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教育新闻网”订阅我们

不知始于何时,“教师阅读”成了教育界的热词和热点:她的身影在各级行政部门的文件中随处可见;一向对版面精打细算的各类教育报刊做起她的文章来,丝毫没有斤斤计较的小心眼;至于那些到处给教师做培训的专家或名师,提及她,无不语重心长,郑重其事。

如此一来,相信你和我一样,为教师处于阅读化生活的“高温期”而无比欣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予人们的心灵悠远滋润的东西,除了书,我暂时还想不出别的替代品。

待冷静下来,深入到一线小心求证后,我的欣慰刹那间化为乌有。“教师阅读”表面上的热火朝天,与现实中的冷冷清清,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区别,明摆着。

是的,“求证”的结果令人沮丧,但“求证”的初衷绝非为了沮丧,所以,沮丧的背后自然而然沉淀为三个大大的深究起“教师阅读”的问号。

现在的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教师课程导入方法学习心得(朱永通教师阅读三问)(1)

在人们的印象中,读书之于教师,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相反,身为教师而不读书,才是咄咄怪事。可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却是:读书的教师越来越少,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面对事实,我们无需动辄就给予带有浓烈道德色彩的评价,因为凡事一旦绑上道德的绳索,难免或多或少带有偏见,而偏见除了偶尔深刻外,更多的是尖刻。

尖刻固然可以一针见血,但往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我们不妨回到事实本身,追溯其背后的根源。

先讲一件沉重的事情,不久前,我中学母校的一位青年老师,在家猝死。好友在电话里几度痛泣,他说,这位老师工作上勤恳如牛,任劳任怨,自恃身体不错,身兼数职,常常加班加点,他的死完全是超负荷劳动所致,即所谓过劳死。

母校这位青年老师的不幸,虽不能说很普遍,但此类事件在全国各地也时有耳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生活上、工作上上诸多压力的侵袭,很多老师在身体上、精神上纷纷亮起红色信号灯。

福建厦门湖里实小的陈荣艺校长每次和我聊起教师读书问题时,总要反复强调,教师平时忙得不可开交,压力非常大,读书之事只能积极提倡,慢慢期待,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会适得其反,徒增教师的精神压力。

无独有偶,吴非老师近期发表的《教师的一天》一文,记叙了很多老师“不停地在忙”的一天,为了更好地还原教师的生活实况,请允许我原封不动地整段引用:

曾和一些中青年教师交流。大家说日常生活,我留心听。

有位女教师报一天的流水账:早上六点前起床,赶公交车,运气好,还来得及在学校附近的巷子里买煎饼或是包子(哪样不需排队买哪样);到办公楼放下包,来不及用早餐,疾步走到教学楼看看情况,刚好七点整;学生陆续来了,课代表收作业;七点十五分,早读正式开始,有两名学生迟到,问清原因,教育几句;七点三十五分,上第一节课;第二节空堂,五分钟吞下早餐,改作业;看学生做课间操(学校规定班主任要“看操”),再去另一个班上第三、四节课;食堂午餐回来,学生在办公室等,有疑难,要辅导;下午没课,改作业,备课;班主任开会,发了一摞表格,布置了一堆任务,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回到办公室,有家长来访,家长话多了一些,心情可以理解;六点半,今晚不用值班,可以回家了;老人早就把孩子接回来了,而且最幸福的是“有现成的吃”;晚上想翻翻同事推荐的书,已看不进去,想看会儿电视,又不耐烦广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没有美好的生命状态,难有美妙的阅读。让一个身心疲惫的人体会到“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好比要让荒漠一夜间变绿洲一样,不过是一件想上去很美的事情而已。打开一本书,不知不觉沉浸进去,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心境。

所以,教师不读书,更多是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本能地启动生理、心理的调衡机制,以免耗能过多,免疫力下降,让身心遭到疾病的侵扰。

以上观点,并非主观臆断,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流行着以下的社会风气:日本薪俸阶层的男人下午下班后,径直到小酒馆喝酒,直至酩酊大醉才回到家中。

针对此社会现象,当年担任日本劳动卫生顾问的松田育一先生,通过对人的大脑的构造的独特研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并在“日新报导刊”上发表了“驱散焦躁和烦恼”一文。

