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禅达英烈志之董刀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1)

董刀,先巴蜀阆中人。父营茶马生意,游走康滇,于洱海之畔婚配其母,生董刀于大理。幼随父习武,闯荡江湖。及长,深沉稳重,武艺高强,犹善使刀,持之横行茶马道。

未几,父失手伤人,乃携董刀母及幼弟董剑,归乡避罪。民国二十四年,卢汉招云南豪杰之士,扩充势力,董刀奉命入伍。

抗战爆发,董刀随所部六十军北上,参加徐州会战,南京保卫战,以功升上等兵。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2)

董刀唱六十军军歌

董刀胞弟董剑,少年英武,值国破家亡之际,入川军团,随部南征北战。民国二十九年入滇,所部川军团编入远征军。

日寇进犯缅甸,兵临怒江,董刀所部回防,同胞兄弟竟相逢于异国战场。盟军一触即溃,远征军进退两难,伤亡惨重,兄弟亡命于野人山,董剑不幸罹难。董刀不忍遗弟尸于荒山,遂背尸回国,一路艰难坎坷,及至南天门,遇日寇伏击,董剑尸代兄受弹,断为两截,惨不忍睹。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3)

董刀乃焚弟尸为灰,扯征袍裹之,长负于身,往来溃兵见之,皆惊曰:此古之丧门星也。自此以丧门星为号,追随团长,两战南天门,一渡鬼见湾,生死与共。

川军团整编,遍观全团,竟无一巴蜀人氏。董刀忠义,以滇军遗卒自居,乃代弟川军烈士董剑领刑天旗,继川军团遗志,承众袍泽精神,誓杀倭寇以慰兄弟在天之灵。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4)

平日,董刀静如处子,常闭目养神,以蓄精力。临战,则动如脱兔,刀枪齐舞,劈杀日寇如剖瓜切菜。南天门三十八日鏖战,董刀一人歼敌数百,而自身无一处伤,直炮灰团之赵子龙也。

民国三十四年夏,抗日烽火将息,董刀携弟董剑骨灰,解甲归川,耕薄田数亩,奉养二老于阆中。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5)

世纪初,董刀尝不顾八旬老迈之躯,背负长刀,身着远征军旧服,怀揣干粮,长途跋涉往禅达看望故人,行至川滇交界,遇江水暴涨不退,含恨而返。


PS: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但在近现代战争中,兄弟或者父子即使一起当兵,也很难在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郝兽医在怒江殒命,他的儿子却牺牲在中原战场;董刀在滇军效命,董剑却是川军团的一份子。董刀比郝兽医幸运,和兄弟居然在异国重逢。可这样的幸运,并没有维持几天就结束了,看着弟弟在身边死去,远比郝兽医在滇边收到儿子的死讯更加残酷。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6)

儿子不在身边的郝兽医,把炮灰团的人当儿子;死了兄弟的董刀,把炮灰团的人当兄弟。

团长龙文章只用了一句简单的话,就让董刀成为炮灰团的中坚力量之一,自此跟着他舍生忘死,直至胜利。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7)

董刀心怀忠义,意志坚定,只服团长一人,就因为团长能够带着他抗日。团长不在的时候,迷龙老毛病复发,又想当老大,董刀第一个不服,于是二人天天针锋相对,非要争出一只领头公鸡出来。

和迷龙的鲁莽不一样,董刀懂得先礼后兵:各位兄弟明鉴,逼人太甚,今天就见个真章。意思是自己和迷龙争高低,完全是迷龙逼着他这么做,这样一来,他就处于自卫的位置,出师有名。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8)

团长回来了,董刀不再和迷龙顶牛,他们俩的竞争趋于正当,最终在南天门血战中惺惺相惜,完全成为过命的兄弟。

龙文章评价国人: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连他自己都在沙盘对决之后,郝兽医去世之前,陷入到了要不要安逸的纠结之中。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9)

唯独董刀是个例外。在董刀平静的外表之下,有一颗仇恨的心,他从来没有忘记日寇的杀敌之仇,时时刻刻想着多杀几个鬼子,杀完就马上跟弟弟的骨灰说话:小剑,又干掉两个。这样的话,在平日里听来让人毛骨悚然,到了战场上也是日军的噩梦。

董刀不需要团长给他做思想工作,因为他和孟烦了迷龙他们等死了郝兽医才爆发不一样,他一开始就是要多杀敌为弟弟报仇,也是因为这个目的才跟团长混的。如果团长真的陷入了安逸,我相信董刀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他。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10)

董刀人如其名,人刀合一,喋血怒江战场,直如刑天再生,所以我觉得虞啸卿那段关于刑天的诗词(作者陶渊明),应该送给他: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类,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我的团长我的团经典剧情(我的团长我的团评2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