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1)

日前,据本地媒体报道,5A级景区黄鹤楼有了商标保险,这在全国5A级景区中尚属首次。

黄鹤楼作为武汉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无形资产之一,商标保护一直备受关注。据黄鹤楼公园管理处介绍,黄鹤楼遭遇的商标侵权事件屡见不鲜,此次注册的商标类别主要包括皮革、家用容器、广告、药用、教育、娱乐服务等。

眼下,随着市场经济法律规范的日益完善,像黄鹤楼这样的城市地标,所受到的商业保护也越来越严密。历史上,黄鹤楼这个商标曾经被许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使用过,数量之多,难以完整统计。本文只能挂一漏万,略作展示。

各种不同的“黄鹤楼”

一般认为,1928年6月注册的黄鹤楼卷烟,可能是历史上的最早的黄鹤楼商标。不过,黄鹤楼商标的真正大面积普及,还得算是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各色黄鹤楼商标,大多来自那个时期。

注意,这说的仅仅是写明了的商标,还不包括各类无偿使用黄鹤楼图案、造型的产品。

当前最知名的黄鹤楼品牌,主要集中于香烟、酒和茶叶等个人消费品上。历史上,还曾经有过黄鹤楼麦乳精、黄鹤楼酱油和黄鹤楼醋。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2)

黄鹤楼麦乳精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3)

黄鹤楼酱油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4)

黄鹤楼醋

办公用品中以黄鹤楼为名的也不少,比如两家不同企业出品的黄鹤楼印泥,以及黄鹤楼三角尺,据说还曾有过黄鹤楼墨水、黄鹤楼钢笔、黄鹤楼浆糊等等。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5)

黄鹤楼印泥之一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6)

黄鹤楼印泥之二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7)

黄鹤楼三角尺

日用品中也少不了黄鹤楼,比如黄鹤楼床单、黄鹤楼门锁、黄鹤楼毛刷、黄鹤楼收音机、黄鹤楼电扇等等。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8)

黄鹤楼床单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9)

黄鹤楼门锁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10)

黄鹤楼毛刷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11)

黄鹤楼收音机

蓝黄鹤楼条形码 商标中的黄鹤楼(12)

黄鹤楼电扇说明书

新世纪起注重商标保护

我们之前曾在《武汉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名酒?》中介绍过武汉黄鹤楼酒厂的拳头产品“小黄鹤楼”酒。这种酒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遭遇了严重的假冒产品风潮,企业遭受巨大损失,甚至引发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

从新世纪开始,武汉市对于商标管理更为重视。前文提到的黄鹤楼公园管理处,早在2004年之前就抢注了除香烟、白酒以外的42类“黄鹤楼”商标,还成立了资源发展公司,专门负责“黄鹤楼”商标的合作经营业务。

也是在2004年,武烟集团在台湾省的商标诉讼案,再度激发了武汉人对于“黄鹤楼”商标的关注。

“黄鹤楼”香烟商标正式注册于1986年3月30日。2004年6月,武烟集团开始积极着手“黄鹤楼”商标的境外注册事宜。就在武烟人对开拓新市场充满憧憬的时候,商标代理公司打来的电话泼了他们一瓢冷水:有人已在台湾省“智慧财产局”申请注册了“黄鹤楼”(字样及拼音)商标。

当时,武烟集团在震惊之余,立即提起诉讼。万幸的是,台湾省的相关申请在2004年5月才被被列入当地的“商标公报”,按相关法律,公告之日起3个月为商标的异议期,在异议期内,还可以对其提出“不应给予注册”的反对意见,要求商标管理部门撤销该商标。

2005年,这一诉讼尘埃落定,武烟集团夺回了“黄鹤楼”香烟的商标权。

2008年,武汉人对商标权利的运用已经非常熟练。当年,国家商标局正式颁发“黄鹤楼”茶商标注册证书。不久后,武汉市林业科技推广站和武汉黄鹤楼茶叶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黄鹤楼茶”品牌共享方案,让武汉市所有各茶场和专业合作社均可在签订协议后共用“黄鹤楼”商标,一起提升武汉市的“黄鹤楼”茶叶品牌。

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黄鹤楼”烟、酒、茶三大商标的时代,直至今日。

参考资料

《商品与名片》,银行与企业,1986.08.29

《职业注标人搅动商标经济》,湖北日报,2004.11.18

《黄鹤楼遭抢注案再次敲响海外护牌警钟》,湖北日报,2005.07.25

《武汉茶叶抱团闯市场》,长江日报,2008.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