松田育一先生研究指出,在人的脑子里同时存在着三个脑子,分别为鳄鱼脑、马脑和人脑。从人脑的构造分布来看,属于爬虫类的鳄鱼脑(脑干)在最底层,它承担了人的自律神经作用和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功能,如呼吸、维系心脏跳动、保持体温、消化食物,以及睡眠、排泄、自我防卫本能等;居于鳄鱼脑之上的是更加进化的哺乳动物的马脑,其作用是赋予人以感情,如恐惧、愤怒、思慕、寂寞等;包围在鳄鱼脑、马脑四周的是大脑,即人的脑子,它是理性、智能的代称,诸如思考、计划、创造等人所特有的功能,都是通过人脑来实现的。

无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家庭里,每个人都被要求要冷静、合理、理智、抑制自我,而不能凭感情行事。人其实是动物,若过于粗暴地处理自己的感情,则人就易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倘若人长期受到精神紧张的打击,此信号会传至鳄鱼脑中的自律神经,并使之紊乱,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穿孔、胃溃疡等症状。

于是,日本的薪俸阶层者的男人们就去小酒馆喝酒,因为酒精可以使人脑,即大脑休眠。这样,平时受到大脑抑制的马脑便恢复了精神,随即感情毫无掩饰地迸发出来,具体表现为:酒醉后时哭时笑,喜怒无常,甚至平时看去举止十分规矩、谨慎的人,突然会去抚摸在他身旁的女性的臀部。

回过头来看,一天都“不停地在忙”的教师,同样需要释放马脑,让大脑休息,以便第二天精神饱满去工作,所以,当教师好不容易歇下来,最好是散散步,看看电影、电视,或跟家人、朋友聊聊天,当然,适当喝点小酒也无妨。

阅读是有难度的,同时需要马脑和人脑的协调、配合,才可能与作者对话,还原书中的情感、思想,对于大部分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教师而言,在忙了一天之后捧起书,只能使精神进一步紧张,要么昏昏欲睡,要么身心倍受折磨。

也就是说,对于“不停地在忙”的教师而言,不读书,或书读不下去,其实是源于调剂身心的生命本能,而为自己理性选择的一种“节能”的生活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竞争意识与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教师之不读书,与此息息相关。

我身边有许多特级教师朋友,他们当中罕有喜欢读书的,甚至有好几个朋友明确告诉我:“我若读那么多书,早就变成书呆子了,绝对评不了特级的!”这样的话刺耳,让我不适,乃至反感,但冷静想来,现实的确如此,我们的职称评定标准,在貌似公平的逐条量化之下,更多的是起到了淡化读书,乃至“鼓励”不读书的消极作用。

教师职称关乎教师的个人利益及荣誉感,除了心灰意冷或洒脱超越的极少数教师,绝大多数教师还是趋之若鹜的。僧多粥少,竞争随之而来。在职称评定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各种荣誉中,最为关键的是学校的评价。现实中的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很现实的:能抓出好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考试是一门技术活儿,只需特定的技能,大多学科之外的书还真是帮不上什么忙,所以,当教师选择了为眼前利益冲刺,必然要把学科之外的书本冷落一旁。反之,那些嗜书如命、手不释卷的教师往往被“淘汰”出局,游离在职称以及各种荣誉的门外,看似超然,其实尽是无奈。

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其中的职业环境,且能在职业竞争中胜出,绝大多数教师赤膊上阵,在应试的小天地里驰骋拼命,已然忘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书的精神食粮。

即使是那些在职业竞争中胜出的名师们,他们虽然口口声声跟老师们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但其骨子里还是庸俗成功学那一套,不信,你看看他们到处兜售的那些东西,什么《优秀是“读”出来的》、《阅读造就成功人生》,皆是现身说法,使出浑身解数要教师们相信读书的实用价值。

用名利的春药虽可诱发教师一时的阅读激情,但长久以往,再猛的药也会失效,且对身体大有损害。

读到这里,如果你对我的良苦用心还不甚明白,以为我在这里煞费苦心为教师不读书的现状,使劲辩解出合理化的“借口”,除了心痛和苦笑,我别无他法,因为没有什么危害,比不摸准教师为什么不读书之脉,就胡乱下药更甚!

