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足的工资比男足低(为什么女足收入不如男足呢)(1)

图片来源:纳豆家

01

有个学生知道我以前是体育专业的,于是昨晚在看过中国女足在奥运会预选赛里打败对手成功晋级后给我发来这样的问题。

他是通过抖音上的热点排行榜看到的这条新闻。而且,他也不是看完了全场比赛,而只是看到了抖音上截取的几分钟的小片段,然后热血沸腾,发了个朋友圈欢呼,然后又忿忿的问出了灵魂问题——女足一直以来都表现的那么好,可为什么待遇一直不如男足?是不是上头太偏心了!

有这样疑问的也不仅仅是某个人,抖音上相关视频下面的高赞都是“男足成绩不配待遇”“男女足差距太大”“铿锵玫瑰为国争光”这样的言论。几乎每次女足有任何新闻的时候,总有人把男足牵出来拉踩一番。

有意思的是,当男足的新闻出现时,很少有人提到女足。

如果按照舆论流量来说,男足什么也没有做,就蹭到了热点。

现在的明星们都知道“黑红”也是红。所以很多过气明星会自曝黑料,想出名的普通人也会拉低下限来,本质来说,都是想要获取关注度。关注有了,自然就有热度了,有了热度,就有流量,流量能换来很多,最实质的,就是钱。

所以男足当然有高收入,不是因为上头偏心,而是因为我们偏心。是我们给予的关注度给他们带来了收入。

02

这不是我在这牵强附会的玩狼人杀盘逻辑,而是当初本科和硕士期间学的专业知识:体育史,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休闲体育……体育其实是一门非常严谨也严肃的学科,体系庞大,而它所能展现和代表的有很多。这要是摆个龙门阵,我三天三夜不带喝水吃饭,也只能给各位聊个入门。而其实我自己也还没入门。

如果你因为之前的内容对体育感兴趣了,那我就再简单给各位提几个问题,让你知道体育这门学科是值得探索的——

各个国家为了一个体育项目争先恐后的砸钱提成绩,有了0.001秒的进步都能向全世界公布,一个奥运会之外,还有各类锦标赛,说是为了电视转播赚钱,可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奥运会就有了,国际体育赛事也有了,所以,各个国家劳心费力的为了什么?难道是都达成了共识,搁这扔钱玩呢?

CCTV5体育频道都知道,体育如何可以专门养活一个频道并且成为热门频道?新闻频道也有,可是间隙还要插点纪录片或者电视剧。唱歌跳舞再热门,他们可以给收视率锦上添花,但也做不到独自撑起一个频道。唯独体育可以,不仅24小时播放比赛没问题,而且还独立几个收费频道照样有人买单。不仅咱们国家是这样,体育热门是全球共识。

日本的棒球是热门,美国的超级碗(橄榄球)是顶级赛事,中国的乒乓球并不是全球热门项目,我练的手球你不知道但其实在德国它家喻户晓,是他们的国球……你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吗?日本的棒球热和美国的历史相关,手球1917起源于德国柏林,NBA有国际品牌力但在本土远远不如超级碗有知名度和关注度。

仅仅能研究清楚以上任意一个问题,涉猎内容就得从政治历史到社会文化和体质差异,出一篇SCI不在话下。

但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只是体育等于广播操,广场舞,参与体育只是为了健康。对,这也是体育的分支——全民体育、休闲体育。

再来一个问题:你知道航模和定向越野也曾是我国热门的体育项目吗?它们被划分在体育里的哪一类别?

03

女足进入奥运会不是第一次,这次比赛也不是女足和对手交手的最好成绩,昨天的体育赛事也不仅仅只有足球,但为什么女足上了热门呢?

很多人没有看过整场比赛,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场比赛。但是他们都通过短视频最快速的和团队共情了: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逆袭是背景基调,有对手在近距离射门时被球员力挽狂澜化解危机的惊险瞬间。

知道这些足矣。

而对于女足来说,能有这样的关注度也是好事,如果可以借此做好舆论宣传,稳固大家的关注度,保持流量,那么就可以提升待遇。

很多人抗拒体育的商业化,特别是我们的运动员做代言参加综艺,大家的批判声浪很高。但大家不知道体育本身就需要体现商业价值。NBA目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赛事,就是在于它的商业模式。我们的很多比赛赛制的改革,譬如排球,从1900年第一部排球规则到现在规则以进行了不下10次的变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具观赏性能吸引观众。网球赛时不确定且时间长曾经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只能大老远到现场买票来看比赛,当然希望比赛越长越精彩越能值回票价。而现在电视转播的出现,对于各项赛事的规则改动都有影响。

现代社会能带来优秀商业价值的赛事需要具备:比赛时间确定,时长短,节奏快,规则简单。

除此以外,赛事热点,就是逆袭的可能性。这也是女足能上热门的原因,以及男足始终被期待的原因。

04

中国男篮滑铁卢之后,大众的热度毋庸置疑的高于之前。至少出圈了,即使不关心篮球的人,也知道这件事,也会骂几句。当然,不是说这就是他们有意为之,男篮的运动实力还不足以让他们有底气“耍花招”。

但,“耍花招”有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乒乓球的养狼计划就是如此,绝对的的优势垄断地位不仅会让项目逐渐走向封闭,也不再能调动关注度,“十拿九稳的比赛有什么好看的。”所以有段时间乒乓球的赛事转播收视率真的惨不忍睹。

所以乒乓球运动员的收入待遇有多好吗?也没有。

反而偶尔的失利以及大比分落后情况下的黑马逆袭,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热点。

于是乒乓球现在的宣传角度,都是先从对手的轻视和无礼出发,于是有了“不懂球的胖子”梗,然后再乐呵呵的教对手做人,营造了娱乐性和关注度。反差定位带动的流量价值满分。

但是这样的梗就不适合男足了。

综上所述,女足的收入不如男足,不是因为“上面”不给力,而是因为我们不关注。

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力量,远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强大的多。

(哈哈哈,忍不住卖弄了,我已经离开行业许久,真的对体育学科感兴趣还是建议多看点理论书籍哦)

感谢阅读支持,欢迎转发点赞,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