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以色列。

广场之上,灯火通明,十万人在此聚集,等待着一场盛会的开幕。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以色列总统拉宾上台,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和平演说。可下一秒,枪声响起,拉宾遇刺倒地,举世震惊。

三年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被爆出“拉链门”,他出轨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丑闻引起了极大轰动。一时间,克林顿信誉暴跌,甚至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遭到弹劾的总统。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1)

然而,多年后,克林顿却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正是拉宾的死,才导致了莱温斯基的出现。

克林顿为何这样说?三人之间有什么关联?轰动世界的“拉链门”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

这一切,还得先回到1998年。

一、惊天丑闻:“拉链门”后的克林顿

“拉链门”是一桩发生于上世纪末的美国政坛丑闻,时任总统的克林顿被指控与白宫前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败坏道德,背叛家庭。此丑闻一出,便引发了全美热议。

铁证之下,克林顿无从辩驳。1998年8月17日晚,在灯火通明的白宫中,克林顿满脸沉重,向全国人民发表电视讲话,公开道歉。

他承认自己与莱温斯基有着不正当的错误关系,也表示这对他而言,是一个重大的判断失误与失败。对此,他将负起全部的责任。

然而,道歉不过是开始,随后克林顿将要面临着各方势力狂风骤雨般的轰炸。

两个月后,美国众议院批准对克林顿的弹劾决定,他与莱温斯基等人均受到了多次传唤。许多美国民众直白地表明了对克林顿的极大不满。

他们认为,身为总统,克林顿所玷污的不仅仅是莱温斯基的裙子,更是总统这一职位的神圣与尊严。

尽管弹劾最终未能通过,但克林顿还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查与拉锯,可谓是元气大伤。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2)

最明显的,便是他与妻子希拉里之间的关系。

过去,克林顿与希拉里修成正果的校园恋情曾一度被传为佳话,同时也被众多国民视为表率。弹劾开始后,希拉里一改过去力挺丈夫的姿态,只在女儿切尔西的陪伴下,与克林顿一起出席过几场活动,随后便不再跟随着丈夫露面。

直到后来希拉里在纽约竞选国会参议员成功,两人才再度出现于同一场所,共同庆祝。

不仅如此,克林顿在国民心中的形象与口碑,也是一落千丈。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3)

曾经,在大多数美国人眼里,克林顿是个十足的励志典型。他出身平民,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进入耶鲁大学,还曾经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从无到有,从一到万,克林顿是一个大器早成的政治领袖,也曾经是“美国梦”最好的代言人。

而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丑闻似乎揭露了他的某种“本性”,让他一下从可靠的总统堕落成了背叛家庭,玩弄法律的花花公子。

纵然克林顿忏悔了再多次,也无法重新在民众心中树立起过去的形象。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4)

更要命的是,克林顿的这桩丑闻,几乎传遍全球,使得美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了影响。

时至今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拉链门”仍然是各国人民所津津乐道的一桩八卦,更不必说此事在当时的影响力。

莱温斯基一夜成名,市面上出现了以她命名的雪茄与拎包,就连伊拉克的汽车销售商也为了噱头,将一款丰田陆地巡洋舰越野车改名为莱温斯基。

莱温斯基本人自然也没有放过克林顿,备受折磨的她不仅成功减肥,还出任了福克斯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还口述了一本传记,披露这场不伦恋情的种种细节。

莱温斯基在书中将自己比为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她认为,她们同样被一个自称深爱自己的男子所愚弄,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莱温斯基还表达了自己对希拉里的敬仰之情,声称正因如此,每次在白宫偷情时她都提心吊胆,因为不忍心伤害到希拉里。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5)

如此种种讨论,无异于一次又一次将克林顿与家人推至风口浪尖,反复接受人们的批评与怒骂。

毫不夸张地说,“拉链门”改变了克林顿的人生,在接下来的任期内,他在国际舞台上再也没有了过去的闪亮与精明,就连与各国政要交往时,都有些束手束脚。

多年后,当克林顿撰写自传,回忆到此事时,也是感慨万千。但是,他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观点。

克林顿说,正是1995年以色列总统拉宾遇刺身亡,才导致了莱温斯基的出现。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得从拉宾是谁说起。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6)

