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抗战剧,“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情节在观众心中“余情未了”。 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不仅戏谑了历史,更没有把革命先辈放在眼里,好好的历史就这么的给掰弯了。之前的抗战剧火是因为“伪传奇”,如今《大秧歌》火是因为“真传奇”!

好看的抗日电视剧大片(屏霸大秧歌这部抗战剧没有一点)(1)

电视剧《大秧歌》是“传奇剧王”郭靖宇继《铁梨花》《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等传奇巨作之后的又一部全新作品。

热血抗战传奇剧《大秧歌》于2015年10月26日在江苏卫视和天津卫视联合首播。由杨志刚、杨紫领衔主演,王奎荣、刘芊含、张少华、王绘春、巍子、吴越等倾力加盟。讲述上世纪三十年代流浪儿海猫回山东海阳寻亲,从而发生的一段夹杂家族恩怨情仇、惊心动魄的抗日热血传奇故事。忠实的观众、《勇敢的心》的老班底、郭导的原创剧本使得该剧一经播出收视长虹,“不向收视率低头”却赢得了收视高峰。

本剧编剧和总导演郭靖宇介绍说:“以海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秧歌为切入点,增加了很多看点,更展现了胶东人民所具有的民族魂。这种文艺形式本身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风格著称于世。观众会在剧中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表演。随着剧情的推进,大秧歌本身所代表的意义也会不断改变和递进,会传达出当时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和光彩。”

2亿多投资实景创作

《大秧歌》投资超过2亿,这在电视剧史上是当之无愧的大手笔之作。从计划筹拍到开机历时六年时间,拍摄周期接近一年,确切的说是拍了344天,终于剪辑成这样七十九集的大部头,横跨了宅门剧、江湖剧和抗日剧三界,不大的海阳县,小小的虎头湾,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文生态,映射出家国的春秋风云。

好看的抗日电视剧大片(屏霸大秧歌这部抗战剧没有一点)(2)

投资超2亿包括演员的投入,但绝大部分并不是为了供养大碗明星,重点在于为保证场景逼真大部分投资用在了场景搭建、服化道以及具体拍摄中。郭靖宇说:“影视作品是故事内容和视觉感官的综合体,我们不仅在内容上追求充实,在视觉上也尽力做到可看性。所以我们在制作上投入非常大,为的就是观众在观看时候,能够被故事吸引的同时,感官得到更好的体验。”

不同于抗日神剧的情节

如果说近期热播的《北上广》是行走中的荷尔蒙,那抗战雷剧《边城汉子》可是时时刻刻的荷尔蒙啊。不管是张寡妇被下药后的片段,还是蒲地流和张正英亲热的片段,再或者狱中二人相遇的片段,整个剧能让人记住的除了你侬我侬就是恩恩爱爱,爱的忘乎所以,爱的不顾老婆孩子。当真是讲述了小人物的故事,抗战时期的家国情怀却没见得多少。这到底是谈情说爱还是抗日打鬼子?除此之外《抗日奇侠》中的一位战士徒手将鬼子撕碎变成两半;《向着炮火前进》中吴奇隆身穿夹克式皮衣,戴雷朋眼镜、骑哈雷摩托,打仗时自备欧式沙发;《永不磨灭的番号》中孙成海营长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把一架日本飞机打了下来等不仅挑战了观众的认知,也考验了观众的忍耐度。抗日打仗像手撕包菜那么简单,士兵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酷炫形象,像这样的歪曲历史,虽然在一时博得了点击率,同时也戏谑了抗战先辈的心血,戏谑了中国的历史,最终把历史演变成了笑柄。

好看的抗日电视剧大片(屏霸大秧歌这部抗战剧没有一点)(3)

《大秧歌》自开播至今未出现雷人的情节,而是靠着一段段小故事环环相扣紧紧抓住受众。剧中也有情感问题,随着剧情的深入“海猫” “赵香月” “吴若云” “苏菲娜”四人陷入了感情纠葛之中为情所困。但故事绝并未简单止步于小家小情,而是上升到了家国的情怀。海猫屡次遭人陷害大难不死,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与吴家、赵家,与海盗、共产党的渊源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他本人在这部戏中刻意将自己的造型扮丑,以突出海猫其实就是个闯江湖的油头小子,在经历一场场生死较量之后,成为一名鼎鼎有名的大英雄,活的更加有尊严,更加有血有肉。

年代新CP挑大梁

男主杨志刚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和导演郭靖宇有兄弟组合之称的他已经成功出演了12部电视剧作品。无论是在《铁梨花》还是在《打狗棍》亦或是《勇敢的心》中都有杨志刚被虐的没人样的戏份,《大秧歌》中这种场面更不鲜见。比如那场杨志刚倒挂被浸入海水中的戏份,就是在初春季节拍摄的,天气阴冷,海水冰凉,杨志刚亲身上阵,拒用替身。而为了追求剧情真实性、可视性、戏剧性,冲突性,郭靖宇对亲弟弟也毫不手软,摧残、折腾得痛并快乐着。

好看的抗日电视剧大片(屏霸大秧歌这部抗战剧没有一点)(4)

谈起本片女主观众更是不陌生,因为我们都是看着她长大的啊!!!杨紫领衔主演,从电影学院一毕业就担当历史重担,这本身就是一个看点。而一个小姑娘如何塑造抗战女英雄完成蜕变自然也成了观众最为关注的话题。当然在剧中“小雪”的表现并没有让大家失望,而是凭着自己的演技征服了观众。

大家都说抗战历史剧不好拍,拍了没人看、看了没反应、反应了也没收视率。可是《大秧歌》不仅走出了历史题材的“怪圈”,更是续写了抗战题材的传奇。《大秧歌》的成功绝非偶然,与其靠明星的那张脸把观众勾过来,倒不如用心去讲个故事。历史是客观的不容篡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塑造情节让观众看到那个时代可歌可泣的人、那个时代不能忘却的情怀!

『中传新媒体团队』倾情出品

主编:徐琦

本期作者:郭星彤

本期编辑:郭星彤

部分资料来源:新浪娱乐 丑鱼尼莫 寻找一颗星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