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要赏析的是《人间世》中的第五个寓言“不材之幸与材之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庄子寓言混沌七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庄子寓言混沌七窍(庄子寓言二十五)

庄子寓言混沌七窍

本次要赏析的是《人间世》中的第五个寓言“不材之幸与材之患”: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将隐芘(bì,同‘庇’)其所藾(lài,荫)。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槨;咶(shì,同‘舐’)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chéng,醉)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qiū)柏桑。其拱把(一手为把,两手为拱)而上者,求狙猴之杙(yì,小木桩)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shàn)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说的是:“南伯子綦在商丘游走,看见一棵大树不同一般,上千辆四马大车可以隐蔽在它树荫下。子綦说:‘这是什么树呵!它一定有特异的材质啊!’仰看它的细枝,弯弯曲曲不能作栋梁;俯看它的大根,破裂支解不能作棺椁;舔一舔树叶,口舌溃烂成伤;用鼻闻一闻,使人大醉三天还不醒。子綦说:‘这果真是不材之木呵,以至长到这么大。啊,神人也因为这样才被认为是不材!’宋国有个叫荆氏的地方,适合楸树、柏树、桑树生长。树干长到一两把粗的,做拴猴桩的人把它砍去;长到三、四尺粗的,做高大屋梁的人把它砍去;长到七、八尺粗的,贵人富商做整幅棺木的把它砍去。所以不能终享天年而中道被刀斧砍伐,这就是材的祸患呵。”

这个故事同样是“无用之用”的表现,但同时又强调了“有用之患”。南伯子綦游商丘,看见一颗奇异的大树,可以隐蔽上千部马车,但仔细观察后发现是一颗“不材之木”。于是感叹正因为不材才会如此之大。由此想到宋国荆地所宜于生长的楸树、柏树和桑树的命运:“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而感叹“材之患”。由此可见,“材”和“不材”的命运可能适得其反:“不材”能得其所终,长到如此之大;而“材”(有用之木)却不得其终,不能终享天年而中道被刀斧砍伐。从而引起庄子的感叹:“此材之患也。”所以,庄子提醒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既要看到“无用之用”,也要看到“有用之患”。这就是看问题的辩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