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仅存一百三十卷。#历史#

晋朝第一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国学经典之晋书导读第十四讲(1)

康皇帝讳岳,字世同,成帝母弟也。咸和元年封吴王,二年徙封琅邪王;九年拜散骑常侍,加骠骑将军,咸康五年迁侍中、司徒。八年六月庚寅,成帝不豫,诏以琅邪王为嗣。癸巳,成帝崩。甲午,即皇帝位,大赦。诸屯戍文武及二千石官长,不得辄离所局而来奔赴。己亥,封成帝子丕为琅邪王,奕为东海王。时帝谅阴不言,委政于庾冰、何充。秋七月丙辰,葬成皇帝于兴平陵。帝亲奉奠于西阶,既发引,徒行至阊阖门,升素舆,至于陵所。己未,以中书令何充为骠骑将军。八月辛丑,彭城王纮薨。以江州刺史王允之为卫将军。九月,诏琅邪国及府史进位各有差。冬日十月甲午,卫将军王允之卒。十二月,增文武位二等。壬子,立皇后褚氏。建元元年春正月,改元,振恤孤寡孤独。三月,以中书监庾冰为车骑将军。夏四月,益州刺史周抚、西阳太守曹据伐李寿,败其将恆于江阳。五月,旱。六月壬午,又以束帛征处士寻阳翟汤、会稽虞喜。有司奏,成帝驾崩一周,请改素服,御膳如旧。壬寅,诏曰:“礼之降杀,因时而寝兴,诚无常矣。至于君亲相准,名教之重,莫之改也。权制之作,盖出近代,虽曰适事,实弊薄之始。先王崇之,后世犹怠,而况因循,又从轻降,义弗可矣。”石季龙率众伐慕容屑,必大败之。秋七月,石季龙将戴开帅众来降。丁巳,诏曰:“慕容乍摧殄羯寇,乃云死没八万余人,将是其灭亡之始也。中原之事,宜加筹量。且戴开已帅部党归顺,宜见慰劳。其遣使诣安西、骠骑,咨谋诸军事。”以辅国将军、琅邪内史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率众入临淮,安西将军庾翼为征讨大都督,迁镇襄阳。庚申,晋陵、吴郡灾。八月,李寿死,子嗣继位。石季龙使其将刘宁攻陷狄道。冬十月辛巳,以车骑将军庾冰都督荆江司雍益梁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以骠骑将军何充为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辅政。以琅邪内史桓温都督青徐兗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褚裒为卫将军、领中书令。十一月己巳,大赦。十二月,石季龙侵张骏,骏使其将军谢艾拒之,大战于河西,季龙败绩。十二月,高句骊遣使朝献。

晋朝第一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国学经典之晋书导读第十四讲(2)

【译】康皇帝,名司马岳,字世同,是成帝的同母之弟。咸和元年封为吴王,二年追封为琅邪王;九为为散骑常侍,加骠骑将军;咸康五年升任侍中、司徒。八年六月庚寅,成帝身体不适,颁诏以琅邪王为继承人。癸已,成帝去世。甲午,康帝即位,大郝天下。在各地屯兵驻守的方武将领和地方郡守官长,不可擅离职守前来奔丧。已亥,封成帝这子司马丕为琅邪王,马马奕为东海王。当时康帝正处居丧期间不能多言,委托庾冰、何充处理政务。秋七月丙辰,把成皇帝安葬在兴平陵。康帝亲自在西边祭奠,灵车启行后,康帝徒步至阊阖门,登上素色舆车,直到陵园。已未,以中书令何充为骠骑将军。八月辛丑,彭城王司马纮去世。任江洲刺史王允之为卫将军。九月,诏令琅邪国及府吏增进官位各有等级不同。冬十月甲午,卫将军王允之去世。十二月,文官武将增位二等。壬子,立褚氏为皇后。建元元年春正月,改年号,振济鳏寡孤独。三月,任命中书监庾冰为车骑将军。夏四月,益州刺史周抚、西阳太守曹据讨伐李寿,在江阳打败了李寿部将李恒。五月,天旱。六月壬午,又以束帛为礼微召处士寻阳人翟汤、会稽人虞喜。有关部门奏报,成帝去世已有一周,请改去素服,皇宫进膳如同往常。壬寅,诏称:“礼仪的降减,因时而兴,实无常规。至于君主遵守的准则,是正名实份的礼教核心,无人可以改变。权宜之制,大概出自近代,虽说适合,其实是轻视败坏礼教的开端。先王尊崇的事,后世尚有懈怠,何况因循守旧,又从轻边减,这是在义理上所不允许的。”石季龙带领士兵进攻慕容皝,幕容皝打败了他们。秋七月,石季龙部将戴开率众来降。丁巳,颁诏:“慕容皝摧毁羯寇,称死者有八万余人,这大概是上天灭亡期族的始兆。中原之事,应多加筹划。再者戴开带领部下归顺,见受到慰劳。请派人到安西将军、骠骑将军处,商议诸军事。”以辅国将军、琅邪内史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率领士众进入临淮,安西将军庾翼任征讨大都督,移守襄阳。庚申,晋陵、吴郡灾荒。八月,李寿死了,其子李势继承其位。石季龙派部将刘宁攻陷狄道。冬十月辛巳,以车骑将军庾冰都督荆、江、司、雍、益、梁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任骠骑将军何充为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辅佐执政。任琅邪内史桓温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褚裒任卫将军、并中书令。十一月己巳,大赦。十二月,石季龙侵犯张骏,张骏派其将军谢艾抵抗,在河西激战,石季龙大败。十二月,高句骊遣派使使者朝贡。  

