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1)

原创 | 林英明

史书上曾有“明朝二十四臣”之说,是指大明王朝的近三百年间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的有24个大臣,其中就有俞大猷、李贽、郑成功三人为泉州籍。

可见到了明代,泉州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文教科考并不落寞,据查,明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考,泉州学子应考中试者达58人,一时竟有“一首闽闱,一冠京榜”之美誉。可见在主流社会的文化层面尚能争一席之地。这期间俞大猷和郑成功是文韬武略的儒将,一个是屡立战功的抗倭名将,一个是驱荷复台的民族英雄,他们在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涯中,却仍然濡墨挥毫,笔走龙蛇,留下了极见功力的书法作品,也留下了一股气贯长虹的英武气概。

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2)

俞大猷——

“未工诗字书盈壁,待得工时事若何?欲写心中无限事,不论工拙不论多。”这是他在《题普照寺》中的诗句。“不论工拙”是其谦辞,但“书盈壁”则说明他常以书法遣怀。

俞大猷(1504—1580),字志辅,号虚江。泉州北郊濠市濠格头村人(今洛江河市),生于明弘治十六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武进士。是明代民族英雄、抗倭名将,也是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倭寇侵扰东南时,他转战江浙闽粤,屡立战功,与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他历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明史·俞大猷传》曰:“大猷负奇志”,“忠诚许国,老而弥笃”;“世宗朝老成宿将,以大猷为称首”,他致仕时,朝廷颁赐牌匾“昭代儒将”。

俞大猷自幼家贫,靠母亲杨氏编发网和亲友资助,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学不辍。五岁时即在家乡河市入塾读书,拜几位当地名士习文。十岁随家迁居泉州城内北隅(其遗址即今泉州侨中),与邓城、汤克宽等读书于清源山清源洞。十五岁进文秀才,与李杜、薛南塘、史文斋、史礼斋等十余人继续读书于清源山紫泽书院,并习武于清源洞,人称十才子。清源山至今遗有其练胆石(为练胆量,常登巨石下跳),现在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手书“君恩山重”四个大字。

其时泉州社会的闽学氛围炽盛,俞大猷先后拜王宣及林福、军事家赵本学等人为师,学习《易经》与兵书,皆得三家所长。后又从师精通荆楚长剑的同安南少林高手李良钦学剑(棍)术和骑射,达到了“剑术天下第一”,跨马而骑,引弓飞矢,百发百中的境界。

王、林、赵三人均为当时泉州名师,且是明代前期闽学著名代表人物蔡清之弟子,从蔡清学过《易》。王宣以《易》论古今治乱兴衰之迹,林福以《易》明心性忠孝仁义之奥,赵本学以《易》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著有《韬钤内外篇》和《孙子注解》。俞大猷对三师之意均能默契神会,融会贯通,尤能阐其所未论。在师承关系上,俞大猷乃名儒蔡清之二传弟子。正是由于年轻时奠定扎实的儒学理论基础,使俞大猷日后成为明代独树一帜的名将,不仅有杰出军事家的思考领域,而且有杰出政治家的思想远见,故上司谭纶曾称赞他有大将才。俞大猷不但长于军事,且精通六经,守金门、武平时,都建“立马读易轩”,读书授众不绝。俞大猷治军,以《易》来指导剑术和战阵法式,以儒家的忠、义、仁、信等取信于士兵;其理民事,亦以儒家的仁、信等来折服百姓;其在抗倭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主观上是激发民族正气,发扬朱熹的攘夷思想,以卫护明朝的封建统治。其记室李杜为《正气堂集》作序云:“其学莫非兵,而论兵莫非《易》。”时人评价俞大猷曰:“(俞)公为将,未事之先,则心周万全之算;即事之后,则每垂悠久之虑。其周万全之算以底事成绩,则古名将盖多有之;其垂悠久之虑以戡乱兴治,则其用心非儒者不能也。”

