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在路上电台

这个冬天很冷但是我的心很暖 大雪天你需要一锅酸菜来取暖(1)

本 期 歌

《自己人》雪村

昨天是大雪节气,每到冬季,闯先生的厨房总会不时的飘出酸菜白肉的香味,也许是在临近东北的地方生活了很久,一锅热气腾腾的酸菜,透过朦胧的玻璃看外面的雪,仰头干一杯高粱酒,这种生活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里。而80后,90后,开始了解东北生活,一定不是通过乡村爱情,而是曾经和我爱我家,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儿女并驾齐驱的,《东北一家人》。提到这个名字,你还能想起里面的人物么,你还记得有多少明星客串么?你还记得里面的邓超和沈腾么?当然,即使你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这首歌,你一定熟悉,重新来听,我相信你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

赵雷的一首成都火遍了中国,如果这首歌是最近刚刚发行的,改一个名字,叫铁岭,不一定就没有成都火。

《星期三的第二堂课》

雪村,被视为是“网络歌手开山鼻祖”,他的作品《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开创了通过网络走红的先例,也因此他成为现象级人物。雪村独特的个人形象也深入人心,不少人将时下最火的动画人物形象“光头强”与之联系在一起。

很多人以为雪村就是一个接地气的网络歌手。但其实雪村是名门之后,父亲韩静霆,曾创作过众多脍炙人口的主旋律歌曲,比如《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而他从小也是天才少年,更考上了北京大学德语系。没错,看起来像光头强一样的雪村,是北京大学德语系的高材生。,轻松愉快的曲调,独创的音乐评书风格,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在我看来,是很多现在的民谣歌手所不具备的。也许在我们回忆生活的时候,他歌唱的,很多都是我们忽略的,甚至是不美的,但当你听完这些歌,你会发现,回忆变得更加完整,生动。

《办公室》

在准备今天的专题的时候,我翻看了十多年前的一则新闻,雪村自《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以来的第二张个人专辑《音乐评书之全是高科技》。原文是这样的,尚未上市,这张专辑就已闹出了不少新闻,一是《臭球》一歌在网上播出引来歌迷球迷的热烈反响,二是他这张个人专辑竟然“搭乘”了5首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的作品,三是他的新歌《办公室》是否拍成了“三级”音乐电视作品以及这是不是恶性炒作的争论。

说实话,这首《办公室》的MV我看过了,其中的很多的镜头都非常含蓄,如果放在当今,肯定会被吐槽的,XX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这首歌的故事要表达办公室恋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其实怎么表现都不为过。他说:分级制度是一个国家文化,特别是影视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分级并不在于是否有暴露镜头。说句实话,《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一直到《办公室》,这些作品对我来说全是成人作品。

好吧,这样的一部含蓄的作品在当初遭受了媒体的疯狂批判。反观现在各大门户网站头条上的出轨,走光,开房被抓如何如何。实在不好说,我们是开放了,前卫了,还是从一条岔路,走向另一条岔路。

当我们回到音乐上,这首歌的成功之处可能就是有过类型经历,正处在这种经历中的人听到,那一种强烈的感同身受和触目惊心。类似的题材,我相信你一定熟悉《广岛之恋》,不妨,就称这首歌,叫葫芦岛之恋吧。

《梅》

雪村的父亲告诉他,在常理上,用五分钟写完一个故事只能是大师所为。他在创作《梅》的时候是跟他较劲。但他发现我并不彻底,因为《梅》还是有大量的抒情因素在内,他一定要排斥抒情因素,虽然很喜欢,但一定要创造出一种在五分钟内就能唱完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一定要是现实主义的,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东西。至少也应该是对音乐的发展起一定的改变作用吧。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是在《梅》之后创作的。这首歌曲比《梅》走得更远,离五分钟的目标还差出三分二十秒。而且从叙事的角度上更彻底,因为它没有形容词。可能在我哈哈大笑时候,忽略了歌曲背后的精心准备。