现代教师为什么需要读书

教师课程导入方法学习心得(朱永通教师阅读三问)(2)

眼尖的读者会发现,此节标题与上一节标题中的“教师”一词前面,我用的修饰语不一样。活在当下的你作为一位教师,难道还不算是现代教师?

是的,不算。

在我看来,作为一位现代教师,其核心的特质表现在,他的观念是否与这个世界,与校园里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血脉相连,并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教育的首位。

观念是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教师一旦在观念上出了毛病,无论他在专业上有多高深的造诣,也无法弥补他因观念上的偏差而给学生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演员李冰冰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提到,她从小到大就是一个特别没有自信的人,因为小时候数学成绩不好,她一直笼罩在这样的观念阴影下:“小时候不会算算术的人都很笨。”她说,数学不好,导致什么都不好,以致一直没有安全感,恨不得自己能丑一点,“我现在一直有点驼背,我从小的时候一直是这样走路,就希望老师不要看到我”。爱美之心乃人之本能,却硬生生地被扭曲为“恨不得自己能丑一点”,可见,观念是一只多么可怕的“看不见的手”,它甚至可以让人类这个“物种”慢慢地“变异”。

教育上出了偏差的观念,犹如枷锁,学生的心灵一旦戴上它,可能花一辈子的时间都解不开。麻烦的是,有些观念有其时间性的一面,最容易过时、落伍,教师一不小心,可能就以这些过时的观念建立起铜墙铁壁,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自以为是,对外面的世界一概保持封闭和无反应的生命状态。

基于此,就有了衡量现代教师的三个标准:一是,做一个开放的教师;二是,做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三是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这三个标准既有次序上递进的关系,又互相关联、交叉,比如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对达到前面的两个标准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总是保持开放的生命态度,与这个世界,与他人,与自己时刻进行积极的对话。在书本的滋养下,一个开放的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精神性状:一是,在不断正面回应环境的各种挑战的过程中,他确立了自己的信仰和职业追求的方向,努力去寻找并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尼采语);二是,他乐于学习,善于悦纳不同的人,并批判性地吸收、消化不同的观点。谈到学习,达尔文可作为我们的典范。曾有人要达尔文写一份自传,他作了如下答复:“我先是学习,尔后是环球旅行,然后又是学习,这就是我的自传。”三是,他放下成见,以崭新的方式看世界,伴随着好奇心、责任感,并在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分享中,不断学习、转化、创造、发展,在生命不同的季节里,其思想总有恰如其分的成长。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内心敞亮,知道自己在专业上追求的方向在哪里,正如梭罗所比喻:“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在书本的滋养下,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有专业伦理和专业能力的人。叶圣陶先生对教师有一个基本要求:肯负责,有本钱。“肯负责”,指向专业伦理;“有本钱”,指向专业能力。

先说专业伦理,它早已被各行各业抛之脑后,整个社会的人为了利益,可以不顾任何伦理底线。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即成全生命、呵护人性,应该成为其专业伦理的根本标准。许多老一辈的教师,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尤其在恪守专业伦理方面。我有一次听于永正老师上作文课,课题是《写保证书,转述通知》,当他和学生互动结束后,学生开始按要求写保证书。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报告!于老师,孙×看我的!”于老师当即答道:“看你的?人家是在向你学习,没关系,因为一个人考虑问题总不会那么周密。”放眼望去,班上确实有几个可能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正在左顾右盼。于老师接着说:“看来‘政策’不能放宽。同桌写的,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抄。”于老师边说边走到一位男生跟前,问道:“你抄了同桌几条?”那个男生很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抄了一条。我怕写不好。”于老师于是换了一个方式:“这样吧,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交换一下意见,然后再写。”学生抄袭,其实质是他学习上发生了困难,于老师不但给足他们“面子”,而且迅速转换教学方式,组织全体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同时给足他们突破困难的空间。这种课堂应变的机智和能力,因恪守专业伦理而焕发出温暖人心的力量。令人难过的是,今天的许多教师,因为不读书,不开放,不反思,为了侍奉功利的目的,失去了应有的耐心,甚至不择手段,把学生当工具。上善若水,作为真正的读书人的教师,“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对学生有超越功利的人性关怀。

