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玉与君说)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1)

赵振邦先生剧照

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狂欢节过后的里约热内卢,正在慢慢地褪去热情与喧嚣,恢复平静。那场夏日的欢颜,曾经沸腾了整座城。

南回归线的阳光,普照着耶稣山下的这座城,也为这里的每一个生命都雕琢出了任性的欢颜,令人联想到奔放、自由与欢乐。

午后,我坐在瓦格斯总统大道一座高大写字楼小会议室里,在等候一个人、等候一个约定的时间。

会议室的中央空调释放着冰冷的气息,与外面的潮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仿佛是两个不同的季节。在巴西,无论是在大型商场或是写字楼,经常会将空调开到很低的温度,或许是因为气候的炎热与潮湿所致。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2)

里约热内卢瓦格斯总统大道

门开了,一位高大、俊朗、留着胡须的中年男子推门而入。他就是我今天要记录的主人公,赵震邦先生。

他坐在我的对面,眼神里有一种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单纯与真诚,像一个大男孩,这个出生在1974年的中年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去形容它,他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

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但却不认识方块字,更不会写;他出生在巴西,成长在巴西,他说自己是中国人的外形,思想却是巴西的。为了准确地表达他的思想,他娓娓道来的中文里间或夹杂着英语与葡语。

我赞他很帅气,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赞扬,这种非常直接的表达方式在巴西人身上常常可以看到,愉快地收下别人真诚的祝福与赞美,其实也是一种修养的体现。

尽管可以从他的面貌上看得出岁月的痕迹,但绝对可以想象得出,时光如果倒流,眼前的这个人,颜值与气质绝对不输国内一线小生。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3)

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这些似乎没有任何联系的标签,赋予了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也为他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它使我不由得想把他变成我笔下的文字与故事。

我问他是怎么来到巴西的?

他讲起了自己已经过世的父亲与已经年近80的老母亲。那个年代早已久远,他不知道父母是何时离开了江苏的故乡,去了台湾,只知道,父母亲在1972年就从台湾移民到了巴西。

巴西是一个移民大国,这里不仅生活着从欧洲、非洲、日本来的大量移民,200年间也有许多中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了这片遥远、充满未知的土地,每一个人或许都有一个故事,也都有一个梦想。

不得不说,我们的同胞,真的很像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坚韧的生命四海漂泊,落在哪里就能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4)

碧波万顷的大西洋

最早来到巴西的中国人,大都是台湾人,后来又有不少福建、浙江和广东人源源不断地来到了这里,做小商品的贸易或开饭店等,以至于在我探访圣保罗唐人街的时候,惊叹于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存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个个远渡重洋的故事,每一个写来或许都是一本励志的传奇。

我问他国语怎么如此流利?

他说这一方面要得益于家庭的传承,他的父母自从他记事起就没有中断对他中文的教导,但是由于自己生活中接触的大都是巴西人,用到的也都是葡语,因为用得不多,所以也就失去了认识与书写汉字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SGBH,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因为他在这家企业工作,来到这里,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后,才给了他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的熏陶。他多次强调,能在这里工作,是他的荣幸,这里不仅给了他一份优厚的薪水,更让他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学习。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5)

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二期直流输电工程

眼前这个国网巴控公司的职员,以前还曾有过一个星光熠熠的身份,电影演员,拍摄过多部电影及电视剧,并曾参与拍摄第一部中国与巴西合拍的电影《缘》,该片多年前曾在上海电影节展映。

我问起他从事演员职业的缘由,他打开了话匣子,那一段或许璀璨的星光生涯,是过去自己一段真实的经历。他淡淡地说起这段往事,在他不紧不慢的诉说中,我仿佛找到了解读他的钥匙。演员、电力企业职员,仿佛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在他身上沉淀成了一种特别的味道,令人忍不住地好奇。

那时,青春恰好的他是巴西航空的一名空少,飞行国际航线,这样的桥段仿佛似曾相识,却是真实的存在,人生中好多机会都是命运的垂青与安排。

在一次例行的飞行途中,有一位广告制作人,正准备筹拍一部啤酒的广告,眼前的这个东方面孔帅气的小伙子,忽然间让他灵机一动,于是,询问他是否愿意参与拍摄广告,临别,留下了自己的名片给他。

他不曾想到,这一次的偶遇,给了他进入影视圈的机会。不久后,巴西航空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他想起了那张名片和那个邀约,他拨通了电话,也打通了自己通往银屏的道路。

说起自己的生涩,他羞涩地笑了笑:

“什么都不懂,导演给了一张纸,背台词,按要求去拍摄合适的镜头。”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6)

赵振邦先生剧照

他很好奇,也很用功,这个美国啤酒的广告,不但在巴西与美国同时播放,更为他赢得了进入影视圈的机会。

东方人特有的面庞与俊朗的外形,给了他进入这个崭新行业的通行证。但,想要成为明星,无论在哪里都不是容易的。他惊叹于其他演员对台词驾驭的深厚功底,便好奇地请教,于是,他才知道,仅凭借青春与外形是远远不够的,他发奋考取了里约一个戏剧学校,去认真地学习了两年的表演。

说到这里,他拿出手机,向我展示银屏上那个曾经的自己,有时候,他是来自中国南方的大老板,有时候,他是带着眼睛清秀的韩国医生、有时候,他也是冷酷的日本人......他在镜头下出神入化地演绎着别人的故事,其实,也是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看着这个在屏幕上说着一口葡语的中国人,我不知道是把他定义成巴西人,还是中国人?这种角色的错位,让我有了更深的探寻的愿望。

我说,那时你一定有很多粉丝吧?

