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很多人也许首先想到的,都是比较负面的词,比如“暴政”,比如“二世而亡”等等。

但不得不说,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长久的影响。大秦帝国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所以,要想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先从深入理解秦开始。

而在许许多多以大秦帝国为主题的书和影视中,这本孙皓晖所著《大秦帝国》的历史小说,绝对是代表性的。

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有趣地描绘了秦从弱国到强国、最后一统天下的全过程,让读者跟随作者的笔墨,穿越到那个百家争鸣、多国争霸的年代,见证一个帝国的崛起,了解这个备受争议的强大帝国所不为人知的一面。

删除

大秦帝国苏秦简介(你真的了解秦吗)(1)

(选填) 图片描述


1. 弱国的逆袭之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逆袭爽文,YYDS。

这本以大秦帝国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就颇有逆袭爽文的味道。

开局一幕非常经典:秦国主公战死,年幼新君继位,六国谋划分秦 —— 妥妥的危机开局。

而留给新君秦孝公的,是一个标准的烂摊子:内忧外患,即将亡国。

当时秦国国力小到什么程度?

书里说,“一个魏国已经难以抵抗”。翻译一下,这时候的秦国,别说对抗六国了,就连魏国一个国家都可以灭了秦。

于是其他几个大国都瞄准了秦这块肥肉,私自搞了个聚会,谈笑间就把秦的“后事”给安排妥当了。对于这些大国来说,秦的灭亡已成了理所应当,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不仅如此,秦的内部也争斗不断,世族元老们想的不是挽救危机中的国家,而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利益,所以很多时候都不愿配合新君的政策。

所以,秦孝公拿到的剧本,完全是hard模式 – “内有贵族掣肘,外有强敌窥伺”,大厦将倾,危在旦夕。

删除

大秦帝国苏秦简介(你真的了解秦吗)(2)

(选填) 图片描述

看到这里,让人不由得万分好奇:这是我印象中那个“强秦”吗?怎么会这么弱小?而拿到这个高难度模式剧本的秦孝公,要如何反败为胜呢?

带着这些好奇,再看下去,就会觉得秦国的逆袭之路显得格外振奋人心、令人激动:

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秦国从一个将灭之国,慢慢变强,并开始拥有与六国抗衡的能力;

秦惠文王时期,张仪连横六国,司马错带兵扩张,让秦国进一步强大起来;

秦昭襄王时期,范雎用远交近攻的政策,而白起伐楚破赵,最终让六国俯首;

嬴政最终灭六国,一统中华,建立了大秦帝国。

删除

大秦帝国苏秦简介(你真的了解秦吗)(3)

(选填) 图片描述

每一步都走得万分艰难,踏错一步,也许就是万劫不复。

但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许正因为秦国这边是“忧患”的开局,于是才能慢慢走向了“生门”;

而其他几国,大概因为一直处于比较“安乐”的状态,于是最终走向了灭亡。


2.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明君 贤臣”的组合,造就强盛帝国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之一就是,人才果然才是第一生产力

秦国这个烂摊子,如果没有几代明君和无数个贤臣的奋斗,也许早就垮了。

从一开始的秦孝公和商鞅,一直到最后的嬴政和李斯、蒙恬,基本上都是明君和贤臣的组合。

君主贤明,励精图治,一心为秦国的发展和壮大殚精竭虑。再加上他们大胆启用优秀人才,给予臣子信任,让他们能充分发挥和施展才能;

而臣子也不负君主的信任,为秦国的发展出谋献策,鞠躬尽瘁。

君臣同心,于是才有了商鞅变法,张仪的连横,范雎的远交近攻等一系列把秦国不断往上推的举措。

删除

大秦帝国苏秦简介(你真的了解秦吗)(4)

(选填) 图片描述

反观其他各国,要么国君昏庸无道、耽溺享乐,要么人才流失严重。

比如齐国,因为丞相邹忌不满将军田忌,于是阴谋陷害田忌,最后逼得田忌和孙膑出逃齐国,直接让齐国损失两大名将,军事力量大不如前;

楚国的君主更是没有慧眼的“佼佼者”,宠信奸臣,打压忠臣和能臣,逼得很多贤臣出走,一手好牌最终打得稀烂;

魏国国君虽礼遇名士,可也只是表面功夫 – 魏国国君从来都不重用名士,所以根本也留不住人才。

所以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人才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

没有优秀的人才,国家或企业就没有了不断前行的动力,更遑论变大变强了。

秦国和六国留给我们的教训和经验,皆是如此。

删除

大秦帝国苏秦简介(你真的了解秦吗)(5)

(选填) 图片描述


3. 《大秦帝国》真的扭曲了历史吗?

最后来说说这本书争议较大之处。

关于这本书最大的争议,可能就是里面的内容有一些不符合史实。

比如商鞅到底是战死之后再被车裂,还是直接被车裂而死?亦或者苏秦张仪究竟是不是活跃在同一个年代?是否存在过度美化某些人物?……

不得不承认,书中的一些内容,也许确实和史书上的记载有一点出入,但是,要重点强调的是,这是一部历史小说。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虚构色彩,以及内容和人物上戏剧化的处理方式。

比如里面对商鞅这个角色的处理,确有英雄化这个人物之嫌。亦或者对儒家孟子的批判,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

不过我觉得这些处理,如果放在小说里面,是能够让人接受的。因为小说是可以有作者的主观倾向,以及个人色彩的。

删除

大秦帝国苏秦简介(你真的了解秦吗)(6)

(选填) 图片描述

《大秦帝国》这几本书,基本上每一本都会重点围绕着一到两个主人公去写,第一本写商鞅和秦孝公,第二本写苏秦张仪,第三本写范雎、白起,第四本写吕不韦,第五本写嬴政。

为了把这些人物刻画地更生动,把人物立起来,会增加一些史书上没有的细节,比如心理描写、成长历程等等。

而在描写这些主人公时,作者免不了会带有一点个人倾向,会尽量把这些主人公光辉、积极的那一面都展现出来,甚至加上了浪漫的英雄主义色彩。

这样会让我以为小说里的商鞅张仪嬴政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商鞅张仪嬴政吗?其实不会。

因为我知道这只是本小说,小说里面刻画的商鞅、范雎、秦孝公未必就是他们真正的样子,而只是作者自己的一种理解和喜好罢了。

就好比历史中的刘备曹操未必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模样,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不妨碍我觉得《三国演义》写得真好。

删除

大秦帝国苏秦简介(你真的了解秦吗)(7)

(选填) 图片描述


4. 写在最后

若说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高手云集的年代,春秋战国绝对榜上有名。

那个年代是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儒家、法家、道家、纵横家等等各种思想流派争奇斗艳,名将贤臣更是层出不穷、各领风骚。

读这本《大秦帝国》,最让我开心的,莫过于让我能看到各路高手过招、斗智斗勇,让我重拾了当初读《三国演义》的那种酣畅淋漓之感。

所以,无论你是想看逆袭爽文,还是想看神仙打架、巅峰对决的戏码,这本书都能满足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