俞大猷先后著有《兵法发微》《洗海近事》《镇闽议稿》《广西选锋兵操法》等,并编辑其师赵本学《韬铃内外篇》等为《续武经总要》。为我国军事发展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俞大猷著有《剑经》一书,虽然名为“剑经”,但实际上是讲棍法及长兵器的用法。内容包括“剑(棍)”、“射”、“阵”三法,俞大猷认为“棍为艺中魁首”。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突击,“打他第二下”,“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戚继光曾称赞《剑经》说:“千古奇秘尽在于此,近用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

俞大猷还喜欢写诗,他自己曾说“欲写心中无限事,不论工拙不论多”。俞大猷一生创作的诗歌非常多,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表明积极济世报国的人生理想有《秋日山行》《双千里马于甬道试行》等,描绘沙场征战的动人场面,歌颂战士的丰功伟绩的有《舟师》《与展推府》等,通过抒写真挚的友情,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有《杨西洲南征赠以战袍》《哭陈高峰》等,还有其他如《咏牡丹诗》《试剑石》等,俞大猷的诗大多感情豪迈,气势雄伟,抒情与议论相结合,语言风格浑厚质朴,后人将俞大猷生平所作诗歌汇编成《正气堂集》。收入《正气堂余集》及续集的诗歌便有一百余首。

“未工诗字书盈壁,待得工时事若何?

欲写心中无限事,不论工拙不论多。”

这是他在《题普照寺》之五中的诗句:“不论工拙”是其谦辞,但“书盈壁”则说明他常以书法遣怀。可惜他的书法墨迹留下的不多,但从仅存的几幅整体来看,笔墨厚重沉雄,出规入矩,既有颜真卿书体的严谨庄重,又有欧阳询九成宫的婉约遒劲,充盈着一股豪迈的气势。

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3)

现存的有镌刻于清源山虎乳泉上方古道西侧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在苍崖峭壁间显得沉实敦厚;另有俞大猷在守金门时题写于城南盘山的四个擘窠大字“虚江啸卧”,也是气势磅礴;还有一件嘉靖乙丑年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时俞大猷62岁,用行书所写的一首诗“胡然北斗宿,化石落人间;天不生奇石,谁擎万古天?”原镌于广东肇庆七星岩之石宝岩洞内的璇玑台石壁上,2001年重刻于清源山南台岩。

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4)

漳州郊外木棉庵,立有一块长方形石碑,高3米许,上刻有“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题款为“大明嘉靖岁次俞大猷碣石”。字体端严工整,应为早期所书。据传此碑后断成两截,清乾隆年间重立。

郑成功——

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5)

科举文人出身的郑成功,书法偏于二王、晋唐帖学一脉,同时存有明末尚意竞态、豪放劲健的时代印记,用笔不事雕琢,率性而为,但又笔触清晰,错落有致。有赵松雪行书的清丽秀美,又有唐颜真卿的严谨庄重,毫锋使转刚劲有力,功底深厚。

明清时期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之际,杰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是一代儒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不光带兵打仗,还写得一手好字,诗词也写得极好,可惜英年早逝,传世之作较少。他的书法作品普遍带有强烈明代书法的风格特征,潇洒豪放、骨骼奇岖,正气浩然。他的书写随兴挥洒之间,流露出不同于俗人的超然清雅之气。这样的作品既是难得的古代书法精品,又见证着明末清初之际的历史,极具史料价值,深得世人珍视。

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6)

郑成功(1624—1662),汉族,本名森,幼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明朝泉州安平人(今分属于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因其父郑芝龙早年入海经商,至日本,娶田川氏,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平户千里滨。

明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时任副总兵官的郑芝龙从日本接回7岁儿郑森,居泉州安平读书,拜知名秀才曾其五为塾师。森自幼敏学,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8岁时通晓《四书》《五经》,10岁能写八股文,12岁通读《春秋》《左传》。他11岁时就写过一文:《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其文中道:“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应对也。”其师为其天赋赞不绝口。他十五岁即中秀才,二十一岁入南京国子监,随明代大儒、礼部尚书钱谦益研习正统儒家经典,确立了忠君报国之理念。

