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坐、可冥想、可站立学习……昨天,南京理工大学的新图书馆首次揭开了神秘面纱不少得到消息的同学纷纷前往参观体验,记者也充满好奇地前去探究了一番,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西南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结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西南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结构(南理工新图书馆首设冥想区)

西南科技大学逸夫图书馆结构

可打坐、可冥想、可站立学习……昨天,南京理工大学的新图书馆首次揭开了神秘面纱。不少得到消息的同学纷纷前往参观体验,记者也充满好奇地前去探究了一番。

南理工图书馆张小兵馆长告诉记者,考虑到学生们需要有这样一个相互交流思想、创新博弈的空间,馆里因此决定把新图的402房间打造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空间。整个共享空间被规划为多媒体空间、互动空间、研讨区和创新空间四大区域。

走进四楼500平米的信息共享空间,最具特色的就是冥想区和站立学习区,这是在信息共享空间最具创意的区域。张小兵介绍说,“蓝色代表沉稳、安定,而粉色则散发着温馨,简约的风格给人视觉上神清气爽。学生可以随意发呆、神游,沉淀一下焦虑的心情,静静聆听内心的声音。”

站立学习区紧邻窗户,在此可眺望图书馆窗外300多棵银杏树组成的“银杏林”。张小兵告诉记者,“这一区域设计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主要提供给那些不适合长时间久坐的人使用。”

在平板学习体验区,配备有十几台平板电脑。有了这些先进的设备,同学们的学习也变得更加便捷了。此外,这里还有研究讨论小间以及互动学习区,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在此汇聚思想、交流观点。

除了信息共享空间,南理工新图书馆还有不少贴心的设计。比如阅览室的每个座位上都配有雅致风格的台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光亮;5楼专辟了一块“打坐区”,宽敞的空间里随意放着蒲团和矮桌,可供学生随意坐下休息和阅读。

张小兵说,新图书馆目前已经投入使用,每天1万多人次使用。学生们期待的“信息共享空间”很快将开放。(葛玲玲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