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经常骂猪八戒是个“馕糠的夯货”,事实上夯货一词的古意是力大能吃但有点呆头呆脑的意思,是一个近乎中性的词,一般是尊长用来笑骂小弟小辈的。而事实上在取经四人组中,猪八戒是最聪明的一个,就连最后受封,得到的一时一个美差,不用打坐参禅,更不用打打杀杀,每天打着如来的幌子,到处吃吃喝喝,跟某些钦差大臣一样。同样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力大能吃但又有些蠢萌的四大夯货,但是这四大夯货在正史中却一点都不蠢,其中三个更是像猪八戒一样聪明。

为了公平起见,咱们在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四个阵营中,各选出一个蠢萌的夯货,看看正史中他们的形象是如何大智若愚的。

三国演义不可缺失的十大经典人物(三国演义里的四大夯货一点都不蠢)(1)

​首先咱们来说演义中最不堪的夯货——乌巢酒徒淳于琼。

在演义小说中,淳于琼好酒贪杯,在醉梦中丢了乌巢,导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一败涂地,被曹操生擒后“割去其耳鼻手指,缚于马上,放回绍营以辱之”。在电视剧中,淳于琼更是被曹操在脸上刺字起绰号为“乌巢酒徒”,气得袁绍七窍生烟,下令将淳于琼浸在酒缸里淹死,而且还跳着脚大骂:“喝,你喝,我叫你喝个够!”

但是看过正史的读者都知道,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不会对淳于琼这么不客气,因为他们三个是老战友:东汉中平五年(188年)秋八月,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三十四岁的曹操为典军校尉、袁绍为为中军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属于在一个锅里吃过饭的老战友,董卓进洛阳,曹操袁绍出逃,淳于琼选择了追随袁绍而不是曹操。

三国演义不可缺失的十大经典人物(三国演义里的四大夯货一点都不蠢)(2)

​在袁绍阵营内,淳于琼的地位比张郃高览都高,这一点可以从《后汉书列传第六十四》中找到记录:当时沮授和和袁绍闹掰,袁绍就想削弱沮授的兵权,“绍乃分授所统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所以淳于琼带去接应粮草并暂时驻扎在乌巢的,是一万兵马,而攻打曹操大营的张郃高览,只有五千人。

乌巢粮草之所以被烧,是因为袁绍拒绝沮授的建议,不肯派兵掩护淳于琼的侧翼:“沮授说绍可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绝曹操之钞,绍不从。”而许攸这个马屁精也跟着出馊主意:“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许下余守执必空弱。若分遣轻军,星行掩袭,许拔则操成禽(擒)。如其未溃,可令首尾奔命,破之必也。”

等到乌巢这边已经打起来了,张郃和郭图还在袁绍面前喋喋不休地互相攻讦,争论是救乌巢还是抄曹操老巢,等他们争论完了,乌巢也丢了,淳于琼也被曹操部将生擒并割掉了鼻子(为了统计战果,曹操并不知情)。曹操当时想放过老战友淳于琼一马,但是淳于琼并不肯屈服:“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叛徒许攸在旁边使坏:“明天他照镜子,会恨死你!”于是曹操杀了宁死不屈的淳于琼。

三国演义不可缺失的十大经典人物(三国演义里的四大夯货一点都不蠢)(3)

​从上面的正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淳于琼这个在演义小说和电视剧里只会喝酒的“夯货”,在正史中却是一位老资格的硬骨头,起码他的人品要比许攸强上百倍,甚至可能还要超过张郃高览,但是淳于琼聪不聪明,就不好下定论了,因为正史中没写,所以“正史中有三个像猪八戒一样聪明的夯货”,咱们就不算淳于琼了。

在玩三国攻守战略游戏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用“全地形将”周泰,这家伙“皮糙肉厚血多抗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夯货,而且喝起酒来不要命。演义小说里的濡须坞之战结束后,九死一生的周泰还是照喝不误:“周泰具言战斗被伤之状。一处伤令吃一觥酒。是日,周泰大醉。”如果这么喝的话,血再厚也扛不住。