二、袒露心声:拉宾之死与莱温斯基

拉宾拥有一段传奇的人生。他曾经是一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担任过以色列的国防部长,在他的任期内,以色列版图急剧扩张,迅速成为了中东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随着战争的不断发生,拉宾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地,他成为了一名和平主义者,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划清了界限。

1992年,72岁高龄的拉宾再度参与竞选,凭借着超高的人气与呼声,他第二次当选为以色列的总理。

上台之后,拉宾雷厉风行,与周边的巴勒斯坦及约旦签订了一系列保障条约,宁愿用土地来换取和平,这对于整个中东世界而言无异于开天辟地的壮举。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7)

拉宾深知,战争无法带来和平,只会带来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永恒仇恨。因此,他致力于化解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希望能够为中东长久地和平出一份力,让这片土地上的持续多年的战火停止。

正是由于拉宾的种种举动,中东才迎来了和平的曙光。而拉宾本人,也曾被多次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拉宾的此种举动却令以色列国内的许多极端右翼不满。他们痛斥拉宾为犹太人的叛徒,认为他是“卖国贼”。因此,这群人多次策划,预备谋杀拉宾。

1995年11月4日,拉宾来到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他将要在这里进行一次和平演说。

虽是晚上,可这里却灯火通明,兴奋的人们将广场堵得水泄不通。在众人的期待与欢呼里,拉宾迈着坚定的步伐上台,演讲结束后,更是掌声雷动,支持者众多。广场上的群众们甚至自发弹唱起《和平之歌》,表达自己对和平深深的向往。

但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意外就在此刻发生了。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8)

突然,一声枪响惊醒了沉浸在欢乐氛围里的众人,只见拉宾应声倒在地上。仅仅一个小时后,拉宾就被宣布抢救无效死亡,终年75岁。

拉宾之死在以色列国内外都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各国政府与领导人纷纷发出唁电,怀念拉宾所作出的种种贡献,克林顿也是其中一位。

至于拉宾的死,为何会导致莱温斯基的出现,克林顿曾在自传中给出了明确的解答。

他说,他遭遇到了人生中的重大挫折,这让他开始对舆论产生憎恨情绪,甚至想要报复性地与舆论作对。恰好此时,与莱温斯基偷情,便是最好的办法。

而他人生中所遭遇的那项重大挫折,便是拉宾的遇刺身亡。

——克林顿说,他将拉宾尊为父亲。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9)

原来,克林顿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他的生父在他出生前就因车祸丧生,而他的继父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

因此,成年后的克林顿始终在为自己寻找一个心目中的“父亲”,所有的努力在他见到拉宾的那一刻终于成真。

拉宾对克林顿有着超乎寻常的影响。在克林顿眼中,拉宾被暗杀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中东的出色表现,而拉宾之所以会有某些观点,恰恰是因为受到了克林顿的嘱托。

因此,悲痛之余,克林顿始终对拉宾怀有一份深深的愧疚,他认为,或许是自己害死了拉宾。

在拉宾的葬礼上,身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表现得极为失态,他甚至伤心到顾不得颜面,差点晕倒在地。

就连克林顿自己也完全承认,他对拉宾的感情早就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更重要的是,他掺杂了过多的私人情感。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10)

克林顿心中的拉宾是“男人中的男人”,因此他不仅是克林顿心灵上的父亲,更是令他无比崇拜的战士。

克林顿甚至说,拉宾用非凡的道德与勇气,教会了他怎样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政治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拉宾成为了他心中最完美的父亲。

克林顿的付出也从来不是单向的,就连拉宾身边的官员也曾回忆,拉宾欣赏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他是一个情绪内向的人,可当他与克林顿在一起谈论政治时,往往会感到放松。

在拉宾的身上,克林顿看见了一个最向往的形象。

他认为拉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英雄,也是强硬的军事领袖。拉宾的直来直去、不拘礼节与真诚坦白都得到了克林顿的极大认可。

他们二人在谈论相关事务的时候,总是由拉宾占据主导,而克林顿对此没有半分不满,他往往拿着纸笔,在拉宾身边静静倾听,两人还会适时停下,交换意见。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11)

