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都说要想过得好,一技之长不能少。”偏偏就有人为了升个官、发个财,拼命耗了一辈子都没成,有的人游手好闲却还就一步登天了。

有这种气运的“火箭干部”还真就是从古至今都不少。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1)

对于南北朝时期,知道的都知道,要真用到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乱”,朝廷更迭频繁、社会混乱,反正就是一团乱麻。而这位大名鼎鼎的,靠哭丧哭出个刺史的人物,就是南朝刘宋年间的一位官员。

宋孝武帝在位期间,这位皇帝的政治作为怎么样,我们先不管,但是,就他个人的私生活来说那的确谈的上是荒淫无度了。当然,就这位皇帝的社会地位来说,自然是有这份权利的,而他也没有“浪费”这个好处。用不着考虑什么亲疏远近、道德伦理,只要是看上的,有点儿兴趣的,统统塞进宫里再说。

而这些被塞进宫的众多女子之中,就有他亲叔父刘义宣家的四姐妹。而要说到这四姐妹,那可是个个绝色,生的花容月貌、国色天香。这样的美人儿,进宫自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其中,最受宠的当属四姐妹中的二女儿。艳绝天下的二姑娘在进宫后宠冠后宫、无人能及,公元456年,生下八皇子后被封为殷淑仪。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2)

那么,为什么会是“殷”呢?

毕竟,这个女人是自己的亲堂妹,身为一国之君,就算是虚伪的表象,也还是要维护一点的,于是,就有了“借用”别人家身份的事儿出现了。只能说美人命薄吧,这么一位有宠、有子的宠妃,却在公元462年逝世了。面对殷淑仪的去世,孝武帝可谓是悲痛欲绝了,从此,到他去世的几年间都是整日浑浑噩噩精神恍惚,更是屡次带着群臣前去殷淑仪坟墓前吊唁。

而孝武帝对殷淑仪的怀恋,却成了当时的秦郡太守刘德愿的一个重大机遇。孝武帝对着前来吊唁刘德愿说,“你为贵妃哭丧,要是哭得好我自然有重赏。”在这话的刺激下,刘德愿那还管得了其他,那是哭的“地动山摇”,就跟自己家有新丧似的。而这一哭,也是哭出了水平,哭出了忠心。孝武帝见后立马就给升官了,升为豫州刺史。

这分明就是:哭丧哭出个刺史来啊。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3)

所谓,无独有偶,混乱的南北朝氏如此,繁荣盛世的唐朝亦是如此。

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以后,唐朝的确是一步步走向鼎盛,“斗鸡赌博”这项娱乐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宫贵族都稀罕的不行。在文言小说《东城老夫传》中就曾有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专门设有“鸡坊”,其中健硕的公鸡数以千计,还为其配备了专属役卒进行投喂、训练。

在这些人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一位叫贾昌的年轻人了。这人是唐玄宗亲卫的儿子,从小没什么大的才能,传说,能通鸟语,唯独在斗鸡一事上颇为精通。也就是这点,正好就碰到唐玄宗的“点儿”上了,被传召进宫,成了宫中五百“养鸡人”的首领。

贾昌也没有让唐玄宗失望,只要是经他驯养过的公鸡,那是个个斗志昂扬、骁勇善战。每次斗鸡结束后,他还能让鸡自己列队安静的接受检阅,最后,再有序的回到鸡坊。就这份本事儿,唐玄宗自然不会小气,贾昌也凭此捞了个大官儿当。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4)

这赏赐对于普通人确实是一步登天了,以致,贾昌从此名声大噪。甚至,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他的《神鸡童谣》:

“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说实在的,像贾昌这样技能,放现代那还真是一个“神技”。但是,在古时候“斗鸡走马”那就是纨绔子弟做的,不算啥好事儿。童谣的内容不仅仅直接反应上层统治者对下层人民观念的影响,还有着对官场的讽刺。

