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西次三经落实2》:第1山崇吾山,今保定顺平县青峪山雾山吴山,燧人氏在今徐水遂城,黄帝合符徐水釜山,黄帝陵在今满城眺山桥山、鲧封崇山在今顺平火焰山、羿射十日实为大陨石雨致崇山大火,禹因大火名炎融后改文命,尧都顺平尧城村,舜都蒲阪在今顺平蒲盖山下陈侯村一带,禹都阳城今清苑阳城,夸父逐日被杀等。

作者:路终远山海经,个人观点交流探讨。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舀(yǎo)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虫焉](yan)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fu),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尾而善投,名曰举父。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山海经描述的山对应现在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落实2:第1山崇吾山)(1)

第1山崇吾山:作者给出了此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参照物,是山经中位置描述详细的极少数几座山中最详细的,说明此经的作者认为此山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那这么重要的一座山到底在哪里呢?笔者以为满城与顺平交界的雾山山脉最南端的顺平腰山镇北边南吴村、北吴村吴山一带,极可能就是这个崇吾山,雾山山脉又称青峪山脉,青峪与崇吾读音也近。由于年代久远,只能从四个方向的参照物再找出一点蛛丝马迹。东西南三个方向暂不易判断,只有这北方“北望冢遂”,本人认为可以入手。先说这个“遂”,显然是个地名,这就让本人想到了本人所在保定地区的徐水县,在春秋战国时有武遂城,现在还有遂城镇,原来这里的釜山正是黄帝继阪泉大战和涿鹿大战大获全胜后,聚诸侯合符创建华夏中央政权的地方,全国各省地还有几处釜山,但徐水釜山近年已基本被学术界一致确认,相关内容可以网上搜索,这里不作详述。“遂”有成功之意,“武遂”可能纪念黄帝在此地武功赫赫告成之意。另笔者还认为此地最早为华夏始祖三皇之首燧人氏所居地,因得名遂,后其裔孙黄帝又战胜成功合符于此一带成为冀中华夏共主,便又名为"武遂″了。

山海经描述的山对应现在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落实2:第1山崇吾山)(2)

关于燧人氏、燧明国、燧林、遂地之所在,后世神话传说是在中原北方,而本人发现唯一古书详细记载位置的是晋王嘉《拾遗记燕昭王》:"王母果至,与昭王游于燧林,观炎帝钻木取火之术″,虽然王母与燕昭王见面是神话不可信,但这个燧林位于战国燕国之遂地这一带还是可信的,也正在后世中原北方。

山海经描述的山对应现在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落实2:第1山崇吾山)(3)

另《大荒北经》"有先民山,有槃(盘)木千里″、《北次三经太行山》"沂山,般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本人认为槃盘般同,本人《北次三经太行山落实研究》中推认此般水即今易县徐水瀑河,盘木即燧林,遂城正在瀑河边,即是说上古沿瀑河生长着很大很长的盘根错节之大木森林,是为燧人氏所居之燧林,先民或即指华夏先祖燧人氏。

豕是猪,遂是追捕猪,燧为烧烤猪肉,追捕到猪就引伸为如愿、成功之意,燧人之后代伏羲又名伏豨、女娲又名女希女豨,都与猪有关,家、冢也与猪有关,可见猪在上古华夏的重要性,伏羲的后代神农、炎黄五帝等也都在京南冀中这一带。徐水正有万年左右的南庄头遗址,本人认为正可对标燧人氏时代,而易县六七八千年的北福地遗址可对标伏羲时代,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南冀中还有不少其它国保省保县保史前遗址,本人认为这些就是三皇五帝华夏人群政治集团的遗存。

