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孔子姓孔名丘,孟子姓孟名珂,荀子姓荀,墨子姓墨名翟,庄子姓庄名周……所以有人提出来了,老子应该姓老,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还有一个纵横家的鬼谷子王诩,因隐居清溪鬼谷,所以称鬼谷子先生。看到了吧鬼谷子姓王名诩,不姓鬼。

《史记》载文: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姓李名什么是什么学派的始祖(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姓老)(1)

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老子的姓名和字,结果又来个“一字伯阳或谥伯阳”,“伯阳”应该是他的号或谥号才对。因为古人的字一般和名字互文或延伸或相反,李耳,聃:古义有耳长大。

史记上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客观真实的,一些司马迁不确定的东西是审之又审,慎之又慎。举个例子吧

老子姓李名什么是什么学派的始祖(老子姓李为什么不姓老)(2)

哈哈,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史记的可靠性。

在古代一个人的名字只有父母和长辈们能称呼,所以一般平辈人称呼李耳为李聃。但是随着李耳的学识和年龄的增长,晚辈或平辈就应该称其为:老聃,因为老字表敬称。

现在看过韩国电视剧或者去过日本和韩国的人应该知道,他们平时在公共场合应该使用敬语对待年长者。上次日本报道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他们两个是一个学校的,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学长,但是他们俩好像又进入另一个学习团体。因为学弟没有对自己使用敬称,然后就警告他了,学弟没当回事或怎么滴。然后学长对此一直愤恨南平,然后整了一瓶浓硫酸泼了学弟。

所以一般大家都称李耳为老聃,但是后来姓氏后面加“子”,表示对一个学派里面有威望建树人的尊称流行起来。特别是儒家学派,为了整齐划一,在学说方面。所以由老聃改称老子,老聃是口头用语,而老子作为书面用语显得更为正式。那么有人说了,为什么不是李姓后面直接加子。称:李子,非常尴尬的是,这个称呼已经被一个水果占用了。本来称呼是表尊重的,现在起成外号了,非常之不得体。我想一个姓陈或程的大家,大家也不会叫“橙子”吧。

说到这里,孙武和孙膑不厚道的笑了,那为什么我们叫“孙子”,太不尊重我们了。而且区分我们还称“吴孙子”和“齐孙子”,其实大家注意到没其实孙子这个是想当于第三人称,没听哪个爷爷直接叫他孙子叫“孙子”的。而且最有力的证据是,孙武,尊称兵圣或孙子或孙武子,显然大家也认识到称孙武为“孙子”有点不够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