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近年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向新能源转型,这不仅让整车逐渐新能源化,也带动了核心零部件企业的新能源转型。同时新能源化也加速推动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从而推动产业从产品到整体商业模式的深刻转变。在此背景之下,我们相信未来汽车行业最为本质的变化将是从产品经济逐渐过渡到用户经济。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企业只有精准捕捉用户需求,洞悉用户的心理、行为习惯,真正做好用户的管理,打造用户真正需要的出行场景,才能成为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3月11日,在《中国经营报》触角学院“解码商业公开课”子栏目“零观汽车”中,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表示。

麦肯锡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触角麦肯锡方寅亮)(1)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

“我认为新能源化能使得汽车行业不断突破。传统燃油车以机械架构为主,无论车联网、互动娱乐还是智能驾驶,传统机械架构下整车能实现的算能算力较难真正保障高阶智能化的发展。而新能源汽车以电子电控架构为主,能够真正赋能汽车向智能化进行转型,智能化才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根本变化点。围绕着智能化,汽车将从驾驶工具转变成人类生活的空间。通过无人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设备的搭载和运用,车主与乘客也能与汽车增加更多的互动。”方寅亮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新四化的到来让汽车产业从过去的单一链状向生态网络进行演变。在此基础之上,新四化推动的其实不仅仅是单一产业的变革,而是制造业、电子通讯业、互联网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智能产业也正在加入到这一生态网络之中,将产业格局进一步打开。”

据了解,近几年来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初创企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不少科技巨头比如小米、百度、华为也纷纷进场造车,共同拓宽汽车的边界。而在这一进程之中,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创新。

方寅亮表示:“以前只是单纯地卖出一辆汽车,但是OTA的出现可以让企业与用户的‘云’链接产生更多价值,通过OTA能够实现车辆的各种能力升级,也能极大地扩大服务范围。随着车企对于OTA功能的更多开发,以‘包月’‘付费’等形式的全新车辆升级模式,也将出现在更多的车辆上。”

在方寅亮看来,基于这样的商业模式创新,其实也进一步强化了供应模式创新。“以前都是采取以传统主机厂为核心,按一级、二级供应商逐层管理的供应模式,但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或者说软硬兼顾的时代后,供应链的合作模式以及话语权都将发生改变。特别是当前不少科技产业的企业涌入汽车行业中,也在逐渐从电池、芯片、车载系统、自动驾驶等庞大的生态系统中寻找到下一个机遇和商机。”

方寅亮表示:“在这一复杂多变的情况之下,汽车行业其实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从主机上来看,它需要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进行更深入的用户洞察。特别是当前Z世代的消费者已然进入到市场,他们的消费偏好非常鲜明独特。同时,主机厂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其他产业的优秀企业进行合作共赢,而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市场的快速变化不断调整策略。”

他还表示:“其次,从经销商来看也需要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燃油车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来源是来自于后市场,而新能源车的后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保养环节几乎不存在了,这就需要经销商改变经营模式,才能适应未来新一轮的产业发展。最后,新四化对于产业环境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例如,在车联网数据安全、无人驾驶事故责任界定等环节还有待进一步的政策明晰与引导。”

方寅亮最后表示:“我认为新能源汽车下一阶段的重点在于配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其中就包括充换电设备的安装运维、未来动力电池的回收与梯次利用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探寻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基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环节的可持续转型道路,再向全球推广,就会让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走得更高更远。”

(编辑:张硕校对:颜京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