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无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朝觐之路纪录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朝觐之路纪录片(伊斯兰教极简史)

朝觐之路纪录片

本文无图

有的时候看中东地区的新闻,很多人都分不清阿拉伯兄弟的关系,伊朗、伊拉克两个烂兄烂弟,虽然不是同一个国家,但宗教信仰却一致,不仅宗教信仰一致,更重要的派别:都是什叶派!

(其实除了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真主旅”,伊朗境外的军事力量还有也门胡塞武装、叙利亚的什叶派民兵、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黎巴嫩真主党。)

伊朗居然能在在其他国家建立武装力量?是不是很神奇?

要解决这个疑问,我们得了解一下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的历史渊源。

宗教往往都寄托着芸芸众生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所以宗教都是在天灾或人祸的背景下诞生的,因为只有苦难,人才会去幻想:要是有那么一个救世主能够踏着七彩祥云来拯救自己就好了!

伊斯兰教也是如此,诞生于大约公元6世纪左右的阿拉伯半岛,这里除了沙就是沙漠,一个仙人掌天天想自杀、骆驼做梦都想被淹死的世界,所以是自然环境相当的苦难。

经济层面上,先看宏观,大家要知道,自西汉张骞始,丝绸之路的打通,开启了东西文明的交融,中国的瓷器,茶叶源源不断送往欧洲,非洲的香料、象牙,欧洲的红酒、银器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而要保证这一切,必然是沿途的交通得通畅。

此时的时间段,正好在阿拉伯半岛的北部有两个强大的流氓国家因为抢生意在干得火热——东罗马(拜占庭)和波斯,而东边却是当时世界上最牛逼的李唐王朝(当时的长安108坊一百多万人口,七十多个外交使团,三万多外国留学生,开东西市(如《长安十二时辰》),放着那么大的市场不要那不是傻,肯定不能因噎废食啊,所以往来于亚欧大陆的商帮们不得不避乱改道,北边太冷,交通不便,南边还有海路正好合适,他们便在沙漠中活生生创造出了一个城市——麦加,当然此时的麦加充其量只是一个物资人员的中转站。

而微观方面,半岛本身资源的稀缺也必然需要去寻求另一条出路,传统的游牧根本就支撑不起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而这条出路便是经商。(《古兰经》第106章)

所以半岛上的商人不仅盘活了这里的经济,更是从北边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犹太教,基督教。由此麦加逐渐积聚起了人气。

文化层面上,此时的阿拉伯半岛上那可是一片沙漠,生活在这上面的土著和那个《上帝也疯狂》差不多,北边的两大帝国要是来打基本上都算是降维打击,所以他们看啥都觉得新奇,眼中只要没见过的都是神迹、全部奉为神灵(原始宗教,相信灵魂不死、万物皆有灵),属于多神崇拜。这南来北往的商帮那个高兴啊,还跑什么大唐、欧洲,在这就可以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因为多神崇拜的阿拉伯半岛,什么都可以卖,什么都可以是祭祀品。

北边的波斯一看不对劲啊,费尽心思和拜占庭干架不就为了独占东西方贸易商道么,所以立马南下打残了一众土著部落,接着废了由也门、经半岛西侧红海岸到叙利亚的商路。开辟出一条自己的经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

商路一变,本来就是商船、骆驼拉来的城市,靠商队谋生的麦加、雅斯里布瞬间衰落,坐吃山空。

吃一堑长一智,干又干不赢,要想发展就得团结,而半岛上又多信仰原始的多神教,使得阿拉伯人越来越分散,部落相互攻伐,很难团结在一起。所以一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有识之士希望寻求一种全新的宗教信仰,但他们又不愿全盘接受犹太教或者基督教,于是一些自称“哈尼夫”的人开始出现,他们主张信仰独一无二的安拉。

只可惜当时只有苗头,不成气候。

直到有一天,一个从北边经商留学归来、叫默罕默德的大叔跳了出来,宣称自己已经和至高无上的安拉派来的天使谈过话了,真主只有一个,其他全TM是山寨!

于是伊斯兰教诞生!

解释一下,伊斯兰,意为顺从,平和;而教徒穆斯林,则是伊斯兰的派生名词,就是顺从真主的人。

因为穆罕默德长期接触犹太教和基督教,很多教义和先知其实都是源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比如亚当、摩西、耶稣,只不过他还加上了他自己而已。《古兰经》中的易卜拉欣和伊斯玛仪是阿拉伯语发音,其实就是圣经中的亚伯拉罕和以实玛利。所以伊斯兰教本质上是基督教一样,源出犹太教的。

由于伊斯兰教强调真主,否定其他宗教信仰,一定程度上使得自己站在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而且麦加的大土豪们也看不惯他挡了自己做生意的财路(卖祭祀品,你信一个宗教,我其他东西卖给鬼啊),再加之伊斯兰教派初创,人单力薄,公元622年,穆罕默德被迫逃出麦加,搬到了靠近内陆的雅斯里布猥琐发育。

所以后来伊斯兰教徒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出走雅斯里布,就将这一年定为了伊斯兰元年。并改雅斯里布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

让麦加那群土豪想不到的是,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可是混得如鱼得水,很快建立了起政教合一的“乌玛政权”,宣称自己是行使的真主的权利,这就打破了传统的部落血亲关系,相当于以教胞和睦代替了血亲和睦,没有人再去在乎家族、部落矛盾,教徒几乎呈指数级增长,还很快组建了自己的军队。

公元630年,发育成熟之后的穆罕默德纠集大军,浩浩荡荡开赴麦加,几个回合就KO了那一群山寨货,算是咸鱼翻了身。顺便还把麦加的多神庙改造成了现在的伊斯兰圣地——克尔白清真寺(相传为易卜拉欣和伊斯玛仪所建,两人为父子关系)。也就是全世界所有穆斯林一生终极梦想所在,一生必去朝拜一次的地方!

