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名寅,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苏州吴县人士,祖籍凉州晋昌郡,1470年3月6日生,1524年1月7日卒,享年五十四岁,是明朝非常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
少年唐寅记忆非凡,于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1498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入京参加会试。1499年,因为一桩科举舞弊案,彻底葬送了仕途,出狱之后,被贬为浙藩小吏。从此,唐寅离开了官场,寄情于山水与书画之间。晚年时期的唐寅,生活困顿,靠朋友接济度日。
在绘画上,唐寅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如今,谈起唐寅,就不得不说“唐伯虎点秋香”这段故事,这是一段被不断加工的故事,经过话本、戏剧、曲艺、小说以及电影的演绎之后,李力持导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于1993年上映,这部电影让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成为九十年代经典的银幕形象。
李力持版的《唐伯虎点秋香》是一个披着历史外衣的恶搞电影,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在电影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他徘徊在官场边缘,为了爱情进入华府当下人。经过一系列的偶然和阴谋,最终抱得美人归。
李力持对唐伯虎这一历史人物进行了极大的颠覆,周星驰将无厘头的表演发挥到了极致,看似荒诞反传统,整部电影却发人深省,丝毫没有维和之感。
一部电影的成功,往往也就是核心人物的成功,《唐伯虎点秋香》便是人物成功的典型。历史上的唐伯虎作为别具一格的画家,我们无需在此评价他的艺术造诣,因为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历史和历史剧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历史:备受争议的才子。
关于唐伯虎的争议由来已久,他不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画家,也是一个非议颇多的诗人。历史上关于唐伯虎的评论不仅针对他作品的艺术性,还有对他生活方式的评价。
离开官场之后,唐伯虎在学术和艺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创作过许多经典的诗文,比如《桃花庵歌》: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落花诗》: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夜读》: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这些诗文至今依然被人吟诵。
由于生活困顿,唐伯虎在自己的文艺创作中引入了商业机制,就是按照别人的要求作画、写作诗文或者出售自己的作品。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同僚的不满,认为唐伯虎向世俗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
历史剧:风流倜傥的才子。
很多观众对唐伯虎的认识来源于银幕形象,电影《三笑》中,凌波饰演的唐伯虎,《三笑因缘》中,龙剑笙饰演的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这种多次创作一方面归因于普通老百姓的情趣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唐伯虎风流倜傥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的作证。
“唐伯虎点秋香”的不是并不是近代才有的故事,明朝中期,《蕉窗杂录》、《泾林杂记》就记录了相关故事,冯梦龙在《谭概》中也有记录,直至后来《警世通言》的再度创作,才形成了完整的故事。
经过加工之后的唐伯虎依然成为一个艺术典型,风流倜傥、玩世不恭、才华横溢。这种形象的形成和明末清初流行的世情小说也有关系。时至今日,唐伯虎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符号。
重温李力持导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之后,我首先感觉到的并不是扑面而来的喜剧感,而是对历史和历史剧之间的区别的思考。对于历史剧,我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走向共和》这类正剧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由于“历史”题材的电影和连续剧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历史正剧”不再居于历史剧的核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历史传奇剧”。《红高粱》、《活着》、《鬼子来了》等。这些借助历史背景讲故事,成了新的创作模式,给观众带来了更丰富的观影体验。
那么,历史和历史剧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历史记录的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
历史剧是对历史事件的加工创作。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记录的是过去存在过的事实。今天,我们看历史,看的不单单是过去存在过的种种事件,而是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发现和解读,将某些特殊的精神、思想提炼传承。
从狭义的概念上来看,“历史仅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广义上来看,“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简单来说,历史就是过去发生过、存在过的事件。
而历史剧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历史的艺术性再现。在《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中,导演李力持借用了唐伯虎这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来进行故事的表达和讲述。将唐伯虎这个人物拿掉之后,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历尽千帆抱得美人归的故事。
对于《唐伯虎点秋香》这样的电影,观众往往秉持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编可以不考虑具体事实,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改变必须基于历史事实。其实,历史剧的核心是艺术,历史只是历史剧的创作素材。创作者在进行历史剧的创作时,可以进行一定的虚构,以此来完成影像叙事的需要。
历史以时间为标签。
历史剧以人物和事件为标签。
从古至今,历史都呈现出线性记录状态,比如,原始社会是从约4000多年前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开始的,奴隶社会是从公元前2070的夏朝开始的,封建时期是从公元前221的秦朝开始的,民主时期是从公元1912年开始的。
任何历史阶段都是从时间进入的,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也就是再回顾,那些时间段中发生过的那些事。
历史剧是以人物和事件为核心的,《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和秋香决定了故事的走向,而两个人之间关系的亲疏则是通过大大小小的事件来表现的。在历史剧中,时间只是历史的一种证明,它代表着电影的时代背景。
实际上,在很多历史剧中,时间都是非常模糊的。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会将某个历史时期的诸多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然后借助现代化的叙事语言进行创作。观众看见的,是整个时代的故事。比如,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等等。
具体的时间对历史剧而言是一种限制,如果弱化具体的时间,历史剧的容量会更大。而且用人物和事件来推动叙事,更容易凸显出时代特点。
历史强调的是历朝历代的冲突。
历史剧强调的是过去和现在的融合。
回到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大多是关于冲突的。因为冲突会带来变革,变革会带来时代更迭,时代更迭会产生新的文明。
比如1206-1324年间的蒙古战争,成吉思汗发动的这场战争扩大了蒙古国的疆域,引入人新的语言体系和文化系统。1850-1864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削弱了封建统治的根基,打击了外国侵略者。1939-1945年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了联合国的成立,殖民地体系逐渐瓦解,民族独立运动开始。
历史剧则不然,历史剧在这些冲突中汲取创作素材,并根据当下的市场需求以及娱乐需求对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可以是戏说,可以是恶搞,也可以尽可能真实的再现历史。《唐伯虎点秋香》中同样涉及到了一些冲突,比如“宁王想唐伯虎帮忙图谋作反”,在历史上这样的事件比比皆是。
导演李力持并没有在电影中过分的强调某个历史事件,只是借助唐伯虎这样一个人物,对历史进行了戏说和改编,使其更符合娱乐时代的创作需求。在任何创作中,历史和现实都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历史通过历史剧得到回溯,历史剧通过历史得到更多养分。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每个形式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历史剧的夸张、恶搞是一种时代的必然。因为客观形式的更新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会引起艺术形式、内容、风格的更新。
《唐伯虎点秋香》可以说是新的文化语境中的一次关于“历史剧”的创新。现实语境制约着历史剧的创作,同样也会给历史剧提供更多的机会。对历史素材注入现代意识已经成了一种创作层面的共识。
这种古为今用的创作路数,通过对历史素材的选择、分析、加工、融合、创作,让历史剧具有更多的可解读性,同时,也可以让历史剧本身带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