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7)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南明政权南退入闽,郑成功挂帅率御营随隆武帝亲征,督师仙霞岭。八月,清军攻入福建。郑芝龙退据安平,被清廷胁迫利诱而后降清。郑成功数次哭谏无效,去家远避,修书与父决裂。清军背信毁约,兵袭安平,其母田川氏被辱自尽。国恨家仇,悲愤难禁,郑成功哭祭亡母,焚别青衣,尽倾家资,召集旧部,毅然举起抗清大旗。郑成功“背父报国”,以复兴明室为己任。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明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键)移驻延平府。三月,二十二岁的郑成功向隆武帝上“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的“延平条陈”,被隆武帝叹为奇策,赐姓朱,并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他在延平设军事指挥部、水师训练基地,巡守闽浙赣边关。八月下旬,郑成功辞别隆武帝率师南下,“遂密带一旅遁金门”,以“招讨大将军”之名举义旗于金、厦沿海一带,与清朝政权展开长达15年的较量,并一度打到南京。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数万人,驾船自金门料罗湾誓师出发,渡过台湾海峡,于台湾禾寮港鹿儿门登陆,攻克荷兰殖民者的巢穴赤崁城(今安平城),击败荷兰殖民者。次年,荷兰总督投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重归祖国版图。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建立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史称明郑时期。他推行屯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一壮举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郑成功到了台湾不久染疾,于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病逝,年仅39岁。

郑成功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但成就他一生千秋功业的是他在民族危难时期,毅然决然担当起抗清复明的民族大义,并驱逐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归祖国版图。

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8)

可惜的是作为儒将的郑成功英年早逝,其存世的书法墨迹较少,主要以行书为主。大概是在连年征战的空隙间所书,他的书法总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浩然之气。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从郑成功的书法作品中最能看到这种浩然正气与书写的内在联系。郑成功书法用笔不事雕琢,率性而为,但又笔触清晰,错落有致。有赵松雪行书的清丽秀美,又有唐代颜真卿的严谨庄重,毫锋使转刚劲有力,功底深厚。如既存的“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对联,以及“无极而为”的行书立轴,笔纵墨润,八面出锋,整体观之,个性强烈,有一股豪放不羁的英雄气概。

台南开元寺存有一幅郑成功《太极图说》行书中堂,节录周敦颐句,据台湾辅仁大学麦青龠教授称:这是台湾目前可见第一件有关经学的书迹和历史文献。内容为:

“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

此作节录文字共五行五十四字,署款郑成功,其中一印曰“郑成功印”,显示为1645年22岁受隆武帝御赐姓名后的作品。取二王帖学一脉,兼融些颜鲁公的圆润通遒和明代祝允明及明末狂草欹曲奇崛的精神,只是更加的纤细飘逸、用笔如烟!符合史述“苍劲、遒逸、飘逸可爱”一脉特质。连横在《雅言》中记载了此作的流传过程:

“延平郡王之诗已载‘台湾诗乘’,而书亦有存者。曩时海会寺(开元寺)僧传芳(俗名陈春木,1855—1918)巡锡泉州,闻故家黄氏有王书,造门请见。黄氏以海会为北园别墅,与郑氏大有因缘,慨然相赠。今藏寺中(开元寺),则以行书而写周子《太极图说》者也!”

连横在《台湾通史》卷头刊录此幅,并评论道:

“延平郡王之书,世间绝少……现藏寺中(开元寺),诚稀世之宝也!”台南开元寺传芳和尚,显然也极喜爱郑成功的书法,曾评论此件“英灵之气涌于毫端,鄂王以后,一人而已”。因而携回台南开元寺珍藏,尊为镇寺之宝。

日人稻垣其外著《郑成功》一书,在此书卷头的“图版解说”第三幅“郑成功真迹”中,他评论道:

“世上称郑成功之笔迹者,虽不少,然可足置信者,则稀。”其中开元寺之藏幅,神韵生动,风格非凡,足以想见郑成功之人格之逸品也。

郑成功一介儒生,后半生心系劻复明室大业并驱荷复台,这位驰骋疆场的一代名将,不但真迹墨宝难得,据称在台湾传世各种仿制郑成功的书作,多得令人目不暇接!这实是中国书法史上所仅见,也说明后人对这位民族英雄墨宝的珍爱。

(作者: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理事长,泉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历代学者书法(泉州书法史略之儒将书法)(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