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从这里开始的海上贸易活动给泉州和世界在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建筑风格上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蚵壳厝的建筑风格就是一个很好的典例。
蚵壳厝,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蚵就是海蛎)。它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
在泉州蟳埔一带,“蚵壳厝”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当你拐过晃眼的厝角,运气够好的话还能与蟳埔女打上一个照面,留下海滨小镇独有的悠长余韵。
蚵壳厝,富有浓烈的海洋文化气息
据传,蟳埔蚵壳厝始建于宋未元初,主要特色在于蚵壳、砖石砌成墙,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红色砖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图案,那一堵堵的蚵壳如片片鱼鳞,十分好看。
影人注目的是,这种屋子已有现代环保屋的雏形。它一般采取内为砖、外为牡蛎壳的筑造方式——内墙由杂碎土石或砖石砌成,外墙则层层叠叠以牡蛎壳黏合。
因泉州地区多雨水,牡蛎壳的外墙能保护内墙不受雨水侵蚀。加上筑造时,牡蛎壳一般以凸面朝上,并稍微向外倾斜,这样的设计更利于排水。此外,牡蛎壳也便于反射阳光,一个夏天下来,屋子里并不会因为阳光直射而产生燥热之感。最重要的是,“千年砖、万年蚵”,得益于牡蛎壳不怕虫蛀的特性,这样的屋子也更坚固。
当然,用蚵壳装饰的屋子,较之寻常的砖瓦房,也更多了几分俏皮的立体感,富有浓烈的海洋文化气息。
蚵壳或来自东南亚等地
有意思的是,这种富有泉州特色的建筑,所用的牡蛎壳却不是“本土制造”。根据学者研究,建造蚵壳厝的海蛎特别大,长度多为20厘米左右,有的超过30厘米,属于巨牡蛎属的近江牡蛎,而泉州沿海并不产近江海蛎。
据了解,蟳埔旧时是泉州“海丝”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满载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港起航,沿着海岸线在浅海水域航行。依照海上贸易的踪迹,中国商船一般会在海南、马六甲等地中途停靠,改换小船后再驶往东非和北非的目的地。
也就是说,返航的商船因售空货物易重心不稳,需要一些“压舱物”来平衡船只的重心。因此,船员们会就地取材,将散落在海岸上的牡蛎壳收集起来,变成“压舱物”带回来。
盖“蚵壳厝”难度较大
这些牡蛎壳从东南亚等地漂洋过海来到泉州后,被堆放在蟳埔海边。元末明初,泉州屡遭倭寇侵扰,先民疲于奔命,无力新建房屋,于是,他们便因地制宜,把散落的牡蛎壳加以利用,打造成特别的“蚵壳厝”。
盖“蚵壳厝”是一件难度不小的手艺活。建造“蚵壳厝”时,要考虑房屋的坐向、是祖厝(祖屋)还是民居等因素。师傅还要按照主人家的意见,根据外墙的大小,处在哪一位置,用什么形式建造等进行一系列设计,然后再对蚵壳进行筛选,分出上盖、下臼,大和小,再清洗干净。原来砌墙只需要用土,不管是山上的、田里的都可以,只要有黏性,把蚵壳一只一只叠好,就能把墙壁装饰得很好看。砌蚵壳需要精湛的手艺。精明老练的师傅砌得错落有致,片片如鱼鳞。
在砌时,凹的一面向下,第一个叠好,另一个要叠在前一个的一半,如此这样,一个叠一个,同时要和内壁一起砌,内外交叉,避免蚵壳脱落。
参考文献:徐润林、李侠、陈家平《泉州蟳埔村“蚵壳厝”牡蛎壳来源初考》《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张肖《蚵壳厝:泉州古民居装饰中的海洋生态元素》、《美术教育研究》
来源:闽声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