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国施行李悝变法,楚国推行吴起变法后。韩国和秦国几乎在同一时间也实施了变法措施。秦国的商鞅变法让秦国成为了最后的赢家。那么与它同一时间施行变法的韩国是什么情况?申不害的变法为何没有帮助韩国如同秦国一样在战国时代脱颖而出?申不害的变法到底存在什么样的不足?

申不害变法的详细讲解(立足点先天不足的申不害变法)(1)

申不害影视形象

变法顺应时代潮流

韩国申不害的变法是在战国这个群雄逐鹿的背景下进行的。三晋分家之后,随着魏国通过变法率先崛起,而韩国面临魏国几乎相同的掣肘,战略空间狭小,国土面积,人口等综合国力处于战国七雄下流。要想在这个乱世争锋,必须想办法变强,而魏国、楚国的变法只给了韩国很好的出路。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在韩国境内实施变法。

申不害变法的详细讲解(立足点先天不足的申不害变法)(2)

战国“七雄”纷纷选择变法图强

以“法家”为核心下的变法

当时战国变法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法家思想为核心下的变法,申不害同样出自法家。

因能授官。申不害变法,首先解决的就是官吏问题,他主张“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使得韩国官吏系统的效率大大提升。

土地改革。申不害鼓励百姓开荒,认为“土、食之本也。”这个观点几乎在战国时代是共通的,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提升和战争人口的需要,通过开荒积粮食必备手段。

手工业崛起。申不害变法,如果说有哪个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必定是变法后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冶铸方面独领风骚。《战国策﹒韩策一》记载:“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军制改革。奴隶制时期,各个贵族的私兵众多,国家实际掌握的兵源远未达到国家极限。申不害变法,将贵族私兵收拢,并通过严格的训练,极大的提高了国家的战争潜力。

申不害变法的详细讲解(立足点先天不足的申不害变法)(3)

天下劲弩皆出韩

“术”为立足点的先天缺陷

法家治国有“术”治和“法”治之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也就是说“术”治更注重君王的素质,“法”治更注重臣子的素质。当韩国昭侯去世以后,韩国的君主资质不够的情况下,申不害变法成果陆续被废除。主要原因就在于申不害变法立足点的先天残疾,以君为先而君主持执法。而“法”治的核心就是法不必权贵,已执法为先而臣子守法。

申不害变法的详细讲解(立足点先天不足的申不害变法)(4)

申不害变法让韩国迎来了短暂的辉煌

虽然韩国申不害变法最终没有改变韩国的命运,但是在韩昭侯在位期间,韩国的实力的确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贵族特权被严格限制,国家运转效率大幅度提升,社会更加稳定,经济更加繁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颂变法成果:“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但也就申不害相韩那段短暂时间,韩国之后依旧孱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