再看“冢”,既然“遂”为黄帝成功之地,“冢”本人认为应该就最可能也与黄帝有关即黄帝冢黄帝陵。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葬桥山”。现在全国有几处地方都说有黄帝所葬之桥山,如陕西黄陵/甘肃正宁/河南灵宝/河北涿鹿/北京平谷/山西曲沃等,其中陕西黄陵是规模最大名气也最大的,现在还每年在此举行国家层面的祭黄帝大典。但本人还是认为黄帝冢应就在保定上古华夏帝都区一带,其它省地的黄帝陵都是黄帝系后代子孙四方迁徙带去的,那保定这一带到底有没有黄帝冢呢?搜查本地资料,满城县城北有一眺山,据说原名桥山为黄帝陵,上面有大片庙宇,曾经香火旺盛,现在因为开采石头几乎把上山的路挖断了,只剩窄窄的一线,很凶险,几乎没人上去了,荒废了,笔者特意上去一趟,空无一人。本人就暂以眺山为黄帝陵所在。

"北望冢遂",就是指从吴山看东北25里之满城眺山(黄帝冢桥山)和东北60里之徐水釜山(黄帝合符之釜山)。

而吴山东南就是平原,没有山了。“吾”同“吴”,这一带也有吴村/吴庄。又同“于”(余/禺/俞),界河又名渝河(于河),"在河之南”,整个雾山山脉正在渝河之西南,界河本是东流的,但不知何时从渝河(今于河村)附近改道向南了,但仍然有伏流向东,过满城县城后又露出地面,成为一亩泉河,再流经保定市区。“渝水伏流”也是本地古代一景。这里要指出,在上古还未搞清黄河大几字的时代,“河”并不一定专指黄河,不能都往河南山西内蒙陕西甘肃甚至青海的黄河干流去找。

另:崇,顺平县有常庄大村/常南店/北常丰/南常丰/陈侯村的地名,祟常陈音近,"伏羲神农炎帝皆都陈″,这个陈我认为是陈丰氏(陈逢氏陈锋氏陈逄氏),帝尧母陈丰氏伊祁侯之女庆都/帝喾母陈丰氏女握裒,本人还认为老童母滕奔氏(胜坟氏)也即陈丰氏,皆炎帝之后姜姓。别省的陈国陈仓陈州陈留可以为陈,陈丰氏为何不可?还是最早的,别处的应皆后代迁移带去的,顺平陈丰氏是最早的陈地,伏牺神农炎帝皆都此。

陈侯村,查资料,说与汉高祖封陈平为曲逆侯有关,还有陈平衣冠冢。本人作个推想:这里在上古到先秦就有陈地名,刘邦在陈平献计从代北匈奴包围中脱困后回军路过此地,见曲逆城大,又有陈地名,就以为天意而封救命大功臣陈平了。史书上因姓名与地名巧合而发生一些故事的例子还有一些,并非孤例,如陈胜攻占陈县立政称王,也是觉得有巧合天助之意,柳宗元被故意贬到柳州也是。陈侯村可说陈平曲逆侯,也可说陈丰氏伊祁侯,伊祁与曲逆也相近,本人早就怀疑伊祁与曲逆有关,这里也有著名的伊祁山,传为庆都生尧处。还有周武王为何封舜后为陈国?本人推测舜都蒲阪,也在这一带,《水经注》:"博水又东北,左则濡水注之,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中山记》曰:郭东有舜氏甘泉,有舜及二妃祠。稽诸传记,无闻此处,世代云远,异说之来,于是乎在矣。其水自源东径其县故城南,在渚回湍,率多曲复,亦谓之为曲逆水也。″说明此地早有舜及二妃祠。有蒲盖山蒲水蒲城(满城),又有陈,就封舜后为陈国了,河南的那个陈县,是因陈国建都于彼得名,而非相反,说到底还是后代带过去的。

另《大荒北经》第6区"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山,有人曰夸父,…死于此″,成都载天山为北6区区标山,为大荒四经36座肉眼可见区标山之一,本人《大荒北经落实研究》推认在顺平尧都南郊大荒四经中心观象台正北偏西10度射线上,查地图此线上有顺平白云山,本人认为或即成都载天山,在陈侯村北几里地。《史记》:"舜之所居,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本人认为即在这成都载天山与陈侯一带,成陈亦可通,舜继帝位后就都于此陈侯一带,又因在西边蒲盖山下,名蒲阪。这里是最早之蒲地。

