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称,被后人合称为“三苏”
有一天,苏洵正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过的书稿。面对这些书稿,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他自己对书稿都感到不满意,又怎么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将其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了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他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了研究的价值和乐趣。这时他的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也都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在他的影响下才华出众。他就带着自己写的论文和两个儿子到京城游学。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他看了苏洵的论文很赏识,认为这是当时最好的文笔。欧阳修平时非常器重有才华的学者,这次更不例外,于是他将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使其受到朝廷的重视。一时间,京城内外的学者都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并且争相效仿苏洵文章的写法。苏洵这位晚学成才的散文家,也从此闻名于世。直到很久以后,还广泛流传着赞誉苏氏文章的民谣: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苏洵乃宋朝著名的文坛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年轻时的苏洵的文学功底并不是十分出色,他因为厌恶自己以前的书稿没有保留价值而一怒之下付之一炬,借此来激发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潜能。后来经过许多年的努力,苏洵在文学上的造诣终于有了巨大的飞跃和提高,他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都成为了有名的大文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