事实上周泰这个人资格很老,也很聪明很会做事做人:“随孙策为左右,服事恭敬,数战有功。策入会稽,署别部司马,授兵。权爱其为人,请以自给。”周泰展示战伤的那场酒,实际是孙权和周泰事先商量好的双簧,是要演给朱然徐盛二位大将来看的:“曹公出濡须,泰复赴击,曹公退,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时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并不伏也。”所以孙权专程赶到濡须坞视察,大家喝酒比战功,折服了朱然徐盛。

三国演义不可缺失的十大经典人物(三国演义里的四大夯货一点都不蠢)(4)

​从濡须坞酒会一事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周泰很聪明,懂得什么叫“借势”,就像猪八戒总是借唐僧的紧箍咒收拾孙悟空一样,周泰用孙权的青罗伞盖慑服了朱然徐盛。周泰后来汉中太守、奋威将军、陵阳侯,成了“江表十二虎臣”第五名。

与周泰一样甚至更胜一筹的夯货,在曹操阵营也有,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虎痴许褚”。关于许褚之夯,似乎不用多说,因为“虎痴”这外号就足以说明一切了。虎痴许褚也很贪吃贪杯,所以才会在大醉之下打不过张飞,被一矛刺中肩膀,差点丢了性命。

正史中的许褚可是一个精明人,虽然他“长八尺余,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曾经“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但是却“谨慎奉法,质重少言。”作为曹操的保镖头子(武卫中郎将),许褚连曹仁的面子都不给——这也正是许褚的精明之处:“(曹仁)虽亲重,外藩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

三国演义不可缺失的十大经典人物(三国演义里的四大夯货一点都不蠢)(5)

​貌似蠢萌实则精明的许褚,即使在狐疑的曹操和曹丕那里,也是受到了百分之百的信任:“太祖闻,愈爱待之。”“文帝践阼,进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甚亲近焉。”读者诸君试想一下,如果许褚不是像猪八戒一样聪明,又怎么能够得到曹家父子如此重用?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张飞张翼(益)德。此公怒鞭督邮害的刘备丢了官,醉打曹豹又丢了徐州,“大师兄刘备”嘴上不好意思,但心里不知道骂了张飞多少遍“夯货”了。

张飞貌似粗犷豪放,实则智计百出,甚至可以说他是蜀汉阵营最会用计的武将。张飞绣花,粗中有细,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咱们就不啰嗦了。而在正史中,张飞可是一点都不蠢萌,而且还有点“神探狄仁杰”的意思,这一点我们从刘备对他的评价和任命他的官职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刘备称帝,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而且还写了一个长长的策文,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以君忠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高墉进爵,兼司于京。其诞将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称朕意焉。”刘备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张飞的水平是远近皆知的,就很召公虎一样,所以我才把京畿安全交给你来负责。

三国演义不可缺失的十大经典人物(三国演义里的四大夯货一点都不蠢)(6)

​刘备的成都算不算蜀汉都城咱们且不说,就是这个“侔踪召虎”四字评语,就连诸葛亮也得不到。《诗经》里有一句“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说的就是这个召公虎,历史上有两个召公虎,都与周公齐名,可是要比诸葛亮自比的管仲乐毅有分量得多。

张飞兼任的司隶校尉,虽然名为校尉,但权力比后世的锦衣卫还大,属于掌握着特种部队并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总监察官”。张飞刘备死后,诸葛亮谁都不信任,司隶校尉一职,干脆由他自己兼任了。

别的不说,单凭刘备对张飞的评价和张飞“司隶校尉”官职,我们就知道张飞蠢萌的外表之下,是一颗机智甚至有点“狡诈”的七窍玲珑心。猪八戒受封净坛使者,“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张飞就任司隶校尉,不但有“受用”,还掌握着众将的纠察乃至生杀大权,要是张飞不比猪八戒还聪明,刘备又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