拿下麦加后,穆罕默德发挥出惊人的扩张天赋,公元631年末,半岛各部落陆续皈依伊斯兰教,并且承认穆罕默德的领袖地位,阿拉伯半岛结束了部落分裂割据的时代,走向统一。

然后,公元632年,老穆早早挂了,树倒猢狲散,原来追随他的部落首领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又一哄而散,这就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有名的“叛教”。

这得怪穆罕默德操劳一生,只留下了个女儿,所以这个继承人问题比较棘手,但穆罕默德过世后,依次上位了四位大佬,个个牛逼得不行,称为四大哈里发(哈里发:安拉的代理人),分别是伯克尔(岳父)、欧麦尔(岳父)、奥斯曼(女婿)、阿里(堂弟加女婿),既是他的亲戚,更是他的死忠粉。

这四位哈里发个个生猛无比,不仅收复部落、开疆拓土,还辑录、修订完善《古兰经》,为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向世界的传播提供了经典依据。

至公元632年始,到公元661年,伊斯兰教也跟着走出阿拉伯半岛,势力延伸到了西亚、北非。这段时间也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开拓时期”。

前文说到阿拉伯半岛北方有两大强国一直在相爱相杀:东罗马(拜占庭)和波斯。在四大哈里发带领穆斯林集体奔小康的同时,他们却在耗空家底。首先遭殃的是拜占庭,直接被阿拉伯人打得一脸懵逼,导致叙利亚全境被占,还不满意,接着阿拉伯人又瞄上了拜占庭的粮仓——尼罗河下游的埃及,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兵临亚历山大城下,再一路向西,打到利比亚,突尼斯,而拜占庭却毫无招架之力。

而在拜占庭节节败退的同时,波斯也是岌岌可危,擅长多线操作的阿拉伯人没有给波斯多少喘息的机会,公元637年,波斯战败,苟延残喘到651年,最终载入史册。

四位哈里发中最后一位运气不好,他执政时,阿拉伯势力范围超级大,伊斯兰教上层权利集团开始争夺哈里发位置,就引发了穆斯林内战,阿里最后被刺杀身亡,自此伊斯兰教也开启分裂之路。

追随阿里的一部分人认为四大哈里发中前三位都和穆罕默德没有血缘关系,属于篡位,阿里是老穆的堂弟,算是正统,所以只承认穆罕默德家族的就是什叶派。而认为无论是谁,只要信仰虔诚,都可以担任哈里发、这四大哈里发都承认的就是逊尼派。

这两个词都是阿拉伯语音译的,翻译一下:逊尼,意为遵循传统的人,什叶,则意为党派。现今人数上逊尼派占了绝大多数,什叶派只有大约十分之一,属于非主流。

四大哈里发之后,自公元661年起,伊斯兰教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称为阿拉伯帝国时期,历经了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改哈里发的选举制为世袭制,就好像中国的禅让制变成了家天下一个道理。使哈里发国家成为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可谓盛极一时。沙尘暴一样扩展到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西班牙),北界咸海,南至尼罗河,地跨了亚、非、欧三大洲。

但这里有个问题,在扩张的过程中,地中海边有块地叫迦南,当年被罗马人占了改成了现在的巴勒斯坦,这里面有座至高无上的城市——耶路撒冷!既是犹太教的圣城,也是基督教的圣城。现在却被阿拉伯人一不小心冲过来给占了。

于是天主教,基督教那是相当不爽了,甚至远在罗马的教皇都急了,信仰比什么都重要,教皇一声号令,欧洲基督徒们怀着满满的正义感和宗教使命感前赴后继赶往前线,来了一场跨度两百多年的十字军东征(1096~1291),这两百年也是穆斯林和基督徒结下万年梁子的根源。

如此一番,耶路撒冷再添一教,变成了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城了。

要知道,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一物降一物,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迎来了最后一片雪花,蒙古人旭烈兀西征,两边夹击下,四分五裂的阿拉伯帝国也走入历史典籍。

再往后,活跃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突厥人(土耳其人)又建立了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明又雄极一时,甚至在公元1453年攻克了拜占庭首都君士但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完成了无数代阿拉伯人毕生的梦想,还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

只可惜16世纪后,欧洲开始崛起,夜郎自大的奥斯曼帝国却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结果完全被欧洲碾压,被嘲笑为西亚病夫,而且一战时脑子又进了水,被英国人带着一群犹太人给分了个一地鸡毛。散落的什么叙利亚,黎巴嫩,约旦等等没有一个日子好过。

现在的中东之所以一锅粥,原因错综复杂:

今天可能因为资源问题(水、石油)干一架;

明天可能又是文化不和(宗教民族: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踢一脚;

再就是阿拉伯兄弟本身又相互看不惯,没事也要相互捅捅刀子(伊朗,伊拉克以什叶派为主;沙特,土耳其,叙利亚,埃及等是逊尼派为主,当然派别不一定能作为国家主导,以叙利亚为例,国民多为逊尼派,统治阶级却是什叶派(巴沙尔·阿萨德),少数人管着多数人,不乱才怪!当然这也是叙利亚内战时期,伊朗要去大力支持的原因。);

最后是西方的外部搅屎棍的掺和(美国和以色列)。

对于宗教,只谈历史,不谈教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