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了好几位著名的皇后,都是阴金性典型。第一位是汉高祖之原配夫人吕雉。高祖登位后,纳了几位贵妃。某次吕后查宫,到了戚姬宫里,刚巧高祖睡着,头躺到戚姬膝盖上。吕后驾到戚姬不敢起来迎之,死犯龙恩,然未能向皇后敬礼,也是罪过,使她左右为难,尴尬非常。吕后见状,嫉火中烧,辣性来了,“哼”一声掉头便走。

纯元皇后真的好吗(这几个皇后都是阴金性人)(1)

高祖醒后,戚姬将情形告之,心情不安。她有子如意,能干多才,高祖遂封如意为赵王(河北邯郸),有意废惠帝(吕后之子)而立如意。未几高祖崩,吕后早已对戚氏母子恨入骨髓,趁机将赵王召入宫里,诬赵王晚来奔丧,推出斩首,继又把戚姬四肢剁去,变成肉团,死状悲惨,吕后的手段,可谓毒辣无比。

韩信曾要求封为三齐王不遂,某次吕后乘高祖不在,把韩信密诏入未央宫内,然后诬他闯宫之罪,杀之灭口。吕后“上能杀忠臣,下能诛爱姬”,杀人不眨眼,就是毫无道义的阴金性人。

纯元皇后真的好吗(这几个皇后都是阴金性人)(2)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也是阴金性人。从小明敏机智,有权术,善于应变。十四岁,被选入宫中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娘。她利用这个机会,与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太宗崩,她寄身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次年被高宗再次召入宫为贵妃。武则天利用王皇后与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对王皇后百般迎合,取得高宗和王皇后之宠信。后来,为了谋得后位,不惜把自己亲生女捏死,而诬陷是王皇后所为,高宗遂废王立武。武则天的统治欲很强,高宗死后,她掌握政权,废除中宗,改国号为周,自立为帝。这一类的金性人,阳奉阴违,心狠手辣,狡猾奸诈。

清末的慈禧太后,同治皇帝之母,在同治,光绪两朝摄政四十余年,推翻康有为建议之新政,杀谭嗣同等六君子,造成戊戌政变,且引赵义和团事变,导致国本动摇,人心瓦解,满清覆亡实本于此。慈禧也是阴金性人,恼在心里,笑在面上。语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阴金性人,专放暗箭,到必要时,翻脸不认人。这像秋风一起,万树落叶,一片肃杀,又如刮骨钢刀。

纯元皇后真的好吗(这几个皇后都是阴金性人)(3)

阴金性人妒忌。朱子治家格言云:“人有喜庆,不可以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以生喜幸心。”阴金性人刚相反,嫉贤妒能,见人有难,则幸灾乐祸,这样云何存明德,因此子孙多不贤良。

阴金性人,好占小便宜。自己不是没有钱,总喜欢占人家的好处,因此要戒盗。另一种阴金性人,盗名窃誉,借用别人的好名益,专做利益自己的事。这一类瞒骗之徒,在现在社会里很多。

金的性质有多种,悲观流泪的薄命红颜,有如薄金,又薄又亮又尖,好恼人。吕后,慈禧之流,锋利如刃,发出寒光,令人毛骨悚然。亦有满脸和气,笑里藏刀。有一种阴金像小刀,心狭性窄,好露光芒,语气刻薄,总给你听两句闲言杂语,令人心不痛快,到必要时,手段极之狠辣,像辣椒面,冲到鼻子里,很久都难忍受。金性人狡辩,若打官司,你闹不过他,他可以强词夺理,咄咄逼人,使你防不胜防,这叫“金克木”,所以阴金是“辣害分辨争”。

纯元皇后真的好吗(这几个皇后都是阴金性人)(4)

阳金性则不然,阳金性代表元情,尽情尽理,深明大义,体会对面的心情。唐朝张公百慰,全家升天,此因他元情补上,故愈让愈乐,邻里对他百般侮辱,他也甘之如饴。张公发誓要“百忍”,忍到第九十九次时,适巧娶媳妇。当日有一位和尚来化缘,要求住一宿,张公请他到客房,这位僧人偏要与新娘同房。你说一般人怎能忍受,可是张公却难忍能忍,让和尚到新娘房子过夜。次早醒来,发现和尚变成金人。张公明白:“这是考验,这个金子我能要吗?遂送到庙上为神像。”于是有张公“百忍成金”的公案。自此他更相信忍辱,结果全家升天。在他家里,猫不吃老鼠,狗不咬人,连禽兽都发挥仁德。因此欲补元情就要忍让,可以反思一下;让时心痛不痛呢?必定要乐乐呵呵地让。这些无始以来的伦常债码,不是一生一世积来的,若悭吝不让,处处占便宜,将来生个败家子,败坏家门。能把钱看清,就能尽义,元情就足了。

欲拨阴取阳,处处要让,真有道义便能过得去。还要从反面上找好处,所谓“逆境造英雄”,反面的助力,有时比正面的助力更强。春秋时代的孝子闵子骞,母亲早逝,继母偏心,冬天时让两个亲生儿子穿棉袄,给闵子骞的衣服却铺着不暖的芦花。某天清早,父亲叫他驭车,闵子骞冻得周身颤抖,其父怒而鞭之,袍破而芦花絮落地,其父再将两个小儿的棉袍割开比较,方知其妻不公平,不禁勃然大怒,立刻要休妻。闵子骞跪地请求父亲,“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终于感动了父亲,把妻子留下来。而闵子骞的继母,也痛改前非,以后对他像亲生儿子一般的爱护。在逆境中能找好处,是真阳金。故后来闵子骞在孔子的弟子中仅次于颜渊,举为贤人。

纯元皇后真的好吗(这几个皇后都是阴金性人)(5)

金不受火炼,不能成器。故人要从逆境中磨练,逆来顺受。佛陀的金身,乃是大仁大义修成的。诸佛的誓愿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佛不跟哪一个众生过不去,这就是大义参天。诸位宜反省,不要做锋利刺人的阴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