再说专业能力。今天的教育备受诟病,其中有一个我们无法绕过去的重要因素,即人们对教育者的专业能力普遍不信任。虽然现在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有一个事实确凿无疑:家长有文化素养不一定等于有教育素养,他们许多对教育非理性的质疑、指责,往往造成教育更混乱的局面,当然,这跟教师没底气,没自信,尤其在专业能力方面,有很直接的关系。教师的专业能力并非局限在教学能力这一狭隘的范围里,它自然还包括爱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等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可见的将来,能让学生考出好分数,不过是一个教师最低限度的“本钱”。作为现代教师,他最大的“本钱”是,在读书中扩展教育视野,回归教育常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思想,从而建构起支援他作为现代教师的“思想资源库”。

有“本钱”的教师,对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似是而非的繁杂现象,不盲从权威的声音,也不轻信流行的观点,而是保持自己的敏感,屡有独到的见解,因为他始终眷念健康的人类精神,视“读书明理”(郑板桥语)为天职。比如,关于减负问题、学生跳楼事件、学校文化建设、杜郎口现象和教学模式、好教师的标准等教育“热点”,有“本钱”的教师不仅有自己冷静的思考,而且往往能透过现象,直指教育的本质。

亲爱的朋友,读到这里,不妨请你问问自己:“我是现代教师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不妨先问问自己:“今天,我读书了吗?”

现代教师怎么读书

教师课程导入方法学习心得(朱永通教师阅读三问)(3)

古人云:开卷有益。这是一句很笼统的励志“口号”,很像小时候大人哄我们的招数:乖,听话,才给你糖吃!糖吃多了,不仅牙要坏,脑袋瓜也会不灵光的——光听话,就不思考了。同样道理,如果所开之卷皆是糖之类哄我们听话的东西,除了可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蠢,何益之有!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作为现代教师,需要怎么读书,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一曰,须开有益精神发育之卷,获得现代教师所必需的基本常识和内心生活。

浮躁与功利,是这个时代的传染病,其病毒之蔓延无孔不入,殃及教育,最明显的恶果是,教育日益平庸化、世俗化,且逐渐露出僵化和滞后性的面孔。作为现代教师,如何在庸俗的空气中增强免疫力,自觉去突破现状的呆滞和体制的局限,让自己多一点教师味,多一点书生气?这个问题,可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一句话来回答:“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当然,“拿学问提着”,指的是在思想上下工夫,这是精神发育之关键的关键,而提高思想能力的关键途径则要“直扑经典”(黄克剑语),读点哲学,回到人类的思想源头——轴心时代的伟大人物(比如孔孟老庄,帕拉图、苏格拉底)那里去吮吸精神发育必需的奶水。今天之教育,虽流派林立,杂象丛生,但若有哲学之慧眼烛照其间,我们一定不会因被遮蔽而迷失,因为哲学有益我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回归教育之常识。

话说回来,今天的中小学教师,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走上讲台,皆在应试教育的大道上前仆后继,几乎无暇亦无心去吮吸哲学原典之奶,久而久之,精神的肠胃根本适应不了“原奶”。这时候,当然要退而求其次,先吸收一些“奶粉”式的解读本,比如《论语》,可以先借助杨伯峻的译注本、黄克剑的解读本、李泽厚的今读本等等,至于于丹的心灵鸡汤版,最好别碰,因为她只是从《论语》中舀了一丁点的“奶粉”,却用了一吨以上的水去冲泡,偶尔尝尝倒也无妨,若喝多了,喝上瘾了,只能导致营养不良。

精神发育犹如身体发育,除了必需的营养外,还需运动,所以,现代教师的精神生活需要经常“运动”、调理,也就是说,现代教师既需要满足生存的职业生活——教书,也需要丰盈灵魂的内心生活——读书。就精神享受而言,读文学类的经典作品,犹如听经典音乐,可以滋润心灵,让生命伸枝展叶,保持旺盛的活力。叶嘉莹教授有一次讲座后,与学生曾有过如下问答。一学生问:“叶先生,您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呢?”叶教授回答道:“你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典诗词既不能帮你找到职业,更不能帮你挣钱发财,但学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使你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啊!”叶先生的回答,让我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神说:‘如果你内心的光明熄灭了,那黑暗多么可怕。’”是啊,很难想象,一个“内心的光明熄灭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如何能做到以人间情怀之灯去引领学生观照、眷注人生世相呢?

