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一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向周杰伦问起:“你觉得到底哪一种音乐风格,对你的影响最大?”

周杰伦毫不犹豫地回答:“古典音乐。”

始于中世纪的西方古典音乐,是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遗产,然而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西方古典音乐才在中国民间的广泛流行。

也就是说,千年前诞世的西方古典音乐,承载了无数前人技术、灵感、情感于一体的音乐界”活化石“,在中国民间史上其实是个仅仅存在百年的新奇玩意。

然而对于中国皇帝们来说,这可不是什么稀奇宝贝,甚至中国第一支古典乐队就是由一群太监组成的……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1)

一架古钢琴的梦幻之旅

因为圈层的限制,古典音乐一直是贵族的专享,民间鲜少能听到。哪怕到了今天,古典交响乐庞大的规格,一定的票价以及极高的欣赏门槛,使得享受古典音乐仍然也只是少部分人的小众爱好。

而万历皇帝,则是那少部分人中的幸运儿。

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叫做利玛窦的传教士从遥远的意大利带来了一件珍贵的贡品——一架击弦古钢琴,献给了万历皇帝。

文献《续通考》中有记载:”明万历28年,大西洋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献其国乐器,自言泛海九年始至。所谓琴,纵三尺、横五尺,藏椟中弦七十二,以金线或炼铁为之,弦各有柱端通于外,鼓其端而自应”。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2)

同在现场的还有另一位传教士,名叫庞迪我。当他奏响此琴的一刻,注定成为中华音乐史上颇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架琴也成为了中华大地上最早响起的西式钢琴。

哪怕是习惯了山珍海味、见够了大世面的万历皇帝,第一次听到这异域风情十足的演奏时,也是倍感新奇,于是专门让礼部教坊司派遣了四名演奏弦乐的太监跟随庞迪我学古钢琴。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四名太监最终学会了一首中文名叫《西琴曲意》的乐曲,并配上赞美之词,呈奏给万历皇帝听,万历皇帝因此龙颜大悦。

这件事后来又被记录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这四名太监成为了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学钢琴的中国人,而庞迪我则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钢琴教师,而这本札记还记录了万历皇帝的堂叔朱载堬发明的十二平均律。

不过在这之后,万历皇帝事务繁忙,逐渐“冷落”了这架古钢琴,直到40年后,传教士汤若望进宫安置日晷,才偶然发现那台已是尘封垢积的古钢琴。

神父为当时的明朝皇帝崇祯奏了一曲,崇祯非常满意,还招来后妃一起欣赏,然而崇祯亦没有学习的欲望,于是这架琴很快又被遗忘在角落里积灰。

崇祯皇帝后来成为了明朝最后一任皇帝。不过幸运的是,朝代虽更替,这架古钢琴却一直被保留着,最后终于等来了一个真正爱它的主人——康熙皇帝。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若是这架古钢琴有灵,想必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千里迢迢的来到中国,又经历了朝代的更替,甚至三易其主,从万历到崇祯再到康熙,这一路上的旅途可谓颠沛流离。

好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它的最后一任主人,康熙皇帝,是一位真正的音乐天才。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3)

论一个皇帝的音乐修养

金庸曾说:“明帝少英主,清朝无昏君”,可见其对爱新觉罗氏皇室评价之高。而康熙帝帝玄烨,作为一位雄才伟略的顶级高富帅,在“文治武功”两大方面,都太过出色,近乎完美;他的拥趸不分满汉,都是骨灰粉,最爱送他“千古一帝,旷世未有”8字短评。

可以说康熙在清朝12位皇帝中,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4)

17世纪中叶,少年爱新觉罗·玄烨登基后,擒鳌拜、平三藩、荡灭葛尔丹…马不停蹄的就把大事办了,效率高到离谱,是我等拖延症患者永远不可逾越的高度。

而在忙着掌管国家各大政事之余,康熙皇帝还喜欢文学、数学、音律。

法国传教士让-弗朗索瓦·热尔比永(汉名张诚)在作品《张诚日记》曾很清楚写到,康熙很喜欢数学、化学等学科。在日记1690年5月3日条,又说康熙“每次上课,几乎没有一回不称赞欧洲科学的”。

由此可见,康熙帝热情拥抱“赛先生”,比鲁迅胡适都早了200多年。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5)

闲暇时,康熙还喜欢听听宫廷演奏会。明朝之后,不断有小提琴、大提琴、竖琴、曼陀林等西洋乐器被献入皇宫,这些新奇的乐器,与皇宫里的那架古钢琴一起成为了康熙平日里爱不释手的“玩具”。

当时皇宫中有不少西洋乐师存在,负责教授西方音乐、制作和修理西方乐器、编撰音乐教材等等,其中就有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Thomas Pereira。

1673年,康熙正式同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学习西方乐理和古钢琴,因为在音乐上有天赋,康熙皇帝学得快悟性也高,还能举一反三做琴曲的改编,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在西洋乐曲上演奏出来。

到1703年的时候,康熙已经可以在古钢琴上弹奏中国古琴曲《普安咒》了。

普庵咒Incantation of the Monk Pu'an

赵家珍 - 禅意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6)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学习钢琴的皇帝,在他的授意下,徐日升还撰写了《律吕纂要》作为皇室子女的音乐启蒙教材,这是中国第一部中文版本的西方乐理书籍。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7)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康熙皇帝一辈子生了55个娃,他的音乐基因和他授意人编写的音乐教材一起传承了下去。

1711年,他的孙子乾隆皇帝继位,从小就生于宫廷的乾隆,沉浸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从小便耳濡目染,他完全继承了康熙的音乐细胞,对西洋乐同样充满着热情。

乾隆继位后,很快就邀请了一批传教士来到宫中,对被闲置在库房里的乐器予以分类和修理,又邀请乐师重新制作了一批精美的乐器。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8)

