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部名为《天蓬元帅之大闹天宫》的影视作品上映了。该影片由赵本山爱徒喜剧演员程野出演男一号天蓬元帅。

乍一看无非又是一部山寨大片的罢了,但是剧情非常辣眼,可以说几乎颠覆三观。

《天蓬元帅之大闹天宫》中塑造太上老君的影视形象时被极度丑化。这部影片其中的故事情节就是太上老君和铁扇公主不仅在炼丹时双双衣衫不整,甚至两人一起炼丹是为了壮阳!还背着牛魔王生了红孩儿。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1)

《天蓬元帅之大闹天宫》剧照_图

解释了红孩儿为什么从小就会三昧真火?

金角、银角是太上老君的童子,“敢把山神、土地唤为奴仆,替他轮流当值”,为什红孩儿也能把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当作奴隶驱使?

为什么不把和他父亲牛魔王八拜结交的义弟孙悟空放在眼里?因为牛魔王根本不是他父亲。

也为什么不把观音发在眼里,视作“脓包菩萨”,自己还敢变作观音,最后没有像普通妖精一样,肉体消灭,而是被观音收编为有正式编制的“善财童子”?因为他是道教第一大神太上老君的私生子,观音虽然不放眼里,也不敢动它。

铁扇公主为什么有专门炼丹扇火用的芭蕉扇,能扇灭由炼丹炉引燃的火焰山?因为是太上老君给自己情人的宝物。

乍一听上去,好有道理,原来是这样。其实这一说法,在网上早就有了,这部剧无非是要吸引眼球,要票房,为了收益率不择手段,把这一早就有的观点搬上了荧幕罢了。

其实“太上老君和铁扇公主偷情,私生红孩儿”的说法是由《煮酒探西游》中最早提到的,一度影响网络反响很大。但问题是现今的《西游记》是出版社出于发行、普及的目的,重新整理、编辑过的。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2)

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游记》字数86万字_图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3)

明代西游记插图_图

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红孩儿到底是不是太上老君和铁扇公主偷情私生。首先我们就得从《西游记》小说的发展历史而说。我们今天看的《西游记》,成书于明朝嘉靖中晚期至万历初年,这个时间是可以确定的,作者普遍认为是吴承恩,当然关于作者也有不同观点。

我们知道中国生产煤矿,尤其是北方从新疆至东北,有一条大的藏煤带,横跨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唐僧取经走的是丝绸之路。新疆就在这条藏煤带上,埋藏浅,含量大,又因为煤质好,燃点低,经常会出现自燃,这里又干旱少雨,所以很难自己熄灭,直到烧完为止,日夜不息,时间会持续几个世纪。

所以,“火焰山”是《西游记》故事中最古老的一个故事,一开始就有了。

现存的有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共三卷17节(原著第一节已缺),16000多字,这是《西游记》的雏形和最基本的蓝本。里面就有“火类坳白虎精”,虎就是谐音“火”,这里是“一道野火连天,大生烟焰,行去不得”,白虎精还化作“一白衣妇人,身挂白罗衣,腰系白罗裙,手把白牡丹花一朵,面似白莲,十指如玉。”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4)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_图

“罗衣罗裙”看着眼熟吧,铁扇公主在小说中叫“罗刹女”,就是从这来的。和今天孙悟空大闹铁扇公主肚子类似,《诗话》里猴行者也是变了许多猕猴在白虎精肚子里。

猴行者曰:“你肚中无千无万个老猕猴,今日吐至来日,今月吐至后月,今年吐至来年,今生吐至来生,也不尽。”白虎精闻语,心生忿怒。被猴行者化一团大石,在肚内渐渐会大。教虎精吐出,开口吐之不得;只见肚皮裂破,七孔流血。

而且也是借助法器熄灭的大火,只不过不是扇子,而是“钵盂”。

现今所能见到的完整剧目的,只有元末明初人杨讷(字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共六本二十四折。

