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场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文化,谋求发展进步的改革。 相对落后的鲜卑族学习中原汉族,以谋求进步的一场少数民族汉化改革。作为皇帝,他行为果断、立场坚决,主动学习先进文化,排除众难推行汉化,不仅促进了鲜卑族在各方面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但在其去世后一段时间,随着几场战乱的爆发,北魏开始产生分裂,阶级矛盾越发变得突出,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使得北魏灭亡。思考其各种原因,这与孝文帝的改革不无关系,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使其与旧文化产生了碰撞。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启示(北魏孝文帝改革)(1)

北魏孝文帝时期地图

继承前人 改革深化

公元 386 年,拓跋珪复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历代北魏君主均重视学习汉文化,这为后来孝文帝改革奠定了一定的汉化基础。因北魏规定,王室子弟若有即位,其母亲必须被赐死。因此孝文帝在被立为太子后,便由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对汉文化了解透彻,所以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公元471 年,年仅五岁的孝文帝登基,祖母冯太后代为执政,她对北魏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是北魏改革的总设计师,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公元 490 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全力推动北魏改革深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启示(北魏孝文帝改革)(2)

北魏孝文帝影视形象

交融互通 全面汉化

在政治上,主要进行官吏制度变革。依照已有官制传统,将官员按一定标准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种,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在汉化改革之前,北魏规定,本朝官吏任期为六年,任期之内不得有官职变换,这无疑致使官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 ;而且不予发放俸禄,客观上造成官吏贪污赋税、压榨民脂民膏。这种不健全的政治体制不但效率低下,使政令难以推行,而且加剧了官民矛盾,威胁统治。为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中央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与考核,对于官吏的贪污腐败等行为更是严厉打击。在经济上,着力推行均田制。均田令将土地按功能分为桑田、露田两种。露天种植谷物以满足种田者的个人需求,种田者年满七十时再将土地交还给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树,土地所有者无须交还国家,还可以进行土地买卖,同时在授还土地时对鳏寡孤独还给予适当的照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启示(北魏孝文帝改革)(3)

北魏孝文帝

均田制的实施致力于调整土地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但根本目的是便于政府向农户征收统一的租赋。在思想文化及社会领域,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改汉姓、说汉话等。为了便于学习汉族,拉近与汉族世家大族的关系,孝文帝还下令要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以此来拉近距离。《 魏书·咸阳王禧传》中曾记载孝文帝言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启示(北魏孝文帝改革)(4)

北魏孝文帝影视形象

公元 491 年,改革在政治层面全面展开。孝文帝改建太庙,重修庙号。在孝文帝之前,太庙中供奉的始祖是拓跋部落联盟创立者力微,太祖则是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孝文帝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以此体现对拓跋珪的崇敬以及对他功绩的高度肯定。为了消除部落联盟时代的烙印,因此供奉拓跋珪及之后皇帝的灵位于太庙之中。可是按汉晋礼制,太庙中应当供奉七位祖先,但从拓跋珪到孝文帝时,仅有五位皇帝;即使加上离世时还是皇太子、后来被尊为景穆皇帝的拓跋晃,人数依然不合礼制。孝文帝为了保证庙号改革的效果,提前在太庙中为自己摆放了一个灵位,以此满足“天子七庙”的规定,这种看似荒谬的行为,实则体现孝文帝的良苦用心,他借以这种极端方式,向保守贵族表明了与草原旧传统割裂的决心。为了维护统治秩序,防止分封贵族叛乱,孝文帝减少了王侯的数量与等级,更是削弱了王侯的政治、经济特权,使之渐渐徒有虚名,无力与中央抗衡。为了减少文化隔膜,突破血缘的阻碍,建立一个更具有公共性的国家,孝文帝提倡鲜卑族与汉族联姻,使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关系更为密切。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启示(北魏孝文帝改革)(5)

北魏孝文帝时期战争场面

改革使拓跋鲜卑由游牧文明走向农耕文明,助推了社会经济发展。北方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如 :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化 ;开垦无主荒地以扩大种植面积,从而提升粮食产量 ;从事工商业者人数也日益增多。

成就背后 危机潜伏

虽然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后人看来,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北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由中央派遣中正官前往地方选拔人才,但因选拔机制不够完善,掌握较大权力的家族容易掌握人才的选择,操纵选拔机制,致使社会阶级固化,社会活力减少。而且这种以家世门第为标准的制度,也难以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的官吏,致使官吏素质下降,影响统治基础。二是孝文帝没有考虑到本朝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贸然推行全盘汉化政策。不从鲜卑族本身的实际出发,盲目照搬别的政策,阻碍了鲜卑族文化的发展,不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凝聚社会共识。《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达到了全盛时代,堪称少数民族汉化的蓝本,但在光辉成就的背后也暗藏着巨大危机。仅仅三十余年过后,北魏就分裂为东魏、西魏,拓跋鲜卑失去了对政权的控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启示(北魏孝文帝改革)(6)

北魏孝文帝陵

北魏孝文帝改革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对北魏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使北魏由弱小迅速走向兴盛,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十余年的辉煌,但北魏孝文帝改革仍在历史的长卷上描绘了一段不一样的精彩。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解决北魏当时朝政问题的必要措施,很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非常深入透彻地解决了当时的问题。很多措施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北魏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这次整改不仅稳定了当时的北魏政权,对于后世乃至于现在改革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他的很多整改措施甚至一直被封建王朝借鉴应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启示(北魏孝文帝改革)(7)

北魏孝文帝战争场面

史料:《 魏书•咸阳王禧传》

《魏书‧官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