对克林顿来说,拉宾是一个完全可以信任与依赖的人。

如此便不难理解,拉宾的猝然离世,对克林顿造成了多么巨大的打击。

倘若用克林顿自己的话来说,那便是,拉宾是他生活中的最后一位长者,而拉宾的离开,让原本正脆弱不堪的克林顿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空洞。正在这时,年轻美丽的莱温斯基出现了,她炽热的感情恰好填补了克林顿心中的空白。

但克林顿万万没有想到,他这种亡羊补牢般的方法,为自己日后惹来了更多的麻烦。

拉宾或许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酿成这桩丑闻还有着方方面面的诸多原因。而隐藏在莱温斯基背后的秘密,也由克林顿自己娓娓道来。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12)

三、另有隐情:克林顿的另一面

在克里顿看来,莱温斯基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而与莱温斯基的暧昧,恰恰让他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因而不断迷失,直至铸成大错。

身为美国总统,克林顿说出这样的话听起来极其没有说服力。但当我们了解到他成长的经历后,或许也会诞生新的判断。

在成为美国总统之前,克林顿有着极为悲惨的童年。

他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继父是远近闻名的酒鬼,曾多次对他与弟弟实施家庭暴力。这种童年的巨大阴影始终留存在克林顿的性格中,就连他本人都毫不避讳的承认,他常常会因为某些心理障碍,而做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13)

众所周知,克里顿与希拉里结识于校园之中,一路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从学生到总统,可谓是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那么,如此情比金坚的夫妻,克林顿又为何会出轨呢?

实际上,克林顿与希拉里的婚姻生活要比人们想象中的复杂许多。

克林顿曾评价自己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所呈现在公众面前的良好作风实际上都只是一种表象。

他的出轨行为也并非头一次,早在与希拉里交往时,他就曾脚踏几条船。

有意思的是,这些细节全部都是由克林顿本人披露的,他似乎一边对自己这样的行为接受良好,一边也有着深深的不屑与唾弃。

他说自己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而遇见莱温斯基之后,不过是再一次发挥了这种特质。克林顿甚至断言:“旧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总统也不能例外。”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14)

另外,除了拉宾在1995年遭遇刺杀外,在1994年至1996年间,克里顿还失去了人生中另外两个无比重要的人。

1994年,克林顿的母亲去世,在那之后,媒体对此大加渲染与炒作,令克林顿身心疲惫,大受打击。

第二年,拉宾因意外去世,无异于雪上加霜。可噩运似乎缠绕住了他,1996年,克林顿的挚友布朗又因一场飞机事故而不幸丧生。

接二连三的打击令克林顿一蹶不振,精神在崩溃的边缘徘徊,急需寻找到一个切实可靠的慰藉。

除此之外,克林顿政治生涯上的压力也是促成他出轨的重要原因。

当年,克林顿在民主党的围攻之下,被迫解除了一批共和党人的职位。为了确保自己在政治上的优势,展现自己国人的政治才能,克林顿一意孤行,枉顾国会的反对,组建了一个年轻的内阁。

尽管这一决定在当时获得了美国人民的支持,但事后克林顿意识到,危机也就此潜伏了下来,他开始为日后能否坐稳总统宝座而焦虑不安。

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害)(15)

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下,克林顿踏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而对于莱温斯基,克林顿自己也有过精确的评价,他说,莱温斯基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牺牲品,也是那三个死去的人的替代品。他心中真正在乎的,或许始终是自己。

但时过境迁,我们也应当用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这桩轰动世界的丑闻。

一方面,莱温斯基的出现或许正如克林顿所言,既是偶然中的必然,又在必然内蕴含着偶然。但另一方面,这毕竟是当事人的一家之言,或许背后的原因还要比我们所想象的复杂更多。事实究竟如何,也许只能留待由后人评说。

参考资料:

1、《我的生活:克林顿回忆录》

2、谷山石,于春苓主编. 中外名人忏悔录[M].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1.01.

3、王春永主编;宋晓东,王卫宾编著. 你可能不知道的美国 插图本[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01.

4、中国新闻社编. 中国新闻社六十年佳作 1952-2012 2 通讯篇[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08.

5、北文编著. 美国,男人的天堂[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10.

6、淡霞主编. 世界未解之谜 图文珍藏版[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6.12.

7、(以)丹尼·亚托姆著;蔡永良;颜丽娟译. 权力的迷宫 摩萨德前局长回忆录[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