90度角。但90度角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不用物体进行辅助固定,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决定很难长时间保持。所以,在此基础上,延伸出45度的半侧卧位。该体位在养老护理操作中,常用于卧床翻身姿势变换。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6)

侧卧位(网络图片,侵删)

老年人的半卧位:常见体位,在老年人正在进行一项流程时常出现。半卧位一般是将老年人的上半身抬高30-45度。但该角度会根据具体事项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即时调整。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7)

网络图片,侵删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8)

网络图片,侵删

老年人的坐卧位:分为坐卧位和半坐卧位两种。严格角度的坐卧位是指老年人上身与物体之间呈90度角,整体展现为坐姿。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9)

网络图片,侵删

而半坐卧位,在生活中,常与半卧位两个概念之间出现混淆。这里给各位朋友分享一点建议,区分半坐卧位和半卧位时,我们可以用臀部着力大小来区分:半卧位是身后依高45度左右,臀部不怎么着力,半坐卧位是臀部着力,身后依高度数大一些。

不同体位的作用

在了解养老护理工作中关于老年人体位的分类后,我们再来分享:使用不同体位的作用。这也是很多朋友心存疑惑的地方,为什么要在生活照料的过程中,需要不时更换老年人的体位?究竟这些体位能够带来哪些好处?

体位的定义:一般指人的身体位置。应用在临床上通常指的是根据治疗、护理、康复的需要所采取的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10)

在临床医疗上,不同病症要对应不同的体位。但在养老护理工作中,却对于体位的应用有着更为广泛的解释:除去基本的护理作用外,对应的还有养老护理操作上的要求。

老年人的平卧位:身体最大面积的与物体接触,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精神上,能够使老年人达到放松的目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特殊情况下也要使老年人保持平卧位的姿势,例如:在噎食后的救助时,如不能执行站立救助,则需要将老人摆置平卧位,且头要偏向一侧。

老年人的仰卧位:常见的仰卧位是老年人头部放于枕上,两臂置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伸直。多为休息及睡眠的一种体位。在仰卧位中,需要注意的一项是去枕仰卧位,在老年人心脏骤停的救助中,心肺复苏术的开展需要老人摆置去枕仰卧位的状态。另外,在养老护理工作中,仰卧位也常用在替代平卧位。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11)

老年人的侧卧位:在养老护理工作中,侧卧位常见于卧床翻身时,而卧床翻身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预防老年人压疮的发生。侧卧位可以避免压迫重要的脏器、器官,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可以改善或者容易入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脏疾病的老年人要注意谨慎使用侧卧位,因为心脏在左边。

老年人的半卧位:常见于各种养老护理操作过程中,也是护理人员常常混淆角度的体位。比如就餐时,半卧位老人床头抬高30~45度角;带鼻饲管的老年人就餐时,则床头抬高30度角。临床医疗中对半卧位的作用解释是:半卧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并增加肺潮气量,可减轻腹部张力使病人舒适,可使腹部渗血渗液流注盆腔以避免形成膈下脓肿。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12)

老年人的坐卧位:在养老护理操作中,坐卧位不常用。因为该体位对护理型老人容易造成坠床、摔伤等意外事故。但在固定某项工作中,坐卧位则作为定向动作进行,比如:康复过程中锻炼老年人的端坐能力。另外端坐卧位可以很好地缓解咳嗽咳痰等情况,还可以防止支气管哮喘老年人出现窒息。

尾声

在书写养老护理中老年人常见体位时,本来还想与各位朋友分享各体位之间的注意事项以及长期保持一种体位所能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但因为篇幅关系,没能在本篇文章中向大家阐述。在本文最后,再次与各位朋友重点申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照护,不仅是对一个人思想品德的考验,更是一项有科学知识内涵的工作。

养老护理必备的知识(养老护理操作中)(13)

当我们尽力去追求“服务品质”时,也不应当忘记探究养老护理操作背后的科学道理。

喜欢本文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支持!

原创不易,你的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