梅这首歌的创作是在1995年。写《梅》是因为他走投无路,经商不果,想进入音乐这一名利双收的行业。雪村说,这是我平生为一个目的干的第一件事。

梅是中文中可以用长音唱出而好听的少数字之一,、梅本身不代表什么,代表一个人名,但在《梅》中,它代表一种人,一种崇洋媚外的,为了出国不顾一切的人,当然,也有一部分和新宿事件有关。当你知道这些故事,耐着性子听完的时候,你一定会被打动,即使,因为那一件四平针的毛衣。

《生个儿子是壮举》

大众传媒加速启动的名人消费工程,在此庞大工程轰轰烈烈的操练中,流行文化、时尚文化义无返顾将目光射向财富、明星、时尚、新潮、隐私、伦理……这当然不错,但也无妨有雪村之流对那混乱、肮脏、偏远、凡俗、被淡忘、被漠视的一隅投去一瞥……这一瞥平淡、无力,甚至粗糙,但其震撼之力也正从那柔软中辐射而出。无论“梅花”、“翠花”,雪村的“酸菜”品牌,从语文上看,无非回归叙事传统而已。“回归叙事”就是在歌词语文中重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些故事已很久无人问津……那些下岗大嫂的故事、无业游民的故事、我媳妇儿的故事、代课王老师的故事……雪村不厌其烦有滋有味地讲,而此前它们多半只是自生自灭,却从未离开我们的生活。

嬉笑怒骂,古怪顽皮,却不失柔情。比如这一首,梅,我们是否该要个孩子了

生离死别我们已经经过太多太多

你是我一切原因的结果

梅,我们是否该要个孩子了

也许之前这些歌,换一个翻唱,你可能根部不会相信这是雪村的歌,事实上雪村本不属于接地气的土鳖行列,高中同学在看到《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之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人是他昔日的同学。

学生时代的雪村,留着长发,还带有些文艺青年的范儿。英达调侃雪村说他一直在平民牌,不知道他能打到什么时候?为此雪村解释称:“我和英达之间的共同点就是我们都是把自己的定位放低,这不是比平民牌还要平民牌吗,对吧。包括不管我以前写的所有的歌,展现的都是平民生活,你看我涉及到失业女工,偷井盖的,肇事司机,开饭馆的老板,这是在我歌里头体现的东西。而在我电影里体现的也是这样,这个有8、90年代的北京的片儿警,有当时投机倒把分子,有餐厅的女招待,女服务员等。”

最后一首歌,回归一下雪村在大众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吧。

等你工了作啦

挣了钱啦

爹妈可不当累赘

只要儿子乖得很

媳妇乖得很

哪怕我们老了都无所谓

连个形容词都没有的大白话,怎么,还有些感人呢。

民谣在路上官方电台

微信平台回复,也许你就可以在节目里听到自己的声音

让我们重温守候电台的温暖。

每周 周二 周四 周六 21:00

喜马拉雅FM 荔枝FM同步更新。

侧身生活,不忘诗与歌。

【民谣在路上】

Dec. 9

2016

by: minyao-zailushang

电台主播/闯先生

图文编辑/丹丹

收听民谣在路上电台,请点击阅读原文

后台回复「歌单」可查看到往期歌单

民谣在路上

更多演出内容

近期活动

Mailive 民谣在路上·民谣地图演唱会

详情戳→来到你的城市,走走你来时的路,听听你未唱的歌

民谣在路上微店

大麦网

【1.7青岛站】购票扫描下方二维码

【上海站】即将开票

敬请期待

“民谣在路上”试音间

时间:2016年12月25日20:00

地点:北京星光现场(雍和宫糖果三层音乐厅)

阵容:冯翔、苏紫旭&The Paramecia、The Harridans、 向奕澎&乐队、房东的猫、牛牛(刘莉旻)

这个冬天很冷但是我的心很暖 大雪天你需要一锅酸菜来取暖(2)

这个冬天很冷但是我的心很暖 大雪天你需要一锅酸菜来取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