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

电视剧《清平乐》热播

范仲淹

欧阳修

晏殊

富弼

吕夷简

苏轼

……

“北宋文人天团”登场

圈粉无数

你们知道吗?

这几位古风男神

曾和泰州结下千年的缘分呢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

范仲淹

曾任兴化县令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2)

范仲淹

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可算这部剧里

与泰州最有渊源的男神

咱泰州留下了

众多与他有关的文化遗存

范公堤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3)

范仲淹和泰州的缘分

始于他33岁

担任西盐仓监时

2年后

任兴化知县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4)

他在剧中第一集

首次出场时

正担任兴化知县

在泰州主持修捍海堰

这段海堰被泰州百姓

敬为范公堤

范公堤

建造时长约80公里

如今剩下三公里左右

一直当作国道使用

文会堂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5)

范仲淹在泰州的时候

其好友滕子京也在泰州任职

他们异地重逢

欣喜异常

文会堂

曾经是范仲淹和滕子京

诗歌唱和的地方

如今易址重建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6)

文会堂建立之初

范仲淹赋诗一首

提出“君子不独乐”

这是他23年后

创作《岳阳楼记》

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思想源泉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7)

“国家之忧患

莫大于缺乏人材”

范仲淹建起了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的前身“兴化学宫”

……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8)

为记住他

其第二十八世孙

范敬宜先生作

《重修望海楼记》

泰州海陵八景中

专门将“范堤烟柳”列为一景

兴化市也建有

范仲淹纪念馆

其父在泰州病逝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9)

欧阳修绝对是

“大宋文人天团”里的大咖

他的父亲欧阳观

曾任泰州军事判官

据记载

当时

欧阳观带着妻子

以及3岁多的儿子欧阳修

远赴泰州上任

遗憾的是

到任不久

他便不幸染病去世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0)

欧阳修任职扬州后

与泰州文人许元过从甚密

留下多首唱和之作

还为其私家园林写下

《海陵许氏南园记》

晏殊

曾在泰州任盐官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1)

《清平乐》中

第一位出场的

“语文书里的常驻嘉宾”

是晏殊

没错,他就是

吟出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等千古名句的“宰相词人”

北宋景德六年

晏殊到泰州所辖的西溪任盐官

他重教兴学

还建立了西溪书院

百姓感恩这位父母官

将西溪改名“晏溪”

富弼

曾与泰州有一段良缘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2)

晏殊忒具识人慧眼

话到此

《清平乐》中

其最帅女婿富弼不可不说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

河南人富言被调到海陵任职

他的儿子

20岁的“洛阳才子”富弼随父前往

与正在泰州任职的范仲淹结识

范仲淹很欣赏富弼的才学

觉得他是“帝王的辅佐之才”

于是就把他写的文章拿给晏殊看

晏殊看了后

“大爱重之”

还将女儿嫁给了他

自从认识了范仲淹和晏殊之后

富弼的人生犹如开了挂般

身上的官服的颜色

也从绿色变为红色

最后变成了紫色

紫色官服在宋朝

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穿

一段良缘

三位大家

竟与泰州有着这样的关联

堪称佳话

吕夷简

解决泰州盐运痼疾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3)

《清平乐》中有一个人

一直游走在皇帝和太后之间

他就是吕相,吕夷简

范仲淹三次被贬

就和他有着莫大的关系

不过

吕夷简对古泰州的盐业发展

还是颇为用心的

宋真宗咸平五年

即公元1002年

吕夷简赴任西溪盐仓监一职

西溪是古泰州著名的盐产地

自汉代起

泰州西溪就以“煮海为盐”

被誉为“天下盐仓”

吕夷简在西溪盐仓

整整苦心经营了六年

带领灶民盐丁

解决了泰州盐运中转缓慢的痼疾

使得盐税征收与日俱增

离开西溪后

吕夷简一路擢升

前后三次拜相

执政长达20年

苏轼

在泰“四贤咏梅”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4)

《清平乐》中

苏轼目前尚未出场

但作为“大宋文人天团”的C位

已然被许多观众期待

苏轼在泰州也留下了

一段文坛佳话

相传北宋年间

一个梅花开得惊艳的春日

苏轼、苏辙、秦观、道潜

四人在泰交游时

留下四首《和梅花原韵》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5)

后来

南宋时泰州知州陈垓

在此地修建了一座浮香亭

并将苏轼等四人的诗

刻入石上

嵌于亭壁

从此

“四贤咏梅”成为

泰州人文胜迹中的

一抹亮色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6)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有人说这首诗

是苏东坡在靖江

(或说江阴)时所写

虽然这一说法

并没有资料确切记载

但出于诗歌内容

和美好愿景

我们当然更希望

苏东坡来过靖江品过江鲜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7)

浩瀚历史,悠悠长河

汹涌多少泰州故事!

1993年

赵朴初先生为泰州市修复光孝寺

而应邀写下的一首《踏莎行》

起首那句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

正是对这段璀璨历史的真实写照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8)

泰州故事多

发布君哪写得完?

哪写得全?

不如

你来泰州看一看

古风雅致

美如画卷

等你!

清平乐词王(清平乐中的古风男神)(19)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