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你这是干啥来?”
“噫!你可是要了俺的亲命了!”
“噫!你咋吃恁多来?”
这个“噫”,乃是河南方言的旗帜。
以前觉得这不过是个特有的语气词而已,让河南人说得拐了三个弯,显得有点夸张。今天忽然发现,这个词来头很大,很有些古典的美感。要说出它的典故,估计大家都会收起笑容,肃然而礼敬了。
大家都知道“举案齐眉”的故事,主人公是大才子梁鸿和他的贤妻孟光,但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当年梁鸿携爱妻过洛阳的时候曾经大大地说了五个“噫”,谁知这五个“噫”竟然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呵!小两口就因为这,不得不改名换姓,逃匿江湖了。
您要不嫌笔者饶舌,就先介绍一下故事背景,丑女孟光是如何追到风流高士梁鸿的。
话说这俩人都是今天的陕西省扶风人。梁鸿字伯鸾,本来出身不错,可惜碰到王莽乱世,曾经是城门校尉被封爵为脩远伯的父亲竟然落了个“卷席而葬”。悲催的是,梁鸿太学毕业之后无以为生,只能发家致富,从搞畜牧业起步——在上林宛一带养猪以混口饭吃。
哪里能想到更悲惨的事接踵而至,因为不小心引发了火灾,火势太大竟然把邻居家的房子给烧着了。幸好猪还在,梁鸿只好用全部的猪来做赔偿。但人家认为那么大的损失,你的猪哪里够?梁鸿老实地说,再没有别的了,只能是我给你们家扛活补偿吧。
那家人同意了。于是梁鸿就变成了长工,勤勤恳恳地干活,从不懈怠。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村里的老人看到梁鸿的所作所为,认为这是一位忠厚贤者,不能这样让人欺负,就一齐出面指责那家人。那家的主人也还有羞耻之心,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了,梁鸿这小伙子值得尊敬,想想干脆把猪都还给他吧。
噫!猪既然赔出去了,怎么还能要回来?梁鸿不接受,您要高抬贵手,我就回老家去了。
一个小段子,说明梁鸿怀瑾握瑜,襟怀坦荡。
回到老家扶风之后,乡里人看他长得一表人才,又志行高洁,前途不可限量。一些大户人家也托人纷纷上门,愿意把自己家的宝贝千金嫁给他,但梁鸿都很客气地回绝了。
县里有个姓孟的人家,养了个又黑又胖的姑娘,还是块练武的好材料,能“力举石臼”。姑娘丑是丑点,也有上门求亲的,但姑娘都坚决不同意。这一耽搁就拖成了三十岁的老姑娘,父母当然急得能蹿上房,再三追问,噫!你到底要嫁个什么人?
想不到姑娘的回答让父母眼前一阵黑:“嫁还是要嫁的,但得是梁伯鸾那样的贤人才行!”
更想不到的是这事被传成了一个笑话,而且还传到了梁鸿的耳朵里。
接下来,让孟家目瞪口呆的好事来了,梁鸿派人来下聘,诚心诚意地要娶他们家的姑娘!
那还不赶紧张罗?很快新娘子就被打扮得焕然一新送进了洞房。但想不到,一连七天,梁鸿都不肯答理她。
这下新娘子懵了,于是跪下请示:“听说夫君特立独行,不同流俗,回绝了多门亲事。妾也谢绝了不少求亲的人,很荣幸与夫君您结为夫妻,只是不知道妾做错了什么,祈请明示。”
梁鸿说:“我本来是想找一个勤劳朴素的人,能够一起到深山去隐居过日子。现在看你穿的绫罗绸缎,还涂脂抹粉的,唉!不是我梁鸿想找的人啊!”
新娘子一听他这么说,长出了一口气:“哈!妾不过是想借此探探夫君的心思,隐居也是妾的宿愿,你想要的那些东西早就准备好了。”
说完起身,换了木髻,穿上布衣麻鞋,领梁鸿看了自己的嫁妆——纺车和一些农具,还纺了线给夫君过目。
梁鸿大喜:“噫!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嘛,志同道合!”
随即他给新娘子郑重地起了名字:大名为孟光,字德曜。
婚后过了一阵子,孟光问:“夫君不是总说要隐居避祸吗?怎么不言语了?难道还想低下高贵的头到官场上去混混吗?”
梁鸿马上同意,于是夫妻二人躲到了霸陵山里,男耕女织,农闲的时候就吟咏诗章,弹琴啸歌。
山里住久了,二人也出去旅游。
这一次,他们就出了函谷关来到了京师洛阳。
正是在这儿,梁鸿有感而发,作了一首《五噫之歌》,歌词是这样的:
“陟彼北芒兮,噫!
顾览帝京兮,噫!
宫室崔嵬兮,噫!
人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他要抒发自己的感慨:你们这些上层统治阶级哦!人民的腰都快累断了,你们还要不断营造巍峨的宫殿,词里连用五个长长的“噫”。 这个“噫”字,原来的解释是“饱出息也”,就是人吃饱喝足之后发出的很享受的大喘气。而用在梁鸿的词里却是有讽刺,有怜惜,“为有所痛伤之声”。
因为词写得好,深入人心,老百姓很快就传唱,《五噫之歌》跟河南小岳岳的《五环之歌》一样流行起来,甚至都传到了汉章帝的深宫里。
章帝听了很不痛快,自己继位以来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开创了经济大繁荣的局面,好歹也整出个“明章之治”,怎么就被你梁鸿唱得那样不堪呢?
于是派人捉拿。梁鸿孟光一看情况不妙,也不敢回老家,反向而走,去了山东。
梁鸿改了自己的名字,选了一个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和妻子孟光的名字还是很搭调的。
住了一段时间,风声一过,梁鸿又带着妻子去旅游了。这一次要去吴越之间,临行前还写了一首《适吴诗》,表明了自己的去向:“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
夫妻俩说走就走,到了今天的无锡一带,找了一个大户人家打点短工,维持生计。
他们被主人家安排住在廊下,二人也不以为意,梁鸿每天的工作是舂米。
每天放工回来,妻子已经做好了饭,放在托盘里端上来,为了表达对夫君梁鸿的恭敬,孟光“举案齐眉”。
主人无意中看到了这对夫妻的恩爱举动,感到非常诧异,心想:“一个佣人能让妻子这么对他,此人必非凡夫。”
于是正式给二人安置了房舍,让他们住得踏踏实实。
两口子见主人实诚,就安心住了下来。梁鸿后来潜心创作,写了不少好文章。
梁鸿活了多大年纪,史书没有记载。后来病重,对主人说:“当年延陵季子死了,就葬在嬴博之间,也没有回归乡里。我死了之后,一定不要让妻子孟光再扶灵回去。”
山高水长,故土万里,他到死都在为妻子考虑。
死后,主人很敬重他,给他买了一块墓地就在要离冢的旁边,乡亲们表示赞赏:“要离是一位志士,临大利而不易其义;而伯鸾清高,终身守志不移,二人之墓相邻,相得益彰。”
梁鸿的墓今天仍在,还是无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实这里埋着的不是二位志士,还有一位大家也都耳熟能详,那就是用鱼肠剑刺死吴王的专诸。“鸿山三墓”,即要离、专诸、梁鸿三人之墓成“品”字形排列。后世诗人墨客常来这里凭吊古人,抒发壮烈情怀。
左专诸,右要离,中梁鸿
再说孟光,埋葬了夫君,她黯然返回扶风,后不知所终。
参考书籍:《后汉书》《资治通鉴》《吕氏春秋》《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