其中“第十八折迷路问仙”就有“俺此间不五百里,有一山,名曰火焰山。山东边有一女子,名曰铁扇公主。他住的山,名日铁嵯峰。使一柄铁扇子,重一千余斤,上有二十四骨,按一年二十四气,一扇起风,二扇下雨,三扇火即灭,方可以过。”

这里就已经叫“火焰山”、“铁扇公主”了、也已经有“铁扇子”了,也是闪三下才能完全熄灭,和今天的《西游记》已经非常相似了。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5)

铁扇公主与孙悟空的人物形象_图

为什么铁扇公主有能熄灭大火这么一把神奇的“铁扇子”呢?“第十九折铁扇凶威”中铁扇公主自己说:“妾身铁扇公主是也,乃风部下祖师,但是风神皆属我掌管。为带酒与王母相争,反却天宫,在此铁嵯山居住。”

而且也是背景深厚,“孟婆是我教成,风神是我正果。我和骊山老母是姊妹两个,我通风他通火。角木蛟、井木犴是叔伯亲,斗木獬、奎木狼是舅姑哥。当日宴蟠桃惹起这场灾祸,西王母道他金能欺风木催槎。当日个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一句多,死也待如何?”

可见,早在元末明初的《西游记》中,就已经有火焰山了,山上有铁扇公主,公主有一把神奇的扇子,这扇子压根没太上老君什么事,原本就是人家自己风部的宝贝。另外,在山西发现了更早,可能是宋金时期的队戏节目单——《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其中就有《唐僧西天取经》,里面有“八百里,小罗女铁扇子,山神,牛魔王”。这里已经从“身挂白罗衣,腰系白罗裙”的“白衣妇人”到“小罗女铁扇子”,最后变成了我们的“罗刹女铁扇公主”,还新增了“牛魔王”这一角色,只是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具体情节了。

可见,自《西游记》一诞生,就有了火焰山、女妖精、扇子了,根本不需要太上老君把炼丹的扇子给铁扇公主,人家可比太上老君早好几百年就加入到《西游记》的故事中。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6)

《朴通事谚解》_图

那“红孩儿”又是怎么加入到《西游记》的故事中呢?到了明初又有了平话《西游记》,古代朝鲜的汉、朝语对照读本《朴通事谤解》中提到的《西游记》中保存的一段《车迟国斗胜》,约1600字。也载有取经故事的梗概。里面明确的提到《西游记》这个书名,其中注云:“详见《西游记》。”从书中有关的8条注里,还可以窥见明初取经故事的轮廓。

其中叙述唐僧经过灾难一节,注三说:“法师往西天时,初到师陀国界,遇猛虎毒蛇之害,次遇黑熊精、黄风怪、地涌夫人、蜘蛛精、狮子怪、多目怪、红孩子儿怪,几死仅免。又过棘钓洞、火炎山、薄屎洞、女人国及诸恶山险水,怪害患苦不知其几。此所谓刀蹶也。详见《西游记》。”根据《朴通事谚解》的注,在今天《西游记》之前,应有一部很完整详细的《西游记》。

从《朴通事谚解》所引的平话《西游记》,完全可以肯定在小说《西游记》之前,取经故事的主要内容已基本具备。在这里平话《西游记》就已经有了“红孩子儿怪”。

而杨讷的《西游记》杂剧是,首次提到了“红孩儿”这个名字的,只不过这里的红孩儿根本不是铁扇公主的儿子,而是“鬼子母”的儿子。

“第十二折鬼母皈依”里红孩儿和后来小说中一样,变作一普通小孩儿,骗过唐僧,让孙悟空背着,最后摄走唐僧。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7)

杨讷 (元末明初杂剧家)_图

孙悟空求救观音,观音都不知红孩儿的本来面目,最后观音引孙悟空到如来处,如来说红孩儿的母亲是鬼子母,“这妇人我收在座下,作诸天的。缘法未到,谓之鬼子母,他的小孩儿,唤做爱奴儿。我已差揭帝去拿他,在个幽岩大泽之中,即日便到。恐揭帝降不下他,将老僧钵盂去,盖将来。”这鬼子母特别厉害,最后是如来亲自出手,才将其降服。这鬼子母爱儿情深,自己被压,但求“放我孩儿去罢”,最后是唐僧求情,鬼母皈依。