二曰须开有益专业发展之卷,获得现代教师所必需的专业素养和思想能力。

谈到读书,许多专家学者言必兴趣,使读书成为人生之乐事云云。从理论上来说,一点都没错,因为人要把一件事做好,最需要的是动力,就人选择读书而言,其动机有二:一是喜欢其“无用之用”;二是确信其“有用性”。第一是全凭兴趣、爱好去读书;第二是抱持一定的功利心去读书。对于久经应试教育锤炼的教师,除非从小培育了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很难让读书成为他的生活方式,因为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兴趣一旦错过早期的开发,缺乏一点一滴的能力积累过程,长大后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真正开发出来。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虽然无法尽情享受到把读书当消遣的乐趣,但至少还有第二个动机,可以让他们拿起书本,即把读书当成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无需囿于道德感,觉得缘于第二个动机去读书多少有些不光彩,其实,当我们与有益专业发展之书——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专著朝夕相处之后,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足以改变我们的气质,提升专业素养,并显露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当中。

作为现代教师,当你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到了理解儿童的知识之后,自然会运用它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突破了专业伦理的底线。比如,当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不听课,而是埋头有滋有味地读起课外书,你会怎么处理?举这个例子,源于我一个好朋友的小孩D在学校的真实遭遇。D有一次在语文课上偷看课外书,结果语文老师走到他身旁,抢起课外书,咆哮着把它撕烂掉,然后扔进教室的垃圾桶。朋友说,D从此恨死了语文老师,虽然上课再也不敢偷看课外书,但压根听不进去,成绩从此一落千丈。我相信,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不可能采取如此粗暴的惩戒方式,因为书本上随处可见诸如此类的告诫:“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产出和蔼、高贵和聪明的人民,要求细心的教养。”(迈克尔。施瓦布语)一个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先天遗传的因素外,后天的教养至关重要,有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上案例,教师的表现毫无专业伦理,即他用一个更大的错误去纠正一个小错误,无视学生的心灵伤害。如果教师事后有所反思,应该找到学生进行“安抚”式教育,尽可能修复学生因自己的冲动而受到的损害。当然,或许这是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但我想借此进一步谈的是不读书的可怕后果:当一个教师躲在以一己经验筑成的硬壳里,不读书,不反思,其硬壳遮蔽住他的眼界,让他见不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此把僵化的教条和自以为是的自大当成教育的全部。

作为现代教师,当你依据有益专业发展的原则来精选书籍,并认真地一部部“啃”下来,你的专业能力自会潜滋暗长,获得意想不到的提升。比如,在与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交往中,笔者发现,他们的文本研读能力甚差,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除了阅读课本的选文外,对该选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从不涉猎,于是,笔者分别在福建厦门的一所中学和小学成立了读书会,以“教学文本解读及拓展性阅读”为专题,要求读书会成员每人挑选课文的三个作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年内集中精力读完三个作者的所有作品,包括部分研究他们的专著或文章。每次研讨,让其中一个成员主讲,专门介绍他最近研读某个作者作品的收获。一个学期下来,这些教师越来越享受大家共读的时光,而且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更得心应手了。

此外,作为非消遣性阅读,你还可以尝试做读书札记,一则有益记忆;二则有益思想能力的提升。这个读书札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摘引书中作者的核心观点,二是记下自己的心得、见解。约三年前,笔者去拜访特级教师陈日亮老师,在他的书房里,聊起彼此最近读的书,他捧起笔记本,读了几则他的读书札记。听完,我接过来一看,不得了,整个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的,在一行行娟秀的文字里,时现思想的灵光碎璧。一问,才得知,陈老师自年轻当老师开始,就养成记读书札记的习惯,尤其是前几年退休后,边读边记,成了每日必修的功课。看到陈老师翻箱倒柜找出的一大叠笔记本,笔者兴奋不已,当即力邀陈老师把这些札记输入电脑,筛选、整理后交由我们出版社出版。今年下半年,陈老师终于把读书札记整理出来发给我。我把它打印出来,带着身边,抽空就读。经反复斟酌,我把书名定为《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这个书名蕴含了我阅读的感受和由衷的敬意我们总是纠缠于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无用,殊不知,书读多了的人,他们一举手,一投足,一张口,一落笔,处处闪现书籍赐予他们特有的气质,一如陈老师,他花了一辈子时间当读者,记下的是一个现代教师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