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饺、月牙饺、大肚饺、葵花饺、柳叶饺……一个碗里装着6种不同包法的饺子,连接着家乡的记忆和当下生活。2月4日中午,紫东新苑居委会组织了辖区内的10余位留松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包饺子、迎新春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包出有着老家味道的饺子,让“年味”与温情传递。

“在东北,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和面、擀面皮、包饺子。”家乡在吉林的史大勤说,他来到松江已有三年,但过年吃饺子是无法改变的传统。“史大哥很纳闷我们这边包饺子为什么要在面皮上蘸水?”紫东新苑居委会工作人员吴文君笑着说,不是现擀的面皮不容易合起来,蘸点水可以防止饺子在煮的时候“漏馅”。

“过年吃饺子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包饺子的过程虽然简单,却能让大家增进感情,感受制作美食的快乐。”紫东新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凤辉辉说,同一个春节,大江南北却有着不同的过法,就连包饺子都有着五花八门的包法,文化与习俗就此发生融合和碰撞。

大厨包的四种饺子(没见过一碗六种饺子)(1)

大厨包的四种饺子(没见过一碗六种饺子)(2)

紫东新苑社区民警王亮亮熟练地捏薄两张饺子皮叠起来的边儿,再捏成穗状的花边,一个漂亮的葵花饺就包好了。“我喜欢叫它‘太阳饺’,这个很适合小朋友包,小朋友手劲小,这样包饺子不容易让馅漏出来。”王亮亮说,2014年自己便来到松江,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我的老家在湖南,但是爸爸妈妈已经来松江十年了,我出生松江,在这里长大。”和奶奶一起来到活动现场的贺心瑞小心地将手中的元宝饺放在盘中说道。

大厨包的四种饺子(没见过一碗六种饺子)(3)

“今天见识到了好多新的饺子包法,不同地方的习惯还真是不一样,以后可以尝试着制作。”大家纷纷感慨。对于饺子的馅料,众人也是各有说法。“咱们东北那边爱吃猪肉白菜或者猪肉大葱,包的时候,还要包一些硬币在里面,谁能吃到,谁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史大勤将花生油烧开,随后浇在已经放好葱和姜的饺子馅上,只听“滋啦”一声,香气就在房间中散开。“我们家是吃纯肉馅的饺子的,所以我是第一次知道饺子馅还可以这么做,和松江这的馅料做法很不一样。”吴文君说。

“我们还准备了八宝饭和糯米糕让大家品尝,八宝饭是最适合全家人享用的,象征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在松江过年是一定要吃八宝饭的。”凤辉辉说,也许每个地方的习俗多少都有些不同,但是最终都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

大厨包的四种饺子(没见过一碗六种饺子)(4)

“不同的新年美食和饺子包法不仅代表了家乡的文化,也在告诉着别人自己来自何方。一个碗里装6种饺子,既有自己记忆中的‘年味’,也有他人熟悉的‘年味’,就像我们都被上海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所接纳一样。”史大勤说。

文字:陆延玥

图片:陆延玥 受访者提供

编辑:王姝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