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前两天问:“妈妈,你知道扇贝有多少只眼睛?”扇贝还有眼睛?扇贝倒是没少吃,但它有眼睛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1)

儿子告诉我,一只扇贝有大约50~100只眼睛,每只眼睛只有1毫米,它们均匀长在贝壳里的外套膜上,每只都和人眼一样拥有完整的结构,并且能分辨出物体的形状。

what~?扇贝这玩意还真得有眼睛啊?以前一直好奇扇贝在水里是怎么辨别方位的,难道也和蝙蝠一样是发出超声波?这次彻底被儿子解惑了!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2)

随手翻了翻儿子最近在读的小百科《眼睛大研究》,才发现,这本由日本眼科学会理事长,根木昭著的书籍,竟然通过眼睛这个小小的器官,就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大自然到底有多神奇呢?

你知道怎么简单直观的分辨“食肉性动物”和“食草性动物”吗?答案是,看眼睛!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3)

仔细想想狮子和兔子的眼睛有什么不同?回忆一下狮子的眼睛是不是长在脸的前面,而兔子的眼睛则长在脸的两侧?这正是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巨大区别。而狮子和兔子眼睛位置不一样,主要源自他们生存的需要。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4)

狮子需要捕猎,这就需要两只眼睛紧紧的盯住前方的猎物。大多数肉食动物都需要捕猎,只有眼睛长在脸前方,追捕猎物时才可以准确的判断自己和前方猎物的距离,有助于捕获猎物。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5)

而兔子作为草食性动物则刚好相反,它随时都有被捕杀的可能。如果眼睛长在脸前方,就只能看到前面,而环顾不到四周,这样就很容易被身后的捕猎者捕获。所以,兔子这类草食性动物的眼睛都在两侧,这样才能保证看到的范围更广,一旦察觉到有食肉动物靠近,就能立马逃跑。

总的来说,动物的眼睛是为了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性才进化而来的。食肉动物为了捕食,而食草动物则是为了逃避追捕。比较好玩的是,鸟类中也是遵循这个规律的,比如:肉食性的老鹰眼睛就在脸前,而草食性的鸽子眼睛则在两侧。

当然,除了位置不同,不同种类的动物视力也存在差异

▼比如,昆虫的眼睛是复眼结构

什么是复眼?复眼其实就是很多很多个小眼睛,多达几十甚至几万个。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小眼都有完整的眼部结构,并且紧密排列在一起。复眼有个优势,就是能看清很瞬间的动作,并且视角范围很广。举个例子,苍蝇飞行时翅膀震动频率约为每分钟200次左右,我们人类是完全看不到的,但翅膀振动的每一个动作都逃不过苍蝇自己的复眼。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能看到的动作,甚至我们人类做的动作,在昆虫的眼里就是慢动作!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夏天打苍蝇那么难了吧?

除了眼睛结构和人类不同外,昆虫还能看见人类看不见的颜色。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6)

举个例子,你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颜色?无非是黄色,是吧?但在蜜蜂眼里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蜜蜂看到的蒲公英是一朵有深有浅的渐变花,它们能一眼看到有花蜜的地方颜色更深,而往外越来越浅。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昆虫可以看到一种我们人类无法看到的光线,也就是紫外线。当蒲公英的花接收到紫外线后,就会产生一些人眼无法识别的颜色和花纹。这样的好处,使蜜蜂在远处一眼就能确定哪些花有花蜜,而哪些没有。

▼再比如,鸟类的眼睛能够看很远

鸟类由于在空中飞行,但又在地面上寻找食物,这就要求眼睛要看很远距离。鸟类中有一种美洲隼,它能在移动时看到18米外仅有2毫米大的虫子。所以,不要怀疑那些盘旋在高空的老鹰,怎样看见跑在田间地头的小老鼠,这对他们而言简直不要太easy了!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7)

鸟类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群体——候鸟。他们每年需要飞越遥远的距离,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比如燕子,每年冬去春回,但你是否想过,那么遥远的距离有时甚至会飞越大海,它们是怎样找到目的地的呢?原来太阳光中有一种光叫做偏光,它会朝着固定的方向振动。而燕子就会利用偏光确定飞行途中的具体方位,有点类似我们常用的偏光镜。

▼再比如,鱼的眼睛视角范围很大

我们都听过鱼眼镜头,普通镜头的拍摄范围在50~100度,而鱼眼镜头的范围则能达到180度,这个镜头的灵感就来自于鱼类的眼睛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8)

我们都知道,鱼不像人类能够随意转动头部,而且鱼类的天敌大多来自水面以上,比如,高空盘旋的丹顶鹤、喜欢捕鱼的企鹅等等。这就需要鱼比陆地上的动物留意更多的方向,不仅需要看到左右,还需要看到上下,所以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鱼类,它们任何一侧的眼睛都能看到180度的范围。

当然,不同的鱼眼睛能力也不相同,有的鱼能看很远,如:金枪鱼、剑鱼;而有的鱼则视力不佳,如:石斑鱼。

▼还有跟人类最亲近的狗,眼睛功能与人类也不相同

狗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可以说狗是我们最亲密的动物朋友。但你知道吗?我们能看到的任何一件物体,在狗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9)


具体来说,狗对人而言就是“色盲”,因为狗的眼睛里缺少一种很重要的细胞:视锥细胞。这种细胞能帮助人类分辨各种不同的颜色,而由于狗眼睛中这种细胞的缺失导致了,狗看到的世界远没有我们看到的色彩斑斓。最新的研究表明,狗狗看到的暖色系是黄色,冷色系是蓝色,其他颜色则对它们来说很难看到。

除了视力差距外,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动物的眼睛形状也不尽相同

比如,狗和人一样,黑眼球是圆的;但猫的眼睛黑眼球是竖起来的(狮子等其他猫科动物也一样);而山羊的黑眼球则是横着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动物不同形状的瞳孔,带给了动物不同的生存技能。

什么样的人适合吃扇贝?吃了那么多年扇贝(10)

动物学家发现,作为被捕食者的食草动物(比如斑马、山羊、牛)大都长着横瞳,而大多数昼行的主动捕食(比如猎豹)则有着圆形瞳孔,而夜行和昼夜活动的伏击捕食者(比如斑猫),则通常有着竖瞳。

竖瞳的优势在于,辅助立体视觉,能帮助动物估计目标在纵向上的距离,以及目标在横向上与自己的距离。正是这种优势,让拥有这种瞳孔的动物,能在不惊动猎物的情况下,更准确地估计猎物到自己的距离。因此在伏击捕食者中竖瞳更为常见。

横瞳拥有清晰的横向全景视觉,不仅能监测不同方向的捕食者,还能让这类动物眼睛长在两侧的情况下,同样也能看清前方地面的情况,遇到危险便于逃命。

小小的眼睛竟然蕴含了如此丰富的信息,是不是很神奇?在这种自然力量面前,才惊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类的渺小。

个人还是很推荐家长了解这些冷知识的,毕竟当熊孩子再问你,为什么猫的黑眼球是竖的,而羊的眼睛是横的时,我们就能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孩子爱上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