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6时许,佛山市南海区灯湖第六小学(下称“灯湖六小”)校门口一批家长正等待接孩子放学虽是落实校内课后服务的首日,课堂秩序有条不紊,接送队伍井然有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广东中小学减负21条来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广东中小学减负21条来了(广东佛山减负提质)

广东中小学减负21条来了

9月1日下午6时许,佛山市南海区灯湖第六小学(下称“灯湖六小”)校门口一批家长正等待接孩子放学。虽是落实校内课后服务的首日,课堂秩序有条不紊,接送队伍井然有序。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双减”工作要求,佛山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陆续实行校内课后服务“5 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确保下午课后服务托管时间不少于2个学时,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8:00。各校首日开展情况如何?南方日报记者实地走访。

●王雅铄 蒋晓敏 盛正挺

李周秦 钟碧云

托管首日 不少家长称“很安心”

下午6时不到,灯湖六小三年级学生的奶奶陈成凤已等候在校门外。由于孙女父母都是双职工,每晚7时多才回家,孙女一直都是由她接送。

“以前孙女接回去还要送到小区托管,直到做完作业。现在有了校内托管,我可以不用这么早过来接,孙女也可以在学校做完作业直接回家,有校内老师辅导肯定比外面要好。”陈成凤说。

陈女士的儿子今年读二年级,参加过灯湖六小的暑期托管,觉得不错,又继续给孩子报名了秋季的校内托管服务。“因为平时要到将近下午6时才下班,现在的时间刚刚好。去年给他报的是学校对面的校外托管机构,但是老师教学素质等很难把控,现在把孩子放在学校,我们很放心。”她说。

开学前夕,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双减”工作要求,佛山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开学前我们就向家长做了调查,为家长解读学校校内托管的操作方案,将托管分为下午4:05—4:55和5:05—6:00两个时段,供家长自主选择。全校1600多名学生中有17%的人选择第一节托管,83%的人选择托管到第二节,仅有小部分学生家长不需要托管。”灯湖六小副校长李雪莹介绍。

灯湖六小的家长林纯燕工作时间较为弹性,她为小孩选择下午4:05—4:55的时段进行校内托管。“孩子回去太早没人照看,校内托管对我们家长不仅省时,也更放心。之后如果有画画、篮球等兴趣班,我也一定积极让孩子参加,老师们确实也很辛苦,很感激他们的付出。”林纯燕说。

从上个学期起,顺德区大良街道世纪小学就已经开始了“430托管服务”,即下午4:30后为学生开设全面覆盖的新型课程。“大良教育局通过资质审核、竞选调查等方式,将所有能够进入学校的、合格正规的机构统一整理到了平台上,并由我们挑选符合学校要求的一些优质机构。目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达100多门,并有2000多人次报名,反映和效果都很不错。”大良街道世纪小学课程中心副主任杨荣林说。

对于校内课后服务,高明也早有探索。2018年,高明就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下午放学后辅导学生做作业,开展体育、艺术、科普等活动。

高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高明区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到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其中,课后服务内容包括早餐、午餐、午休托管和下午课后服务。

课程安排 有序推进基础托管和素质托管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部署,南海分步骤实施校内托管服务方案,其中,第一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以基本托管为主。第二阶段(10月8日之后)丰富服务内容。在第一段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设置特色课程服务,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适当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的专业课程(学科类应试课程除外)服务。

李雪莹介绍,灯湖六小9月份实行基本托管,主要以指导学生,学生自主阅读为主,10月份将通过有资质机构加入选课平台,并结合学校场地设置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科技等特色课程服务。

“按照学校的实施方案,我们一共有三个方案,第一批是选择不托管,放学后可直接离校;第二批是基础托管,需要上一节课;第三批是基础托管加兴趣托管,需要上两节课,直到6时才放学。兴趣托管是根据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安排集体舞、篮球、葫芦丝、经典诵读、课外阅读等兴趣课,不同年级的学生编排不同的兴趣课程。”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校长梁彩霞说。

她表示,由于9月1日是开学第一天,学生没带齐葫芦丝、篮球、口风琴等器材,目前暂时安排他们第二节课看课外书、做小手工、画画等,需要一个过渡期。等器材备齐后,预计第三周可以正常开展兴趣托管。

结合“双减”工作,统筹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佛山各区做到“一区一策”“一校一案”。

禅城区玫瑰小学副校长叶晓莹表示,在开学前该校已经面向家长进行了托管需求的初步摸排,对家长的具体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学校将课后托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下午4时—5时的基础托管,第二阶段的托管时间为5:20—6时。第一阶段的基础托管基本全校1400人都会参与,有大约400位学生有需要进行第二阶段的托管。

“我们把第二阶段的托管再细分为基础托管和素质托管。”叶晓莹介绍说,基础托管可以给学生们选择的是阅读、写作业、棋类、运动或者观看红色电影等,都会安排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而第二阶段的素质托管,则主要围绕学生们的兴趣来进行,比如乒乓球、语言艺术、足球、机器人、街舞、乐高班等。

“整体来讲,落实课后‘5 2’服务,学校处在探索阶段。接下来,不排除发动志愿者或者退休教师等更多力量参与进来。”叶晓莹说。

“拓宽视野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杨荣林表示,学校正致力于丰富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开设体育、科技等课程,在培养孩子们的技能的同时,增强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他认为,减少学科类补习有利于学生减压减负,不过希望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机制改革也要同步跟上,才能真正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

针对学校下午课后服务持续到6时的要求,高明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下午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个学时。其中,每天至少安排一个学时的基本托管服务,辅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另外,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供一些兴趣爱好类社团活动,也可购买第三方机构的素质拓展课程服务,开展体育、科技、美术等活动,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增强学生对学科外知识的了解。

笔者从三水区教育局了解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预计从开学后的第三周开始实施,届时将先行推出基础托管服务,素质拓展服务,计划在10月份开始推行。目前,三水不少学校已向学生家长发放课后托管服务意向征集表,初步摸排家长的需求,后续将进一步明确报名事宜以及素质拓展课程名单等。

“提质”并举 课程改革将推进“1258”强基工程

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家长们对学校发挥主体作用的期待大大增加。为此,“双减”政策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同时也对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校内课后育人水平,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从校内和校外两条线同时发力做好“双减”工作,将减负和提质结合起来。

该负责人介绍,其中课程改革将推进“1258”强基工程:“1”是指创建100所左右的课改样本校,推动课改;“2”是指创建200个左右的学科教育研究基地,推广基础教育的教学成果;“5”是指创建500个左右示范教研组,建设品牌学科;“8”是指评定800个左右的教改先进个人。

禅城区教育局方面透露,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提升课堂效率和作业设计质量。禅城还将发挥教育集团在师资和教育资源统筹等方面的优势,将课后素质课程做成集团特色课程的重要实施阵地。

高明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落实“双减”政策,主旨是让学生把学习重心回归学校,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专业指导者和陪伴者。这意味着从学校管理层到学科教师需进一步强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并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与研讨,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包括作业设计。

为达到上述改革效果,高明教育部门将指导各中小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在学科作业设计与反馈、单元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将其作为学科教研的重点,将作业设计纳入每周备课组的校本教研内容。特别是在优化作业质量和管理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在有限的作业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努力实现减负提质。

此外,各学科将根据学生发展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将会在下午课后托管、个性化课程的设置上发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育部门也会经常性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优秀作业设计比赛,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