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起,卫视频道开播抗击疫情特别节目《抗疫有我》,每天在8:00、9:00、13:00、15:00四个时段整点播出。每段内容10-15分钟,集纳两到三段微视频,通过主持人连线采访,将逆行抗疫的平凡英雄拉近到镜头前,追溯热点新闻背后的故事及情感,彰显“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节目通过视频化、面对面的连线采访形态,延伸新闻事件的“第二落点”,一定意义上补充和优化了抗疫期间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呈现方式,为媒体创造了更大的原创和创新空间。近日《抗疫有我》节目得到央视频客户端推介。

河北抗疫一线守护者(河北卫视抗疫有我)(1)

独家视角,爆点“背后”

《抗疫有我》从立意策划到首轮播出,只有短短五天。节目选题来自新闻及网络上有热度和影响力的视频及照片,连线对象都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凡人英雄。从医护人员到快递小哥,从“最美男声”到“通信飞人”,从九分钟“云婚礼”到火眼实验室,再到正定黄庄隔离场所建设,其中既有网络“爆款”背后的故事,也有独家视角的发掘再现,见人见事,更见真情。这其中,主持人方琼与省儿童医院特派医护团队的连线,引领观众随视频镜头,走进省胸科医院儿童隔离病区,目睹了“医护妈妈”们对婴幼儿感染者悉心的呵护与陪伴,画面直击内心柔软。

河北抗疫一线守护者(河北卫视抗疫有我)(2)

抢抓新闻的“第二落点”,向深挖掘,《抗疫有我》以独家视角,立体凸显新闻价值,并通过信息延展,焕发媒体的平台价值。“等疫情结束了,我就回去娶你!”从网上热传的一段视频,节目策划并成就了这位“钢铁直男”的“云求婚”,特殊场景中的隔空拥抱,瞬间催泪。卫视作为播出平台,以独家新闻原创,推进了事件的持续发酵。“我们不去谁去?”伴随着12位快递小哥在志愿献血那一刻朴素却真诚的宣言,视频连线升华了价值感,随后与快递是否能够安全消杀的追问形成完整信息链条,答疑释惑间,用眼见为实的镜头说话,彰显出媒体公信力。

河北抗疫一线守护者(河北卫视抗疫有我)(3)

细节催泪,深情共鸣

对于这场发生在河北的疫情来说,讲好身边抗疫故事,是媒体的责任和情怀所在。《抗疫有我》以故事视角切入,通过细节走心情感,引发深情共鸣,传递必胜勇气。

曾剃掉长发驰援武汉的石家庄市二院护士刘思思,此次在家乡抗疫,被人认出,更有人送来暖心外卖。让这位勇毅女孩泪目的,是纸条上的留言:“有你们在,河北安心,中国安心,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一场短暂到只有九分钟的“云婚礼”,是井陉矿区民警刘敏出征抗疫前,对新婚妻子爱的表白和承诺:待到疫去春来,相约补办一场浪漫完美的婚礼;而1月5日当天的一张“轨迹图”,窥见的却是河北联通李师傅在石家庄火眼实验室电缆铺设现场,有如“飞人”一样,连续100个小时的不眠不休……

细节之处有真情,也有揭秘:展示石家庄市首次启用的火眼实验室全自动设备,见证了这一核酸检测平台的“河北速度”;“没有燕赵儿女过不去的坎,更没有中国人民翻不过的山”,这段超暖对话中的“最美男声”出镜到屏前,透露了苏浙医疗队两位机长均为河北老乡的非巧合性“巧合”……每一个连线故事,都用真情传送出新闻背后更深一层的暖心正能量。

河北抗疫一线守护者(河北卫视抗疫有我)(4)

尽锐出战,“暖”屏传播

《抗疫有我》是河北卫视打破建制、整合人力,频道尽锐出战的原创特制。由《中华好诗词》《中华好家风》《小强来了》先期组建的核心团队,录制、剪辑等全流程都在办公区内完成,首批投拍的12期节目,从议定选题到对接采访、开机实录,只用了不到24小时,后期剪辑流水作业,彻夜不停,确保1月17日早8点上线播出。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线团队用勤勉、严谨和敬业,交汇出媒体抗疫的亮丽风景线。

河北抗疫一线守护者(河北卫视抗疫有我)(5)

《抗疫有我》是一档大体量、多信息的微视频特别节目,从策划伊始,节目就植入了新媒体思维和新媒体手法,充分发挥智能移动设备的优长:事件当事人直接面对镜头,以第一人称讲述;屏幕另一端的镜头,交由受访者完成,凸显“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新特性。由此,短小完整的“连线”式呈现,既方便多频次在屏幕端释放,也有利于在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分发。目前,节目视频正在冀时客户端和卫视官方抖音快手号同步播放,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持续发声,传递燕赵担当与大爱真情。

抗疫期间,卫视频道大屏联动小屏,集聚起温暖底色,以独家视角、共情传播,深度延展新闻事件,鼓舞人心的同时,也加推着爆款流量,凸显出文化卫视的“暖”屏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