石家庄赵县有战国宋子城遗址,有些学者研究认为周武王分封商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宋国,最初可能是在赵县这个宋子城,但很快发生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霍叔)等叛乱,周公平叛后,才改封到今河南商丘,把宋地名带过去了,笔者也认同这种说法,周初因三监叛乱改封的不少,鲁齐等也是改封的。这里本人提出舜后陈国也有可能改封过,本来封在保定这个最古之陈地,但很快也因叛乱,与宋微子一样被改封河南了,带去了陈地名。"陈″字为何有陈旧之意?或即因曾为伏羲神农赤帝陈丰氏舜帝之旧都吧。

总之,目前关于上古华夏源流史,只能逻辑推理,各省各地各种说法都无确证,都是在自圆其说而已,本人只是在尽量多寻找一些可能性,皆等考古发现史前遗址中确定性的文字证据。

再说鲧封崇伯,雾山西边的顺平县火焰山,为本地名山,传即尧命羿射九日之处,九日落于此山引发大火,故名火焰山,《国语周语上》载内史过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聆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鷺鸶鸣于岐山;其衰也,杜伯射王于鄗″。此处的崇山,本人认为就是这火焰山,后世搞到河南嵩山、山西、陕西是不对的,是后代迁移带去的。此处融,本人以为并非指神人祝融,而是指天火,是一次较大规模的陨石雨落于此山一带,引起此山大火,成为凶地,后世便也名火焰山。后来本地史志中说是与尧时十日并出导致大旱有关,说十日并出大旱,尧只好令大神羿用神弓神箭射掉九日只留一个。九日即九只赤乌,被射下落在此山引起大火,故名火焰山,大旱也就解除了,这显然太过神话了。笔者以为所谓羿射九日,也当是与这陨石雨相关,是尧为了安抚不明真相、极度恐惧的老百姓们而宣传说是命神箭手大羿射下了九日,是一种转化危机、巩固统治的作法,大家从此都以讹传讹,传成了神话。而近现代新编的一些民间故事文章中又把此山与明代《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所过火焰山联系起来,又说山北面一洞叫牛魔王洞,孙悟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就在此,这就实属太牵强了,戏说历史也许对吸引游客提高知名度确有些好处,现代许多景点为吸引游客有新编故事,对历史研究无大益。

颛项系的鲧生性鲁直倔强,帝尧及朝中不少人本就与鲧有些矛盾,尧于是封鲧于大火后一片焦黑的崇山为崇伯,这虽并非好意,但必竟鲧有了封地,后来禹也袭封,所以说"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另《大荒南经》"鲧妻士敬,士敬子炎融,生欢头,在海中捕鱼″,《帝系》"鲧娶有莘氏女志,生禹,名文命″,本人认为女志即士敬,文命即炎融,也即是说禹本名为炎融,可能就出生在这崇山九日陨石大火而鲧受封崇伯之时,为纪念这个大事件,鲧就为子取名炎融了,文命可能是后来所改雅化名,也与炎融音近。《大荒北经》"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釆生修鞈,修韐杀绰人″、"西北海外,有人曰苗民,厘姓,食兽,禹生欢头,欢头生苗民″,欢头和启皆禹子,均国即㘰灌斟灌即驩头欢兜,修鞈即斟寻(斟孙,斟灌欢头之孙),欢头有二子苗民、役采,启自立后,其弟欢头父子不服争位,被流放,欢头被流放于大荒四经中心观象台(顺平尧都南郊)东南方的安国一带湖泽做个渔夫。欢头长子苗民则被流放于西北方晋北一带做个猎人,后为有鬲(厘)氏。欢头幼子役采跟着欢头。这样,禹之夏就分为了三部分:夏启太康父子之西夏,欢头役釆父子之东夏(欢头国斟灌国),晋北苗民之有厘(鬲)氏,以西夏为宗主。后来,太康荒政,后羿寒浞代西夏。太康奔寓斟灌忧死,后仲康、相父子也皆曾寄居借助于斟灌,后相子少康起兵中兴时,更是联合晋北苗民之后有鬲氏与斟灌之孙斟寻(孙)修鞈,合兵攻杀寒浞父子,即修鞈杀绰人,绰同淖浞,寒浞为韩流(寒荒乾荒)入赘淖氏蜀山氏之后裔,而夏祖颛顼亦为韩流与淖女之子,只是寒浞这一系继承了寒氏与淖氏名号,所以寒浞与相、少康父子之争,实为黄帝次子少昊昌意之子韩流系内部权力之争。而后羿则为炎帝蚩尤系。后羿寒浞代夏后,又从冀中奔袭入主晋南陶寺城为有穷之都,少康又从冀中起兵攻入陶寺灭寒浞为夏都,少康之后某夏王又南迁豫西了,同时商沿太行山东边迁入豫东,最后夏桀为商汤所灭。详述参见本人《大荒四经落实研究》、《上古华夏源流之夏初史》等文。