他,笑着说:“不太多,你知道作为东方面孔的巴西人,属于自己的角色本就不多,所以只要是亚洲人,导演都认为你可以演。”

不过他更愿意演绎的还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血液让他不由得想要亲近任何一个与那个遥远大国有链接的角色。

由于中国与巴西实在相隔遥远,许多人对于巴西电影了解并不太多。他问我,是否知道一部名叫《女奴》的电视剧,许多年前在中国曾经掀起过收视的高潮?

我摇了摇头。他说,自己曾经与这部剧的女主人公有过电视剧的合作。他补充道,去年,公司举办中巴文化交流活动时,已经人至暮年的女主人公还曾亲临现场。

他收起了手机,仿佛也珍藏起了自己过往的星光。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7)

巴西广袤大地上的电力高速公路:由中国投资的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

谈起目前自己效力的这家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言辞之中的喜欢与热爱,让我读出了他内心深处浓厚的中国情结。

9年前,在一家中巴文化商会做翻译时,他结识了初到巴西寻求发展的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的负责人蔡鸿贤先生,于是就这样因缘巧合地来到了这家企业,跟着这家企业从无到有,一路走来,到成长为现在颇具规模的巴西第二大输电运营商,他指着这座大楼,告诉我:“真的想不到,它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

说这话的时候,那种骄傲,是发自肺腑的。他说:“父母给了我语言的传承,是这里的每一位中国人,给了我很大一块中国文化的补充。”

我问他对遥远的中国有着怎样的认识?是乡愁的一部分,还是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符号?

他没有明确地告诉我,只说,在有限的几次归国之行中,每一次都震惊于中国高速的发展与安定的社会环境。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8)

赵振邦先生参加上海电影节

“巴西,发展太慢了,经济、科技更是远远地落后。”他有些遗憾地说。

我不知道对于一个黄皮肤的巴西人,对于中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但我从他谈起这家中国公司、公司的董事长和同事时,那种由衷的热爱与赞赏的语气里,其实也就读懂了他对中国的感情。

“蔡鸿贤先生,我真的很佩服,不知道一个人怎么能懂那么多,融资、技术、工程、财务、商务、法律,同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能有如此高的热情去学习各种知识”

“我一直搞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够在工程现场一整天高强度的奔波劳累之后,还能保持着高度清晰的思路与思辨能力,去处理那么多繁杂的事务?”他伸出了大拇指,又摇了摇头。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9)

赵振邦先生剧照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说起了中国与巴西两个国家之间的互相认知。

巴西人对中国的认识和中国人对巴西的认识,过去都是一样的模糊,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巴西仅仅是一个以桑巴、足球和贫民窟为标签的国度,而巴西人对中国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那些表面浅层的地方。

他说,以前,巴西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仅仅限于媒体等电视报刊,而且很大一部分也是从来自欧美的报道中摘取的,所以大都是片面的,经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新闻之类,所以曾有许多巴西人就认为中国是那样一个落后的状况,后来随着中巴两国经济经活动往来的不断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巴西旅游、经商、投资,巴西对中国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因为在二战以后,很多日本人移民到了巴西,所以巴西各行各业都有日本人的身影。以前走在巴西街头,人们都会叫他日本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巴西人会问他: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10)

机翼下的里约热内卢

随着网络的发达,更多的信息得以传播,两国的贸易往来又加深了两个国家人民之间的互相认知,特别是有许多巴西人一旦到过中国以后,都会为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的步伐而震惊。

他特别谈到了作为一个在巴西的华人,深感中国需要加大对本国文化的输出,只有文化的输出才能让更多其他国家的民众去真正认识、了解它。

正如美国在推行它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方面,就是因为一直在向全世界进行文化的输出。为什么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麦当劳,找到可口可乐,为什么好莱坞电影市场如此巨大,甚至还被作为经典电影的典范,那是因为它通过强大的文化输出让全世界把它作为了一个标准。

就像巴西人对中国电影的了解还仅仅陷于香港电影的功夫片,很长时间以来,很少有中国有价值的电影进入到巴西市场。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11)

赵振邦先生剧照

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自己有多么爱中国,也没有对我描述我原先期待从他那里寻觅得到的绵长的乡愁,但他那种急切与诚恳地,渴望中国能将自己的文化进行输出的心情,其实更让我动容,一颗跳动的中国心,它最能代表一切。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还依然不能说清他到底是巴西人,还是中国人。

他是巴西人,俊朗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中国心;他是中国人,做事的风格中完全诠释着巴西人的思想。

我跟他说起了苏东坡,那句“日久他乡既故乡”,他摇了摇头,没有听懂它的含义,我才理解了他所期待的中国文化输出的意义。

我问他是否介意,让自己的故事变成我笔下的文字,他很愉快地接受了,跟我说:“你写完,念给我听,因为我看不懂中国字。”

外国电影机场工作人员(空少演员电力企业职员)(12)

大西洋:孤帆一片日边来

感谢关注《玉与君说》,您的留言或转发,是我继续发现美、传播美温暖的动力。

,