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家如何做好合伙人(梦华录说说合伙人的创业故事)(1)

《梦华录》的热播,让我们梦回大宋朝的江南风情,也了解了关于宋朝文人墨客的生活日常,展现着一幅宋朝时代的画卷。

关于宋朝的商业,也可在剧中得以所见。纵观历史,女子经商并非只出现在宋朝,至秦朝便有。而宋朝的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女子经商也是寻常事。

《梦华录》中的“半遮面”茶楼就是由赵盼儿、孙三娘、宋引章,三个女子合伙创业的,而“半遮面”的创业经营也经历着几番波折。

且看《梦华录》里,三个女子是如何创业的。

合伙人。有创业经历的人,都明白,创业需要一个团队,需要管理,需要经营,需要资金,需要技术等等。所以,需要有合伙人。

赵盼儿在钱塘便有经营过茶铺的经验,到汴京是为寻未婚夫的一句诺言;孙三娘,会做美食,刀工了得,在钱塘就帮着赵盼儿打理茶铺,后被夫家休书夺子,生无可恋,投湖自尽,被赵盼儿营救,同赵盼儿一起进京;宋引章,江南第一琵琶高手,被骗婚,被家暴,最后被赵盼儿设法营救,也同赵盼儿一起进京。她们三个彼此知根知底,可谓是有着过命的交情。

拟订经营业务。赵盼儿会“茶百戏”且精明聪慧,孙三娘有着精湛的厨艺,宋引章有着高超的琴艺。为了在汴京城生存,以各己之长,决定开一家茶坊,取名“赵氏茶坊”想着,以钱塘营业的茶铺原名命名。以经营茶饮为主,果子点心为辅。

调查市场,选定铺面。“赵氏茶坊”铺面选定在马行街,经商路道旁,来往商客络绎不绝,人流量多的地方,就会有经营的客流量。于是,选定好了铺面,就开始装修和购买各种家具物什和材料,各种开支都很大,投入了成本,需要回本更需要有收入利润。毕竟,在决定开茶坊前,三人已然孤注一掷将所有积蓄都拿出来了。若长期不能有利润可赚,就会面临倾家荡产,创业不容易。

刚开张以打折优惠和朋友的帮忙吸引了不少顾客,可接下来却面临着门店冷清,好不容易来了顾客却并无闲情坐下来品茶吃点心,只要解渴的粗茶饮下,便匆匆赶路。

本想经营的茶坊可以精致上档次,可吸引不了来往的顾客,还面对市场“茶汤巷”同行的竞争,创业之艰难。

经营不善,大家心里都很着急,甚至合伙人之间都快生出嫌隙,好在赵盼儿有着领导者才能,让大家心平气和,重新规划方案。

想搬店铺,却已投入大量成本,再搬,成本会更大。要继续经营,就得改变经营策略,重新做好市场调查,既可以做高端的点茶,也可以卖散茶吸引来往商贩。

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赵盼儿最后决定不搬店铺,改变策略,重新挂牌“半遮面”,得名“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宋引章江南第一琵琶为主题,并且照样做精致高端的点茶,甚至翻倍抬高价格,以优雅和精致的茶名和果子还以听琴吸引文人墨客的注意。与张好好合作双赢,打出名人效应,以此打出名气,吸引优质客户。

以高雅精致为主题的茶坊,但也可雅俗共赏,文人墨客与来往商客皆可到茶坊品茶听曲。赵盼儿有句话:风骨在于心,而不在于形,人首先是要能先活着。

眼看着茶坊经营改善,却又要面对市场竞争。茶点经营模式被抄袭,茶汤巷老板们上门踢馆。面对种种困难,生气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解决问题的思维才是。

面对竞争,无论怎样,品质和实力才是底气。所谓,“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与茶汤巷的前辈们斗茶也不逊色,终被得到认可,和平竞争。

最近又火出圈的新东方教员董宇辉,虽转行却依然以幽默且文艺的风格出圈。所以,面对变革,面对竞争,只要你富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腹有万卷诗书,走到哪里,都将与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