接上文尧遭大旱与大陨石雨崇山大火,平息后,过了数年洪水又大起,尧命崇伯鲧治水,釆用筑堤法,开始有些效果,但洪水太大又长期,最终溃决失利,迫于民愤,舜提议流放鲧于羽山,后损失接连上报,尧就更命祝融(火正官名,时为重黎之弟吴回)杀鲧于羽郊,羽郊本人认为指羽山之郊,羽山本人《南次二经研究》中认为在今忻州西部一带,再命鲧子禹治水,舜也是颛顼系,有让禹替其父赎罪立功之意,也称崇伯禹,当然,若禹也治水失败,也会受到严历惩罚,所以禹拼了命治水,改为多用疏导法,带领民众多挖沟渠,把这一带的洪水分流疏到东海,终于成功,后舜改封禹于西南方行唐灵寿平山一带的原黄帝涿鹿战胜后移封赤帝之炎地夏地灵寿地,禹子系于是为夏后氏。而大夏则在西边,范围更广些,可包括晋中北到陕北。

崇吾即崇余或崇隅,意思就是崇山山脉边缘附近之山脉,吴山正在火焰山脉东边附近。相似意思的还有大荒北经中的颛项与九嫔葬地符禺(附隅)山,即符山旁边附近之山,符山本人认为即徐水釜山,为黄帝合符诸侯创华夏中央政权之地,符隅山为釜山南面的满城徐水交界之九龙山一带,汉时及后曾在徐水清苑设樊舆侯国、樊舆亭、樊舆县、扶舆县,王莽曾改为握符县,今徐水防陵村,有樊舆侯家族墓区,另孔子说大人国防风氏职守封禺之山,《大荒北经》"大人国,厘姓″,按方位正在顺平尧都东北方,本人认为樊舆即符隅封禺,防风氏即为派守颛顼陵者,禹盟诸侯于会稽山(今平山黄金山),防风氏因误期后至被禹杀,贬姓厘(釐隶鬲漆黧黎),还有迁往东北的扶余国,或亦防风氏之一支裔北迁者,详见本人其它文章。

关于此次九日大陨石雨,东北方不远处有满城县神星镇,据说就是因天降陨石而得名神星,村南有两块巨石据说就是这神星陨石。另笔者好玩石,一次在神星村东河谷中,捡到一块手掌大小的锈铁状石头,不知是否陨石,本人权疑似陨石收藏着,等有机会找陨石专家看看。

再看“南望舀之泽”和“东望(虫焉)渊”。腰山镇东南的保定市区/清苑县/满城南部与顺平望都交界一带没有石山了,现都为平原,中古汉唐宋明时还有不少洼淀湖泽,上古应该水面更多更大,现存地名当然也有反映,如保定市郊的大祝泽、江城等。现在冀中只剩下白洋淀了,许多河也已不再长年有水。腰山向南40里有清苑县阳城乡,笔者以为"禹都阳城″,可能在此,古代这里有著名的阳城淀,可能就是“舀泽”,与帝尧有关,吴山西南30多里有尧城村遗址,传为帝尧曾都,顺平唐县望都这一带本就是帝尧唐国故地,阳城俗称养老城,传说尧为其母庆都养老所筑城,有尧母庙。后来舜又禅位于夏伯禹,禹自西南夏地来帝都区继帝位,都于阳城,另一说阳邑即唐邑,在西边不远之唐县,总之尧舜禹之都皆在保定西边此一带。(虫焉)渊呢,则为吴山东边至保定市区上古时的湖泽。

