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

在保定乡间,常听人说到“抬起来”。这是一句很有年代感、能够勾起人们诸多回忆的老话。

“抬”字在保定方言里有两种用法。一个是“保存、收藏、珍藏”的意思。如果一件物品舍不得用,或者觉得比较珍贵,便会“抬”起来,保存完整并收藏,留待来日再用。“小红姥姥一直给她抬着一个家传老银镯。”这些家传的老物件确实珍贵,需要珍藏。而一些平常的日用品,因为特定条件所限制,依然是珍贵的,也“抬”着。比如,过去,地里粮食产量低,小麦就是稀罕物,一般的家庭都吃不上白面,到麦收时节收获些小麦,也要“抬着”,留到过大年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包顿饺子,蒸锅馒头。即使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极大丰富,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依然延续了过去艰苦朴素的传统,爱“抬”着东西。晚辈们出于孝敬给买了新衣服,舍不得穿,都抬着。这让年轻人感到很不理解,也很无奈!

保定八扯(老保定说抬)(1)

收藏的老银镯子

白面、新衣裳也好,老银镯子也罢,都是有形的东西,“抬着”这些有形的,是舍不得用,节省着用。这也体现了保定人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作风。平时过日子,总要精打细算,统筹安排。

“抬”的另一个使用语境就是对于无形的、非物质的珍存。

“奶奶说,关于家里的有些事她先抬着不说,等我娶了媳妇儿有了小孩才会都说给我听。”这里奶奶“抬”着的东西也许是生活的经验,也许是家中的秘密,或者是一些趣事儿,总之都是无形的。

抬,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作动词,指高高举起、升起。平时,如果想把物体举起来,或者升高,就会用到“抬”字。而形容一个人不通情理,不知道他人对自己的好,也用一个词叫“不识抬举”。那么这就可以理解,保定方言里是用了“抬”字的举、升到高处的意思,为了更好地保存、珍藏某物,把它放到高处,人们不能轻易够到的地方,这或许就是“抬”的含义吧。而无形的东西“抬着”,就是放在记忆的深处,不去触碰它。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定老话“抬”用得巧妙而有趣,意味深长。

“抬”在方言里还有另外一个用法,就是争辩的意思,如“抬杠”。这个词是由河北省广泛流行的一个民间花会活动“抬皇杠”演变而来的。“抬皇杠”作为民间迎神赛会的一种仪仗形式从隋唐时期就有了。相传隋炀帝荒淫无度,生活奢糜,搜刮民脂民膏,经常役使黎民百姓抬着杠箱将奇珍异宝送往都城长安。往长安送宝的队伍走到瓦岗寨时,遇到了程咬金的劫持。截得财宝的人们欣喜若狂,迈着跳跃的步履抬着木箱,同时也为躲避官府追杀,慌不择路,于是左颠右晃,引出了一系列舞蹈动作,并逐渐演变成民间花会活动。后来人们从“抬皇杠”引出了“抬杠”一词,指个人之间言语、观点上的争辩、争论、互不相让。

方言俚语

有些人会觉得说起来别嘴

但它本身就是人类的语言文化现象

每个地方的方言

都展现了当地的特色和文化

听着有趣儿

细琢磨有味儿

便也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