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立冬刚过,哮喘这个冬季高发病即将开始迸发。自由地呼吸对于哮喘患者来讲是一种奢望,谢霆锋、郑秀文、何润东、朱孝天这些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们都有过痛苦的患病经历,而一代歌后邓丽君、亚洲飞人柯受良,影视导演于晓阳更是被哮喘夺走了生命。重度哮喘急性发作为何无法救治?哮喘为何会成为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疾病?简单的咳嗽在什么情况下会提示我们已经患上哮喘?工作和生活中难以避免会遇到的物品为何会是患上哮喘的元凶?哮喘到底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近?

让职场人从此远离哮喘

哮喘可能会发生哪些严重后果(哮喘严重可致死)(1)

哮喘,通俗地讲,就是过敏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原刺激气道发炎,引起气管变窄,还被分泌的黏液挤占。因为缺氧,人会大口喘气,导致二氧化碳过度地排出,引起呼吸性的碱中毒、酸中毒,甚至引发心跳骤停或呼吸衰竭。

除了遗传、感染等因素外,工作中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特殊职业以及季节、环境等都会诱发哮喘的发作。

急救技能,死亡边缘的最后一根稻草

哮喘可能会发生哪些严重后果(哮喘严重可致死)(2)

人体内正常的气道是非常通畅的,当哮喘发作时,气管壁上的平滑肌会收缩,管腔会变窄,里面黏液会越来越多。如果哮喘的病情达到危重程度时,这些黏液会在气道里形成痰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医院有专业的急救设备,用气管插入、接上呼吸机,也可能很难把气打到肺里帮助呼吸,因为气道已经完完全全被堵住了,所以千万不要等到最后,否则会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后果。

要想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早期识别哮喘发作的表现,且在重度以前就到医院就诊,就显得尤为重要。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度分级

临床特点轻度中度重度危重
气短步行、上楼时稍微活动休息时
体位可平卧喜坐位端坐呼吸
讲话方式连续成句单词单字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可有焦虑,尚安静时有焦虑或烦躁常有焦虑、烦躁嗜睡或意识模糊
出汗大汗淋漓
呼吸频率轻度增加增加常>30次/分
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征常无可有常有胸腹矛盾运动
哮鸣音散在,呼吸末期响亮、弥漫响亮、弥漫减弱、乃至无
脉搏(次/分)<100100~120﹥120变慢或不规则

当遇到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时,要特别关注几个方面:

◆让患者立即使用随身急救药物。

◆尽量保持前倾坐位,这样能够使呼吸顺畅。

◆适当地拍打后背,有痰的话可以采用半握拳的方式,自下而上协助患者把痰排出来,用力不要太重。

◆保持通风以及周围环境的安静,因为焦虑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情。

◆家里有氧气瓶或有吸氧装置,可以吸氧缓解。

◆患者呼吸逐渐减弱,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可采用心肺复苏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脉按压等措施。

不管是自救还是伸出援助之手,了解必要的急救知识,挽救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人,更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阶梯管理 有效控制

哮喘可能会发生哪些严重后果(哮喘严重可致死)(3)

目前,国际上对哮喘的治疗主要是阶梯式五级管理方案。根据气道炎症及痉挛程度的不同,使用不同剂量的吸入激素(ICS)以及其它配合药物和治疗手段来加以控制:

如果程度较轻,可以使用低剂量的吸入激素;病情严重的话,激素吸入量可以逐渐增加,可以联合使用其它药物,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低量茶碱类药物;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加入噻托溴铵或者使用附加手段参与治疗。而β2受体激动剂则根据患者病症情况按需使用。

哮喘可能会发生哪些严重后果(哮喘严重可致死)(4)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密切联系的。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虽然分别是耳鼻喉科和呼吸科的疾病,但是由于上气道和下气道是相连的,而且两者都是过敏性炎症,导致它们俩存在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哮喘病人中有2/3的人患过敏性鼻炎,而过敏性鼻炎中有1/3的人患有哮喘。尤其过敏性鼻炎症状不控制的话,炎症就可能从上呼吸道发展到下呼吸道,会出现哮喘的症状。

适量的激素可以帮助症状缓解。

激素确实有很多严重的副作用,常见会引起满月脸、水牛背,或整个人发胖,甚至引起高血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等等。不过,激素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缓解哮喘的症状。由于每次使用吸入激素的量很小,而且按照吸入激素的操作流程,吸后要漱口,这样也间接地减少激素的吸入。

感冒会引发哮喘发作。

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会引发气道里的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反应会加重气道里本身已经有了哮喘相关的炎症反应,所以会引起哮喘的发作。减少感冒几率,也是降低哮喘发作的几率。

哮喘受遗传因素影响。

哮喘是一个和遗传相关的疾病,父母一方有哮喘的话,孩子患哮喘的几率会高。

哮喘不传染。

哮喘是人体自身对一些过敏原产生的免疫性炎症,不会传染,可以放心大胆地和家人朋友接触。

哮喘可能会发生哪些严重后果(哮喘严重可致死)(5)

马艳良主任医师提示职场人,哮喘是一种越治越好的慢性病,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是可以很好地控制。通过远离过敏原、预防呼吸道感染、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持干净、增强体育锻炼,这四个方面可以有效地预防哮喘。对于患者要想控制好哮喘病,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监测工作,记录哮喘日记,包括症状监测以及早晚各一次的肺功能监测,这是医生评估病情及用药的宝贵资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将做客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职场健康课》节目,通过现场演示讲讲治疗哮喘的独家秘方,并为职场人摆脱哮喘指点明津,11月12日18:05敬请观看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

(本文编辑:陈雨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