再看“西望帝之搏兽丘”,从雾山往西看,有狼山,再往西又可见著名的与帝尧密切相关的伊祁山,传为尧的出生地,帝喾妃尧母庆都,炎帝系陈丰氏伊祁侯女,生尧于此山之尧母洞。北坡名千兽坡,传为帝尧驯服百兽之处,帝尧每从此经过,百兽皆俯首帖耳。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尾而善投,名曰举父。举父,一般都释为夸父,《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山,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对于夸父逐日的神话,本人在《大荒四经研究》中也认为并非真的是追逐太阳或日景,而是也与上文所述九日陨石雨有关。

被黄帝系挤压至西部山区的炎帝系共工之裔孙夸父,在西面山中也见到了这次壮观的陨石雨,也看到了崇山(今顺平火焰山)连烧多日的熊熊大火,想跑过来找天降的宝贝陨石,或也想乘机反叛袭击一下帝都区,但行到火焰山西边数里的成都载天山一带时,被驻守在此黄帝系的应龙部发现阻击杀死,这可说是炎黄两系矛盾的延续。

禺谷即吴山之谷和渝河之谷。

但帝尧得知夸父被杀后,可能怕引起与炎帝系的大战争,就暗中命应龙部南迁,对外宣传说夸父是逐日景到这里的,因正在大旱河中无水,想去找大泽之水,但还未到就渴死在这里了。后世人们不明所以,统统都搞成了神话。

蛮蛮鸟,相得乃飞,当即比翼鸟,应是水鸟。此季节此地正有大水,这些水鸟群聚,作者就把此水鸟与大水联系起来了,认为只要看见这鸟群来,就说明当地发大水。

作者在此山还食用了一种如枳的果子,可能是类似于石榴,因为多子,所以说食之宜子孙。

总之,通过分析这崇吾山,就知道了鲧封崇山、舜都蒲阪、禹都阳城、燧人氏遂地、黄帝陵、颛顼陵等的方位,都在保定这一带。

确定了这第一座山,要想大致确定其它的山的话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经中所用距离单位“里”到底相当于现代的多少米呢?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试图用历代度量衡的换算比例来确定《山海经》中的一里等于现代的多少米,但因为历代度量衡变化也不小、记载也有差异,所以本人并不认同,本人只按一般常理来研究。本人在另文《北次三经太行山落实研究》中曾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山海经》中的一里相当于现在的一百米左右,上古用步来测量距离,古代人的一步同现今的人一步应该差不多,专职测距人员大步走为一米左右,中步走为0.8-0.9米左右,一百步为一里的话,大步走就是一百米左右,中步走就是八九十米左右。《山经》中山与山的间隔绝大多数在二百里到五百里之间,合现在的20 多公里至 50多公里,这正好就是一个人步行一天的正常里程范围,不着急走或路难走就少走些20公里,着急走或路好走就多走些50公里。从早到晚走20-50公里,天黑了就找下一座山宿营写旅行日记,记下在此山的见闻,等交回帝庭做档案,合起来就是《五藏山经》。但考虑到实际路线的曲折,在地图上直线测量时,多还要打个7-9折的折扣。

综上,有了起点第一座山的位置(现今河北保定满城顺平交界的雾山山脉最南端吴山一带),又知道了上古测量单位与现在的米的换算关系(经中一里相当于现今一百米左右,曲折前行打7-9折即一里合70-90米左右),按着行走路线,其它山的位置也就可以大致确定了。

以上涉及内容多且杂,参见本人上古华夏史研究系列文章。

下文到第2山长沙山。

山海经描述的山对应现在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落实2:第1山崇吾山)(4)

山海经描述的山对应现在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落实2:第1山崇吾山)(5)

山海经描述的山对应现在的山(山海经西次三经落实2:第1山崇吾山)(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