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科学内涵的认识和感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科学内涵的认识和感悟(不断拓展科学普及的广度和深度)

科学内涵的认识和感悟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科学普及称之为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的过程。广泛与深入搞好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责任与公众教育,需要多部门参与,多专业介入,全社会助力,才能形成上下联动与统筹协同的发展格局,让更多的百姓受益,提高大众科学素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普及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不断拓展科学普及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科学普及事业发展,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土壤”,哺育着科普事业的壮大。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而作为社会教育事业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科学普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民众的大科普。

不断拓展科学普及的广度和深度,需要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支撑。比如,福建省科协2017年至今先后聘任了169名闽江科学传播学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结合各条战线发展实际,既围绕前沿科技进展和基本科技常识,又针对学科或行业相关社会热点焦点,以撰写科普文章等多种方式为公众解读诸多表面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立体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社会职能。在科学普及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识的实用特性,又不可忽视其内在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知识信息中含有的四个不同层次(即数据、信息、知识和智能)中,占据最高层次的智能,才是构成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具活性的重要素质。这对身处不同岗位的干部群众、管理人员、城乡居民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代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将“三提三效”行动与科普工作结合起来,紧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国家政策导向、科学研究进展、实用技术推广、数字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疫病有效防控、应对全球变化、防灾减灾技术、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下功夫,推出更多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让城乡民众了解与学习,服务全省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新篇章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村科普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