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解老”是解读老子《道德经》的基本方法:一、用老子的原话解释老子提出来的概念;二、用老子的概念来解读《道德经》原文;三、用老子的思想逻辑来论证老子的基本主张。按照矛盾律:“ 任一命题不能既真又不真, 对两个反对或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承认它们都是真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老子的基本主张必然是符合中心思想的,老子的思想必然是符合原文注释的,我们努力将文字的注解、章句的释义与老子思想、主张进行逻辑上的论证,如此对《道德经》的解读必然是趋于老子原旨真义的。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怎么去理解(如何理解老子说的)(1)

“德”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曾一度引发了“道”、“德”之争。到底是“道”比“德”重要?还得“德”比“道”重要?即使是都很重要,总得有个一二三吧!从用字篇幅来看,“道”字出现75词,“德”字出现43次,比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这些“德”字阐述了哪些内容呢?

一、道与德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51、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65、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二、德与行

23、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

28、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41、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49、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4、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59、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61、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3、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68、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

79、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怎么去理解(如何理解老子说的)(2)

要搞清楚《道德经》中“道”的概念,关键在于区分“可道之道”与“永恒之道”。简单来说就是认自以为认识到的“道”并不能等同于永恒之道的本身,我们也可以引入“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的概念来理解。道“25、先天地生”,“14、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是超越时间存在的,并且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62、道者万物之奥。”而基于人自身的局限性,所认识到的永远只是“可见的一斑”,再者基于语言表达能力自身的局限性,所谓“言不尽意,文不载道”,所描述出来的仅仅是自己认识的一部分。

这是基于两个基本客观认知,一个人不可能通过一篇著作表达出自己的全部认知,一个人也不可能对世间万物进行全部认知。那么怎么办呢?老子说:“70、言有宗、事有君。”我们要从关键处着手,要从根本出思考。“道、德”二字便是全文中的两大根本。道德之间的关系是:“德”需要符合自己所认识到的这个“道”。具体体现在不同的人对“道”认知的深刻程度不同,与之相关联的“德”必然定义不同。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怎么去理解(如何理解老子说的)(3)

至于认知的正确与否,唯一的参考标准是“道”;所谓“闻道”,是使自己的认知符合客观存在的“道”;所谓“为道”,是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对道的认知。而“德”是具体行为的结果,分别体现在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老子学说根基是出世的。

为了讲述清楚“德”的具体含义,老子将“德”分为“上德、下德”,并提出“有德无德”的讨论题。符合“上德”条件的是“有德”,符合“下德”条件的是“无德”。为什么“下德不失德”是“无德”呢?我们先看看“下德”具体有哪些?在38章处提出“仁、义、礼、信”的具体道德,并说“38、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结合“23、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可知道,在老子眼里,从道者和从德者,本身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只有“21、惟道是从”的人才是“有德”的,而遵守仁义礼信的人是“无德”的。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怎么去理解(如何理解老子说的)(4)

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参照对象”不同,前者参照的是天地万物,是“法自然”的逻辑;而后者参照的是古人之言,是“法圣人”的逻辑。这又会到“言不尽意”这个命题当中了,圣人之言不是尽善尽美的,圣人的认知是无法突破历史的局限性的。换言之圣人不是全能全知的神,他的书也不可能全面的指导后人。故此老子在对统治者建言时候说:“19、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也就是说针对治理国家而言:“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句话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还要坚守根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地修身。

笔者再借用“照猫画虎”来阐述自己理解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有道者是直接观察老虎的,而无道者是企图通过猫的模样来画出老虎的模样。我们都知道能被记录下来的,只是老虎在某一时刻、某一状态下的情景,并不能通过文学艺术的表达完全还原自己的认知,这是刚才提到的语言局限性。而无德之人是完全脱离“道法自然”的实践的,凭借古人的描述和自己的主观臆断来从事。

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怎么去理解(如何理解老子说的)(5)

除了直接参考对“道”的认知来审视“德”之外,老子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做法。这是可以跟“事有君”相互印证的思想。“22、圣人抱一为天下式”,“28、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65、知此两者,亦稽式。”“式”在《说文》中是“法”的意思,也就是说“德”是有法可循的,而这个“法”与万物而言是“39、得一”,于人而言是“抱一”。这个“一”,正是“道生一”。

在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德”一方面表现在“唯道是从”,一方面表现在“得一”。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的阐述,对于“德”的认知可以通过“道”来论证,对于“德”践行可通过是否“得一”来论证。“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极简史:《道德经》的来龙去脉

再读《道德经》:如何理解老子说的“道”?

转载请注明出自【头条号:极简国学】

插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先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