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阳市区八一路车站路口和工业路上,看到了两个火车票代售处,脑海中又闪现除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画面。

一下子,记忆就被拽回到了十几年以前。

办理一个火车票代售点(火车票代售处点)(1)

八一路车站路口

犹记得那些年(06年~10年左右),从老家邓州南下深圳打工,为了避开节后人流高峰,需要提前几天早早的去邓州火车站或县城里的火车票代售点买车票。

不凑巧的时候,需要排个大长队,跟现在的排长队做核酸没啥区别。买票时的长队和进站时的长队,成了青春时代最长久的记忆。

有一次实在买不到硬座票了,又急着回厂上班,就买了两张无座的票。兄弟两人一起,在火车厢交接的地方,硬是站站蹲蹲,坐坐半躺了26个多小时。

去时不舍归时切!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色彩,点缀青春的粉墨。

在深圳宝安区的石岩镇和观澜镇的大水坑村,先后待了五年。有一年,在大水坑买车票回邓州的春节前,应该是09年吧,连续排了三个早上的长队,最早三点多就去售票点等了。去得晚了要么彻底没戏,要么等轮到你的时候,票就售卖完了。那时一个26小时左右的硬座或无座,比现在坐一次飞机都香。

那个时候,还是知道想家的,恋、念、盼!

基本上两三年回一次,还都是春节前,每次在家也就待半月左右,路上的时间也包含在内。

办理一个火车票代售点(火车票代售处点)(2)

工业路发改委斜对面

那时的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手机也没有现在这么智能。但总觉得,那时真自在,除了结婚(恐婚吧好像是),似乎没感到有什么压力和无奈。亲朋之间为了一次相见,跨越千里、乘车几十个小时,都不感觉累,也许是因为年轻,那就是年轻。

智能通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拉近人们之间的关系。书信时代的一句问好,胜过而今无数表情包。

办理一个火车票代售点(火车票代售处点)(3)

南阳焦枝铁路桥

那个时候,对于农村的大多数孩子来说,初中高中毕业去南方打工,似乎是一件不需要考虑的事。我也许算是幸运的,初中毕业后在南阳上了两年中专(技校),那是04年秋天。过渡而已,踏入社会前又多熬了两年。

如果说06年去南方打工是一种必然,那五六年后回到南阳就是一种偶然,再多年以后进入目前的黄酒事业,就是一种偶然中的偶然。到目前为止,同龄人在南方工作的还比比皆是。有时羡慕,有时又觉得可惜,个中心境,无法表述。

各有各的人生,各画各的图谱。选择决定命运,是一代代人的生存史。

庆幸的是,偶然的回来,带来了一个必然的结果。自我感觉,进过工厂打过工的人,如果有机会回炉再造,但凡有点想法又务实的人,未来的路应该都不会太差。这个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机遇和面对生存压力时的倒逼,立足当下回头看,全都是财富。

成败在个人,环境却又很重要。

办理一个火车票代售点(火车票代售处点)(4)

处在时代边缘上的火车票代售点,何尝不像极了你我的人生?在一味的安逸和止步不前面前,再铁的饭碗也会碎,再好的机遇也如同粉尘。

睹物思人生,一本正经的胡言乱语。

渡者自渡,渡好当下的自己。

办理一个火车票代售点(火车票代售处点)(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