晋朝第一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国学经典之晋书导读第十四讲(3)

二年春正月,张骏遣其将和驎、谢艾讨南羌于阗和,大破之。二月,慕容皝及鲜卑帅宇文归战于昌黎,归众大败,奔于漠北。四月,张骏将张瓘败石季龙将王擢于三交城。秋八月丙子,进安西将军庾翼为征西将军。庚辰,持节、都督司雍梁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平北将军、竟陵公桓宣卒。丁巳,以卫将军褚裒为特进、都督徐兗二州诸军事、兗州刺史,镇金城。九月,巴东太守杨谦击李势将申阳,走之,获其将乐高。丙申,立皇太子庚为皇太子。戊戌,帝崩于式乾殿。时年二十三,葬崇平陵。初,成帝有疾,中书令庾冰自以舅氏当朝,权侔人主,恐异世之后,戚属将疏,乃言国有强敌,宜立长君,遂以帝为嗣。制度年号,再兴中朝,因改元曰建元。或谓冰曰:“郭璞谶云‘立始之际丘山倾’,立者,建也;始者,元也;丘山,讳也。”冰瞿然,既而叹曰:“如有吉凶,岂改易所能救乎?”至是果验云。史臣曰:肆虐滔天,岂伊朝夕。若乃详刑不怨,庶情犹仰,又可以见逆顺之机焉。成帝因削弱之资,守江淮之地,政出渭阳,声乖威服。凶徒既纵,神器阽危,京华元敖之资,宫室类咸阳之火。桀犬吠尧。封狐嗣乱,方诸后羿,曷若斯之甚也。反我皇驾,不有晋文之师,系于苞桑,且赖陶公之力。古之侯服,不幸臣家,天子宣游,则避宫北面,闻诸遗策,用为恆范。显宗于王导之门,敛衣前拜,岂鲁公受玉之卑乎!帝亦克俭于躬,庶能激扬流弊者也。赞曰:惟皇夙表,余舅为毗。勤于致寇,拙于行师。火及君屋,兵缠帝帷。石头之驾,海内含悲。康后天资,居哀礼缛。坠典方兴,降龄奚促。

晋朝第一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国学经典之晋书导读第十四讲(4)

【译】二年春正月,张骏遣其将和驎、谢艾到阗和讨伐南羌,大胜。二月,慕容皝同鲜卑帅首领宇文归在昌黎交战,宇文归部大败,逃往大漠以北。四月,张骏部将张瓘于三交城打败石季龙部将王擢。秋八月丙子,进升安西将军庾翼为征西将军。庚辰,持节、都督司、雍、梁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平北将军、竟陵公桓宣去世。闰八月丁巳,以卫将军褚裒为特进、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兖州刺史,镇金城。九月,巴东太守杨谦攻打李势和李势将申阳,李势军败逃,抓到了他的将领乐高。丙申,立皇子司马聃为皇太子。戊戌,康帝于式乾殿去世。当年二十三岁,葬在崇平陵。当初,成帝身患疾病,中书令庾冰自以娘舅的身份执掌大权,权势与皇帝不相上下,担心更换朝代之后,亲戚关系将会疏远,便称国家面临强敌,应立年龄稍大的君主,于是立康帝为继承人。想改年号,以国中兴,因而改年号为建元。有人对庚冰说:“郭璞谶书预言‘立始之际丘山倾’,立是‘建’;始是‘元’;丘山是名。”庚冰很惊讶,接着感叹道:“如果有吉凶,岂是改年号所能挽救的?”至此果然应验。史臣曰:肆虐滔天,岂在朝夕。如若断狱审慎而无人怨恨,众心尚存敬仰,又可以由此窥见逆顺的重要。成帝凭着已削弱的力量,守江淮之地,政令出自舅氏,不能以威力慑服海内。歹徒纵恣,社稷濒危,京城没有敖庾那样的财富,宫室遭到咸阳似的大火。桀犬吠尧,恶人如封狐作乱,与后羿时相比,那时岂有如此之甚。皇舆归返,没有晋文似的军队,使王朝根深蒂固,还须仰赖陶公之力。古代王侯,不临臣家,天子出游四方,则避开正殿北面而坐,听从前人遗留的方略,用作长久的典范。显宗于王导门下,整衣前拜,岂不如鲁公受玉般谦卑!皇帝如能躬行俭约,才能整治时弊。赞曰:皇帝经常表示,舅氏为我之佐。勤于招致寇虏,拙于出师反击。烈火殃及皇宫,兵戈危及帝位。石头成帝去世,海内同含悲心。康帝以天之助,居哀犹以繁礼。遣业方将再兴,辞世何其仓促。

晋朝第一位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国学经典之晋书导读第十四讲(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