就像是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那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童谣唱的就是:“生女勿悲酸,生儿勿欢喜”。而说到这儿,唐玄宗跟唐太宗李世民还真有点一脉相承的意思。在《唐语林》中有记载:唐太宗也曾因为一个叫杜淹的人斗鸡诗写的好,而“嘉叹数四,遽擢用之”。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5)

历史中有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想想,又仿佛情理之中”的事儿。就算是千古一帝的武则天也有一些个小癖好,就比如说:她特爱听奉承话。曾经,因为其侄子派人给她献上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石头,称其“来自洛水”而龙心大悦。

一开心之后,那能想得了那么多,直接就给护送此石头的康同泰升官了。所谓是上有所好,下必迎之,武则天的爱好当然也没逃过那些专门揣摩上位者心思的人。而朱前疑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自认为摸透了武则天心思的朱前疑,直接在上书中写道:“自己做了个梦,在梦中陛下活到了八百岁。”

对于已是老年色衰的武则天来说,这可不就是个吉祥的好兆头,这下马屁拍准了,一本万利得了个“拾遗”的官儿。而尝到甜头的朱前疑胆儿那是越发的大了,一会儿说:自己梦到陛下白发换乌发、新牙替旧牙;一会儿又说:梦见自己从河南返京,路过嵩山听到嵩山在高呼万岁,随之,群山呼应,响彻云霄。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6)

这梦话说的一次比一次离谱,但是,谁让武则天听得高兴,对此深信不疑。朱前疑也是官位越坐越大,到驾部郎中,又被赐予绯算袋。老朱将红色算袋挂在官服上,走起路来一摇三摆。之后,朝廷要打仗,但战马不够,武则天下令让京官贡献马匹支援前线,献马者统统升官。

朱前疑忙不迭地买马、献马,而后美滋滋地坐等升官发财,但等了好久不见动静。他生气了:“皇帝怎么说话不算话呀?”于是,他上表要求武则天兑现诺言。武则天恼了,说:“这个朱前疑真是贪鄙,我不要他的马了。”于是她还了朱前疑的马,收了赐给朱前疑的官。

老朱只好回家种地,种着种着,心里的砍过不去,结果就气死了。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7)

所以说,历史上因为会溜须拍马而加官进爵的还真不在少数,可见很多上位者还真就吃这套。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因拍马屁而一帆顺水的。

清朝嘉庆年间,科举不弟的龙汝言在满洲副统领府上做夫子,在一次皇帝万寿节时,为副统领代写贺表。龙汝言这人本就才华有限,那能写得出什么佳作。于是,就投机取巧,摘取了清前代帝王的诗词,东拼西凑抄了一篇。

却不曾想,这贺表还就偏偏入了嘉庆帝的眼,觉得此作精妙绝伦。随即就赐了他举人身份,这样,龙汝言就有资格参加科举。最难得的是,嘉庆帝身为一国之君,还真对他上了点心,当年,在看到科举结果龙汝言未中后,竟然还叹息了一番。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8)

这样的事情自然被传到了下面,虽然,就简单一句,但是,身为下属的怎会揣测不到圣心。果然,龙汝言就顺利的成了下一届科举状元,封了官。只是好景不长,没多久就被革职了。原因是,本该龙汝言校对的《高宗实录》,却因其与妻子吵架外出,而未校对又被送回去了。

偏偏实录稿中有一重大错误,“纯”字被书吏误写为“绝”,但是,龙汝言却未将其校勘出来。就这样,连嘉庆帝都觉得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只能革职永不叙用。不过,龙汝言晚年过的还是不赖的,原因跟刘德愿的经历还有着异曲同工。

唯一一个勒石记功的皇帝(此人有一神技)(9)

嘉庆帝去世时,前来吊唁的龙汝言哭的是撕心裂肺,哀痛逾于常人,倒是把继位的道光帝给感动了,因此得了个内阁中书的闲职内阁中书。道光十八年的时候,他还曾任会试同考官一次,不久就去世了。可见,就算是一朝皇帝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谁都免不了俗啊!

参考资料:

【《东城老夫传》、《神鸡童谣》、 《唐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