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入冬,楼市频频吹来䁔风。有人开始号召抄底,有人表态刚刚向下的房价又将掉头。这些观点的由来皆因近期一些重磅部门关于房地产的发声。我们今天先把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内容列出来,再来深入地讨论一下,究竟如何看待当前的楼市。

一、楼市䁔风频吹的五个事实。

1、官媒公开发了高盛抄底房企债券的新闻,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

2、央妈公布10月房贷按揭环比增长超1013亿元,这是今年以来首次把房贷单独拿出来说。这个用意很明显,主要是传递积极信号,用数据正面解读,稳定购房者意愿,消除负面影响,提振市场信心。

未来房价和地价走势(房价只是表面人口)(1)

3、银行间涉房债券发行启动,近期房企融资开始松动,多家房企已经获得贷款或正在敲定相关融资事宜。

保利发展宣布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20亿元的中期票据。

世茂集团从招商银行和星展银行各获得一笔15亿港元的贷款。

招商局蛇口公告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方案,拟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30亿元中期票据。

华润置地获得一笔15亿港元为期5年的贷款。

金地集团完成15亿中期票据发行。

广州城投及珠江实业将为奥园提供30亿元支持。

万科重庆公司向平安资管获得58亿元融资。

阳光城长沙项目获得五矿信托16.1亿元借款。

一系列融资活动的展开,不仅补充了部分房企的流动性,避免了违约风险,也为房地产行业注入了信心。

4、武汉市、沈阳、哈尔滨、长春、惠州、昆明等城市开始出手,开始对原有调控政策进行小幅调整,以缓解冷淡的市场成交。

5、央行会议强调,更好支持消费投资恢复,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央妈这一表态显然给楼市吃下了“定心丸”。

二、楼市䁔风频吹,就一定会回归宽松么?

基于以上五个事实,很多人开始猜测楼市重回宽松,放开限购,放开限价,放开经营贷。这显然是没有理解到位。

请大家注意,银保监会在会议中强调,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健全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因此,原有的备案价、指导价、现房价,都是稳楼市核心方针。这些在短期之内都会持续。部分城市会基于一城一策的思考给开发商适度松绑(如放开部分融资),给刚需客上车,给房地产市场增加流动性,但是,房住不炒是基本国策,不会改变。

以上这些,都是当前楼市的正常表现。作为大众来说,建议大家把关注楼市的眼光从房价上挪开一点,我们深入到具体的住房需求,土地及人口上来。毕竟,房价只是表象,人口、土地才是根本。

39.9元买不了什么,

却可以避免花300万买房后后悔,

别人上过得当,那些买房的坑你不必去踩。点击下图进入查看。

三、城镇家庭住房拥有数量。

央行发布《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指出,2019年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拥有率达到96%,有41.5%的家庭拥有2套或更多住房。就家庭资产的价值来说,平均每户317.9万元,其中上海超过800万元,江苏超过500万元。

未来房价和地价走势(房价只是表面人口)(2)

这表明,我们的住房总量不缺,只有可能存在区域上的不平衡。这也表明,房价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再有普涨普跌的机会。换一句话,买房也得一城一策进行考虑。

四、住房需求的根本,人口。

就人口出生的情况想必大家从三孩放开之中就有了新的认识,但具体的出生数量的变化,可能还是感受不深。在此,我们用近五年的出生数据图来表示,便于大家一看就明白。

未来房价和地价走势(房价只是表面人口)(3)

一看图,大家就会发现,出生人口掉得太猛了,因此,从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之后,各种促生三孩的配套措施便开始出台,有的延长产假、有直接给出现金补贴(如四川的攀枝花),我们现在开始重视人口出生率。

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就行,人口是房屋产生价值的基础。

五、经济能否去房地产化。

很多人基于楼市严厉的调控认为,我们的经济会大概率去房地产化。这也可能是片面的理解,先不说房地产行业产生的GDP占比以及房地产行业上相关的就业不允许。咱只说一说,现在土地在地方收入中的重要程度。

看看这张图吧!

未来房价和地价走势(房价只是表面人口)(4)

有很多地方,发工资、退休金以及相关的福利,都需要这笔土地出让款。一旦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度减少,短期之内,发工资、退休金就有可能遇到问题。所以一些地方出台限跌令,希望稳住房价,从而稳住地价。

对于房地产来说,该宽则宽,但不会搞大水漫灌;该严则严,整治规范是为了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宽严相济是房地产调控的一以贯之的做法,宽有底线,严为治乱。

我们希望房地产好,又担心它太飘。宽严相济会是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