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患结核病之时,便是健康不再时髦之日。”

有什么东西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答案应当是时间。除了时间之外呢?或许首推疾病。在疾病中最能称之为老古董,并且还一度成为社会风尚,引得各界名流竞相追逐的,恐怕就非结核病莫属。结核病绝对是人类疾病史上的传奇,一度成为了疾病界的玛莎拉蒂,关于结核病,到底有多少有趣的事实呢?

古老的病菌

首先是结核病的历史相当之悠久。无论是古埃及金字塔里的木乃伊,还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其遗体上都是可以检测到结核病的痕迹的——这世界上见不到穿越千年的爱恋,可是穿越千年的结核病却是真实存在的

结核病各个时期的特点 白色瘟疫的另类历史(1)

▲埃及金字塔

此外,结核病和人类历史上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音乐界的肖邦,还是文学界的卡夫卡、契科夫、雪莱都是结核病患者,如果组成一个结核病的病友会,那里面可以说是汇集了人类历史名人堂的大半人马。这下大家英国知道为什么肖邦的音乐如此忧伤,这里面结核病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我国近代大文豪与革命的旗手鲁迅先生也是因为结核病而去世。

结核病除了和这些名人有所交集以外,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艺术的发展,给了无数艺术家、作家无限的创作内容和灵感。鲁迅笔下吃着人血馒头的小栓、曹雪芹笔下葬花的天仙女子林黛玉,都是在文学世界里有名的结核病患者。

结核病各个时期的特点 白色瘟疫的另类历史(2)

▲老版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剧照

说到结核病,这可能是一个非常现代的用词,以前我国用一个非常可怕的词汇来称呼这个疾病,就是痨病。什么是痨病?在中医的典籍记载中有着明确的定义,“积劳损削之病称之为痨”,翻译过来就是结核病因过度劳累而起,也会用消耗的方式摧毁人的身体。民间用一个不太好听的词汇来称呼结核病患者,叫做“痨鬼”,这也说明了在医疗卫生条件还不发达的时期,结核病就是不治之症

“浪漫”的死神

结核病在欧洲的传播历史,可以说是一段非常值得了解的经验教训。一开始,结核病在欧洲是一种社会下层人士的疾病。因为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始,生产活动由小规模的工场转向了大规模的工厂,大规模的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而大量的工人聚集就给结核病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传播场所,这一下就有大量的工人被传染上了结核病,这一下结核病菌就在欧洲地区彻底的传播开来。

结核病各个时期的特点 白色瘟疫的另类历史(3)

▲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铜版画)

中世纪的鼠疫被称为“黑色瘟疫”,而结核病则被称为“白色瘟疫”,这种疾病一直犹如幽灵伴随着人类千年,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人类终于发明了可以抑制住结核菌的链霉素。在此之前,结核病一直是只能等待慢性死亡的绝症。

结核病是一种自带忧郁气质的疾病,结核病严重的时候会让患者的体重急剧下滑,引起非常严重的消瘦。因为呼吸困难、含氧量的降低,皮肤会变得非常苍白,整个人都会陷入萎靡不振的情绪之中

结核病各个时期的特点 白色瘟疫的另类历史(4)

▲欧洲贵族剧照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如此可怕的疾病,一度在欧洲竟成为了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因为结核病带来的苍白和消瘦,引起了无数上层贵族和艺术家无限的浪漫主义遐想。在18世纪中叶的西欧地区,这种对于结核病的浪漫主义遐想已经开始了萌芽。

结核病带来的痛苦和死亡被艺术所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瘦削和苍白的一面,对于高雅、忧郁和纤细的追求把结核病碰上了神坛,甚至成了艺术家们互通书信的话题由头。大诗人雪莱和济慈都是结核病患者,在雪莱给济慈的信中雪莱就对济慈说“这种上帝的疾病更配得上你这样妙笔生花的才子”,可见当时的艺术圈和贵族们对于肺结核追捧的程度。

结核病各个时期的特点 白色瘟疫的另类历史(5)

▲雪莱画像

结核病的浪漫主义越发达,对于健康的不屑一顾就越发严重,“健康已经成了一种野蛮趣味的幻想”,这就是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的主要看法,拜伦曾经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言论,就是“我的梦想就是死于肺病”。至于大名鼎鼎的大仲马,更是一直对结核病有一种近乎于偏执的幻想,他热切地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希望可以被传染上结核病。可是天不遂人愿,可能是因为大仲马的身体素质太好,怎么也得不上结核病,没办法的大仲马只能在生活方式上模仿结核病患者。

结核病各个时期的特点 白色瘟疫的另类历史(6)

▲大仲马及友人剧照

这种让现代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确确实实在历史上发生过,而且主角们正是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类群星。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浪漫主义和结核病的结合,而浪漫主义恰恰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就像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风流,魏晋风流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服用五石散这种致幻剂,然后赤身裸体、披头散发的纵情高歌,当疾病成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时候,发生这种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生命万岁

真正把结核病的崇拜推向巅峰的是肖邦的一次演出。身体非常虚弱的肖邦在一演奏中突然开始咳嗽,可是他没有停止自己的演出,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肖邦的琴键上留下了一块殷红的鲜血,这让肖邦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结核病各个时期的特点 白色瘟疫的另类历史(7)

▲波兰瓦津基公园中的肖邦雕像

在1849年10月17日的午夜时分,巴黎旺多姆广场的公寓内,结核病已经非常严重的肖邦感觉异常痛苦,因为结核病的一大特点就是一进入黑夜,结核病就开始折磨患者的灵魂,这种疾病会剥夺患者的睡眠。短短的几个小时后,肖邦离开了这个世界,结束了他的痛苦,肖邦的女友曾经如此评价患病的肖邦,“他是如此优雅的咳嗽着”。

截止到2016年,结核病是有史以来造成最多患者死亡的疾病,在抗生素发明之前,欧洲基本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死于了结核病,到了1943年,伟大的链霉素终于被发明,这个人类第一种抗结核药物终于来到了人世间,无数的患者因此而得救,从那一刻开始,关于结核病的病态审美和浪漫主义遐想终于结束了。

参考资料:

《人类疾病史》

《疾病的隐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