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里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后所要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晋国和秦国原本想要联合起来攻打郑国,甚至军队都已经开到国境线了,原文是“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都是强国,而郑国相对来说简直不堪一击。并且晋国出兵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当初晋文公还不是君主的时候逃亡到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如今晋文公成为一国元首,算旧账是肯定的。而且郑国作为晋国的依附国,却暗地里又去依附楚国,在晋国和楚国打仗的时候背后捅刀子。老实说,郑国这么吃里扒外,确实该打。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郑国将在旦夕之间被两个大国踩在脚下。晋文公、秦穆公也可以在谈笑间就可以让郑国像樯橹一样灰飞烟灭。但意外却还真的出现了。这个意外,或者转机,就是烛之武。在国家存亡之际,郑国大夫佚之狐很有信心地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说只要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那么秦军一定会退去,原文是“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既然自己的手下这么强烈推荐,而且确实也没有更好的人选,所以郑文公只好死马当活马医,采纳了这个建议。好不容易等来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没想到烛之武却不干了。他拒绝的理由是自己年轻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出息,现在自己老了,就更加没用了。原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并不是不愿意,而是在为自己的怀才不遇在发牢骚,毕竟此时的烛之武已经是个年过七十的老头了,毫不夸张的说,半条腿已经入土了。郑文公当然听出来了他的意思,为了国家安危,便只好主动向烛之武承认错误,说自己不能早一点重用他确实不对,但同时也跟烛之武说,假如郑国没了对你也没好处,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原文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君主都如此低声下气主动承认错误了,作为臣子就算有再大的怨气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所以烛之武便答应了。
有点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的是,烛之武居然是在夜里偷偷地被绑着从城墙上送了出来,可见郑国是真怕了,连城门都不敢开。迈着老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见到秦穆公,烛之武便开门见山的跟秦穆公讲道理。说您和晋文公一起攻打我们郑国,我们知道自己要被灭了,但其实灭了我对你没好处。理由是我们之间隔着一个晋国,你秦国压根就不可能管得到我们。“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如果把我郑国灭了,真正受益的只是晋国,而不会是你秦国。“邻之厚,君之薄也。”。但是不灭郑国,对秦国却有好处。好处是“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当然这点蝇头小利并不足以打动秦穆公,于是烛之武下了剂猛药。这剂药就是离间计,说晋文公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答应过给你焦、瑕两座城市,结果“朝济而夕设版焉”。言下之意是说你现在和晋国结盟攻打我们郑国,谁知道会不会像以前一样把许诺给你的好处忘得一干二净?并且还进一步说,晋文公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一旦把郑国灭了,必然会把矛头指向秦国。原文是“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在烛之武说完这一番话之后,秦穆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自然而然就退兵了,退兵之前还顺便跟郑国结了盟,派一队人马守护郑国。郑国也由此转危为安,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烛之武也不负众望,凯旋而归。
这篇文章由此塑造了一个年老体衰、怀才不遇但却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最终凭借一己之力劝退的智者形象。甚至有人还说三寸不烂之舌比刀枪剑棍还要好用。但劝退秦师,真的只是靠烛之武的三寸不烂之舌?
其实,烛之武之所以能劝退秦师,除了他的巧舌如簧,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这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了解。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秦国,羽翼还不够丰满,这时的秦国还需要积蓄能量慢慢使自身实力变得强大。比如和晋国结盟,成为秦晋之好,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等到他足够强大到能凭借一己之力对六国各个击破的时候,他就不会浪费时间听你磨嘴皮子。所以后来秦国准备攻打燕国的时候,燕国的太子丹知道求和无用,所以才使出了请荆轲刺杀这个下下策。换句话说,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并不仅仅凭借如簧巧舌,更是因为烛之武准确认清了形势,看准了秦国还不够强大,所以他才敢于向秦穆公陈说厉害关系,离间计才能够得逞。
因此,不懂得审时度势,再灵巧的舌头,也未必就比锋利的刀剑更管用!我们要佩服的不应只是烛之武的巧舌如簧,而应该是他对天下大势的把握,以及他以一己之力救全国于危难的勇气和担当。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把握就不能说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