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哈尔滨6月12日电(记者李丽云 实习生孙宝光)12日下午14时许,哈尔滨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脸”,一时间阴云密布,白昼如夜,暴雨夹杂着最大如鸡蛋大小的冰雹倾盆而下,黑暗中闪电时现,整个过程持续近一小时。暴雨过后,部分低洼路段,积水已至小轿车的车窗位置,部分城区路边积存的冰雹厚达10余厘米,有的路面一时形成冰河,让人产生身处冰天雪地的错觉。雨过天晴,冰雹镇啤酒,冰雹堆雪人,哈尔滨市民奇思妙想,在朋友圈争相上传“冰雹杰作”。

科技日报记者连线黑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王承伟:“今天的冰雹就是受冷涡天气影响下出现的强对流天气的一种,这个季节这种冷涡天气经常影响黑龙江,这次冰雹并不算极端天气,只能算剧烈天气,只是因为出现在哈尔滨市区才得到如此关注。”王台长提醒,受高空冷涡系统影响,未来两天黑龙江还将出现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根据黑龙江省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6月12日午后,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市个别地方出现冰雹,最大直径1—3厘米,哈尔滨市区出现短时强降水。12日13时—16时哈尔滨短时强降水降水量最高地区为群力乡,达57.9毫米。

哈尔滨局地遭冰雹袭击(冰雹突袭哈尔滨后)(1)

据悉,冰雹需要很多条件配合才能出现,必备三个要素分别是水汽条件、成结条件、上升运动。据专家介绍,雹和雨、雪一样都是从云里掉下来的,但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积雨云和各种云一样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气上升凝结形成的,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冰雹会对农业造成影响,所以人类很早就开始人工防雹,即采用人为的办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产生冰雹的云层施加影响,阻止云中的冰雹胚胎形成雹粒,或者使小冰粒在变成大的冰雹之前就降落到地面。通常,人工防雹是用高炮或火箭将装有碘化银的弹头发射到冰雹云的适当部位,以喷焰或爆炸的方式播撒碘化银,或用飞机在云层下部播撒碘化银焰剂。据悉,哈尔滨、绥化、大庆市部分市县采取了人工防雹作业。

关于如何应对冰雹对农业的损失,科技日报记者电话连线采访了黑龙江省政府防灾减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闫文义。据他介绍,雹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农业生产是有害的,黑龙江农业每年都会受不同程度的冰雹影响。就如何防范以及应对雹灾,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重点预报预防,因为低空雷达技术的成熟预报冰雹已经不是问题,建议在易形成冰雹的特殊地形地区,建立专业的人工防雹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以弥补现在很多地方的人工防雹设施和队伍不健全问题;第二,建议政府开展农业特殊保险,将雹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尤其种植蔬菜的地方,雹灾容易导致毁灭性的损失;第三,冰雹过后,要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损害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不要轻易毁种,建议农民在毁种之前,找专家现场诊断后给出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大田作物如果还有生长点就不要毁种,也许未来还会生长的更好。(来源:科技日报)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newweather.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