“鬼子母”的故事则更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有一个“鬼子母国”,全国都是三岁小孩,没有大人,全是鬼母所生。

可见,最早红孩儿和铁扇公主,根本就是两故事,压根就不是母子,更没太上老君什么事。不过,杂剧里的“爱奴儿”为什么又叫“红孩儿”呢?作者没说。不过更早的《礼节传簿》队戏《唐僧西天取经》里有“孩儿妖精”应该就是“红孩儿”的故事。

只是后来《鬼母皈依》的故事,单独出来发展成了《鬼子母揭钵》,成为一个独立的曲目,到了小说时,作者为了创新,与前人有所区别,就把“鬼子母”里的鬼母的故事拿掉了,把铁扇公主变成了红孩儿的母亲。

至于太上老君,则是和“齐天大圣”一起加到《西游记》的故事中去得。元代无名氏作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有“吾神乃齐天大圣是也,……我听知的太上老君,炼九转金丹,食之者延年益寿。吾神想来,我摇身一变,化做一个看药炉的仙童,扳倒药炉,先偷去金丹数颗,后去天厨御酒局中,再盗了仙酒数十馀瓶,……”

包括杨讷的杂剧,“太上老君”就只是个名字,就是炼金丹,被偷了,也没有金刚琢大孙悟空,这个人物跟不用出场,连演员都不需要有。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8)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9)

清代西游记插图 _图

后来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和保护唐僧的行者孙悟空合二为一,成为一个人,太上老君才加入到《西游记》的故事中。可能吴承恩觉得太上老君的戏份太少,为了平衡小说中佛道的戏份,增加了关于太上老君的情节。对比小说《西游记》与早期《西游记》,吴承恩有大量增加,其中与太上老君有关的故事就有两个,平顶山“金角、银角”和金兜洞“青牛怪”,只是不想小说道家显得戏份太少而加进去的。

要知道小说的作者,可是提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可以说《西游记》就是一部把“心学”故事化的作品。“须菩提祖师”所住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就是指人的“心”;而“斜月三星”,也是一个“心”字。

所以,红孩儿根本不是太上老君和铁扇公主偷情私生。

西游记红孩儿为何会三昧真火(从西游记的故事来源解读红孩儿身世之谜)(10)

86版央视《西游记》里红孩儿剧照_图

前几年,也流行一首根据《西游记》改编的歌曲《九九八十一》,十分火爆,说明今天的90后、00后,也很喜欢《西游记》,尤其是喜欢六小龄童演的《西游记》。今天看来,这部电视剧与现在的电视技术相差太远,这些90后、00后为什么也喜欢呢?看他们的评论,最敬佩的是六小龄童用一辈子演了一个角色,不光是喜欢这部电视剧,更是充满对演员人品的崇敬。为什么他们喜欢孙悟空这个文学形象,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祖国欣欣向荣的时代,深深坚信“我们的目标是君临天下,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今天的世界,中国周边有太多的宵小,而孙悟空是他们心中的战神,更代表了今天的民族精神。《西游记》在他们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取经,而是要历尽艰险,去取他们这代人心中的“经”——中国的大国梦。

去看看近年票房大卖的《战狼2》、《红海行动》,还有网络上流行的《天行健》、《万神纪》、《逆浪千秋》、《伟大的十月》、《马哲有点甜》、《那年那兔》系列,无不是饱含满满的正能量,无不是饱含这些年轻人对自己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深深自信。

最后规劝一下这些娱乐界人士,真要想被今天的年轻人所接受,多搞点正能量,而不是哗众取宠。

文:王剑

参考文献:《西游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朴通事谚解》《礼节传簿》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