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肥坐高铁一路向西北,一壶茶的功夫,就到了近200公里开外,一个风土人情、地貌气候迥异于皖中的神奇世界。

居皖之大,北有颍上,大“隐”于市。携带着管仲文化的基因,从千年之前款款而来。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1)

八里河风光

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最南端,南临淮河,中跨颍水,颍河淮河穿境而过,是阜阳市唯一的千年古县。

水乡之城,颍上,上“瘾”。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2)

颍上标志性建筑——九合塔

历史:管仲文化发源地

漫步颍上城东滨河公园周边,从明清苑的斗拱飞檐和砖石木雕之中,到管仲文化馆的九合塔之上,可细细感受千年颍上的古老魅力。

颍上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 (公元606年) 改称“颍上”,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阜阳市唯一一座千年古县。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3)

明清苑古戏台

颍上县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当代著名学者常任侠,作家戴厚英,两院院士陈国良、郑守仁等都是颍上的杰出代表。

这是一片管仲文化厚植的沃土。在管仲文化馆,展示着“千古管相”管子的生平脉络,从管仲出生到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十几组雕塑作品说着从前的故事。

管子的治国思想历经数千年,仍被后人世代沿袭。管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一代代颍上人奋发向上,也造就了颍上民康物阜的盛况。

登上九合塔,极目远眺,清风拂面,思过往,行当下,明未来。近在咫尺的是河洲书院,春日也是读书日,桃花依旧笑春风。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4)

管仲像

文化:花鼓推剧祈民安

优渥的皖北大地,淮河流域的最南端,千年以来,是什么样的曲调一直穿越在这片土地之上?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5)

管仲老街丰收宴

颍上花鼓灯艺术是最早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类目。这是一种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 (三) 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

据悉,花鼓灯最迟源于宋代,它是淮河流域一些艺术品种的根脉。这种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凤台等地。

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劳动人民将这些朴素的愿望寄予花鼓灯中,表演炽热欢腾,情绪欢快激昂。东方艺术的直白和奔放,淮河儿女的礼仪风情,都在表演之中。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6)

花鼓灯演出

产生于花鼓灯后场小戏的推剧,则被评为省级非遗,属于稀有剧种,又名“四句推子”。随着推剧艺术的发展和丰富,后来出现了折子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剧剧目多为歌颂新中国成立和各类英雄人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小戏层出不穷,《新春对歌》等常在民间传唱。

推剧广泛吸收地方民歌精华,对民间歌舞的演变和戏曲唱腔的研究,以及对影响其他剧种音乐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推剧艺术的风格热情奔放、诙谐幽默,体现了淮河人民歌舞的特点,具有浓烈的地方特征和乡土气息。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7)

尤家花园风貌

旅游:闻其声更见其形

管子故里、休闲天堂、皖北水乡、生态颍上,这是颍上近年来旅游发展的王牌。

襟淮带颍的水资源优势、承东接西的地理环境、四季鲜明的气候特征,孕育了颍上优良的生态环境。颍上拥有八里河、小张庄两个“全球生态环保500佳”,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八里河风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3家(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尤家花园•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明清苑),国家3A级风景区4家(小张庄、管仲酒业工业旅游区、望和啤酒工业旅游区、淮罗庄台文化旅游区),其中,迪沟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8)

管仲老街

颍上旅游资源集中,在主城区漫步即可到达明清苑古建筑群和河洲书院。明清苑集中原之恢弘,汇江南之神秀,被誉为“皖北第一苑”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典范”。旧时颍上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多地商帮汇聚于此,晋商在颍上建有山陕会馆。明清苑融合南、北建筑风格,是集明清建筑精华之大成的艺术宝库。

尤家花园建于1923年,前身是豪绅尤荫轩的私人花园,名叫“游园”,又称尤家花园。园内小桥流水、假山长廊、亭台轩榭、奇花异草,具有典型的苏式园林风格。

更为人熟知的八里河风景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也是目前皖北地区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八里河的前身为柳沟河,元末明初,洪水泛滥,常有洪灾。清时,柳沟河改名为八里河。如今的八里河风景区是在多年建设的基础上,经1991年颍上县特大洪水灾涝后充分利用低湖沼泽洼地,综合治理而成,总占地15.8平方公里,1996年对外开放。分为鸟语林、西区、东区、十二花岛四大景点。碧波万顷,风光旖旎,古色古香,让人如痴如醉。景区融中西建筑于一体,尽现建筑文化和园林文化的魅力。游客在此可行走栈桥,览万顷碧波于脚下;可乘坐舟船,赏十二花岛于四时;可进明清古宅,赏砖瓦缝合、斗拱飞檐、砖石木雕。这一系列的历史遗迹逐步恢复,填补了颍上千年古县城“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空白。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9)

俯瞰八里河

湖泊纵横,碧波浩渺,曼妙多姿的花鼓灯、响彻云霄的淮河锣鼓、屹立于滨河湖畔的九合塔、古色古香的管仲广场,见证着千年古邑的华美嬗变,展现着皖风徽韵的风华绝代。颍淮之滨的颍上,穿越千年的历史云烟,在时代演变步伐中迎接新生。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10)

南湖阁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11)

俯瞰颍上县城

生态:七十二湖遍颍上

颍上南部淮河岸线98公里,其在颍上县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涧河、润河、颍河、西淝河、济河。颍河从东北入境,至东南入淮,贯流103公里。

除天然河流之外,境内还有淮颍大沟、阜颍河、八里河引河、谢展河、人民河、小清河、八丈沟、灰沟、六南河9条人工河,主要湖泊则有唐垛湖、邱家湖、第三湖 、焦岗湖、戴家湖、五里湖。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12)

八里河风景区石林仙境

颍上水系发达,“七十二湖遍颍上”,地肥水美,物产富饶,绵延的水脉滋养着一代代颍上人。

这里是皖北地区的鱼米之乡,早餐店里,煎饼面筋、颍上卷馍是当地一绝,阜阳粉鸡、八里河柴火炕鱼让南方人觉得不虚此行。夜晚的管仲老街,小吃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挑拨着游客们的味蕾。从麦田到餐桌,各类面食慰藉着食客的一日三餐,敦厚、踏实,是最有情的家乡味。

颍上有几个古村(风华正安徽颍上)(13)

五里湖湿地

据安徽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