这还不算完,为了享受西洋音乐,乾隆皇帝甚至亲自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西洋管弦乐队。

他命传教士魏继晋与鲁仲贤教小太监学习“大拉琴”(大提琴),和“小拉琴”(小提琴),在宫中组织了一个包括了大小提琴、钢琴、双簧管、单簧管、吉他在内的西洋管弦乐队。只见太监们身着对襟绣花马褂、顶戴花翎坐在一起合奏,水准之高,连在场的西洋乐师都忍不住赞叹。

乾隆还下旨让工匠们制作象牙长笛和铁弦琵琶等乐器,来了一个东西方乐器X工艺“大乱炖”,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前卫的创新了。

可能是坐在紫禁城龙椅上的人,免不了对古典乐产生孜孜不倦的好奇心。到了乾隆的重孙,光绪皇帝这里,音乐直接成为了他的救赎。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在瀛台。这日子过得太冷清,光绪皇帝找出了一堆外国进贡的八音盒。小小八音盒里传出来的都是西洋音乐,虽然好听,但听久了也让光绪烦躁。

郁闷之际,他索性将做工精致的八音盒直接拆卸下来,观察里面的构造及组成,然而当他想再将其组装起来时,却发现没有趁手的工具。

接下来他的骚操作,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他竟找来修钟表的师傅,从身旁拿出一张图纸,让修钟表的师傅直接对着自己绘制的图标重新安装。

师傅虽然满头雾水,却依然严格按着光绪给的图纸把八音盒重新组装起来,而当他打开盒盖试听时才震惊的发现,从八音盒里传出来的不再是西洋音乐,而是地道的中国昆曲。

原来,光绪皇帝拆开八音盒,彻底弄清楚琴盒发音和音符高低以及节拍长短的原理之后,就按照昆曲的曲谱,重新设计了琴盒内机轮的结构,这之后,光绪皇帝就可以把八音盒换着听了。

西洋乐听乏了再听一听昆曲,这一波操作,我给满分。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9)

为了古典乐,踏上新征程!

从明朝的万历时期到清朝的康熙、乾隆、光绪时期,古典音乐一直被视为皇室贵族的专享,虽然也有不少人为古典音乐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一直到清朝结束,西方古典音乐仍然还处于小范围传播的萌芽状态,民间能听见的概率很小。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西方古典音乐终于能在中国民间流传开来?

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洋人带着西方文化踏进中国的国土,好的坏的、一切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为了能让西方古典乐在中国民间得以广泛流传,许多心怀天下的国内外音乐家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我国著名钢琴家傅聪、巫漪丽的老师——梅百器。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10)

梅百器师从李斯特最欣赏的弟子斯加姆巴蒂,技艺精湛,在品格上也是超凡脱俗,一生致力于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919年,意籍钢琴家梅百器在上海举办了两场钢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不出意料地取得如浪潮般的好评和赞赏。上海工部局董事会上,大家一致选举梅百器做为工部局乐队新任指挥,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梅百器称:“吉普赛式的生活已经够了,我们要搬到上海了!”

梅百器从欧洲招来了最好的乐手,同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并一同加入了乐队,这些乐手大多出身俄国皇家音乐学院,意大利国立音乐院,德国皇家音乐院等,其音乐素质可谓世界顶级。

在梅百器的努力下,乐队增加了演出场次,演出曲目上又扩展了包括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在内的世界级经典管弦乐曲,上海工部局乐队在梅百器的带领与努力下,一跃成为当时的“远东第一乐团”。

上海良好的音乐氛围和高水平乐队的存在,吸引着大批优秀的海内外音乐家把全球巡演的第一站定在上海。上海率全国之首,掀起中国历史上首轮交响乐大潮。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11)

同一时间,现代音乐学校与高校乐团也纷纷建立起来,至此,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不仅仅有“旧时王谢堂前燕”,还有那些流传千年来自异域的音符乐律。

西方古典乐终于不再是皇室贵族的专属,而是成功走入中国民间,虽然仍然需要欣赏门槛,但欣赏的成本却大大的降低了。

现在也仅需要花费一顿晚餐钱,就可以在现场聆听恢弘灿烂的交响乐,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受作品里非凡的乐思的和深藏的灵魂,通过演奏者,传递向听众。

这些音乐,包裹着悲或喜的灵魂内核,从远方来,又向远方去,因为包容,所以繁盛。

侧耳细听,它的曼妙与永恒,正是古老文明的深沉回响。

本文转自公众号|哎呀音乐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12)

文中音乐摇篮曲 Wiegenlied来自瑞鸣音乐专辑《乘着那歌声的翅膀》。作曲:约翰奈斯·勃拉姆斯 歌词大意:睡吧小宝贝,微风吹过铺满玫瑰的床铺,带来阵阵清香。睡吧,小宝贝。愿你平安甜蜜,熟睡到天明。 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音乐巨匠勃拉姆斯,于19世纪晚期创作了这首广为传唱的名曲,并将其作为纪念献予一位刚刚诞下幼子的昔日恋人。编曲以原曲为基础创作了前奏,中段大提琴的独白,与女高音的对话应答,以及尾声。温暖亲切的歌声,交织在宽厚沉稳的大提琴与醇美细腻的小提琴的对话中,以平缓的节奏,诉说着母亲对孩子的深情祝福,令聆听者在这圣洁超脱的乐声中,获得了片刻的休憩。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13)

《乘着那歌声的翅膀》

国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倾情演绎

纽约百年艺术殿堂温暖录制

千年前古典乐器演奏(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14)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968924585&wfr=decorate_shop_qrcode_tpl_3231&ifr=decorate_shop_qrcode_tpl_3231&spider_token=73f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