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增减挂钩”、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两个办法,佛山市三水区拟增加农用地、绿化地面积,提升城市“绿色”19日记者从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获悉,目前正在公示《佛山市三水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西南街道青岐水泥厂项目区拆旧区复垦方案的批复》(以下简称方案),以及西南街道19宗土地(用于公园与绿地)情况,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三水区土地储备中心公告 增减挂钩划拨用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水区土地储备中心公告 增减挂钩划拨用地

三水区土地储备中心公告 增减挂钩划拨用地

通过“增减挂钩”、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两个办法,佛山市三水区拟增加农用地、绿化地面积,提升城市“绿色”。19日记者从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获悉,目前正在公示《佛山市三水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西南街道青岐水泥厂项目区拆旧区复垦方案的批复》(以下简称方案),以及西南街道19宗土地(用于公园与绿地)情况。

增减挂钩试点将复垦耕地(水田)183.57亩

为盘活用好三水区农村建设用地,积极探索通过“拆旧建新”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周转使用新途径,该局结合省相关文件要求,前期组织编制了相关方案。

经佛山市自然资源局批复,将以“先拆后建”模式开展相关地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项目涉及5个拆旧地块,现状为工矿废弃地(建制镇),涉及拆旧复垦地块总面积200.79亩,拆旧区通过整理、复垦后,拟可复垦为耕地(水田)183.57亩,其他农用地(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17.22 亩。

目前该拆旧复垦方案正通过网络、村委会公告栏、拆旧区项目现场等途径予以公示,并制定详细的拆旧区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按规定组织听证。

西南街道19宗土地拟用于建公园与绿地

除了通过“增减挂钩”提高城市“绿色”外,近日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该局还将对三水区西南街道木棉村委会“大岗岭”(土名)等19宗地用于公园与绿地建设,并同步发出国有建设用地划拨批后公示。

以木棉村为例,在该村增加公园与绿地建设土地,具有较大的政治和现实意义。因为木棉村不仅是三水首个“全国文明村”,更是三水区著名的“村企互助”项目、“民族村”。该村现有户籍人口约3800人,流动人口约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2300人,尤其是村里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当地企业,以广东佛山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为例,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员工在全体员工中占比超过三成。

而坐落于321国道一侧的桂柳公司于2005年落户木棉村,这家企业的员工从不到20人发展到近200人,约20%员工是少数民族。

此次在木棉村增加6125.94平方米的公园绿地面积,加上黄竹坑、大望岗等自然村依然保持的“村前碧塘村后山”的宜居环境,木棉村的宜居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营商环境会由此受益。

除了木棉村会因此受益外,新安街道的河口居委会、洲边村委会、五顶岗村委会都会从中受益,其中洲边村委会“洲边林场”划拨土地面积最大,达到10958.34平方米。

■相关

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尹辅华

【作者】 尹辅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